2022年宝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05-07 17:19:04

 

转自:上海宝山

2022年宝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又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宝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要求,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聚焦“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发展定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奋进“北转型”中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综合

经初步核算,2022年宝山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771.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613.12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1156.88亿元,下降0.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0.1:34.6:65.3。

全年工商注册新设企业16585户,下降33.0%,注册资本1072.61亿元,下降8.9%。其中,内资企业(含私营)16451户,下降32.9%,注册资本1054.39亿元,下降8.3%;外资企业134户,下降45.8%,注册资本2.97亿美元,下降28.0%。

全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7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139.87亿元,下降4.4%,非税收入33.90亿元,增长27.3%。

全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17亿元,增长11.4%。其中区本级支出231.17亿元,增长21.7%,镇级支出78.99亿元,下降10.7%。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3.49亿元,下降14.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总额143.16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投资总额420.33亿元,下降20.6%。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工业投资比重为25.4%,社会事业投资比重为2.6%,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52.7%。全年在建项目数768个,下降6.7%,其中新开工项目数211个,下降29.7%。投资类型看,民间投资额252.59亿元,下降27.3%。

2、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3亿元,增长7.9%。其中,农业(种植业)2.43亿元,增长8.6%;林业0.42亿元,增长2.5%;渔业0.13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0.36亿元,增长11.0%。

全年粮食总产量6023吨,增长4.7%;蔬菜上市量31837吨,增长23.6%;园林水果产量2997吨,下降4.8%;肉禽产量9.74吨,增长31.0%;水产品产量166吨,增长0.6%。

至年末,建成标准化水产养殖场2家,面积57.34公顷;建成设施粮田面积672.8公顷,设施菜田面积486.9公顷;市级蔬菜机器换人基地4家,面积800.32亩;市级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基地4个;2022年再建绿色生产基地面积3869.35亩,目前全区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32.0%。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家。30家企业5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3、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560.82亿元,增长0.6%;实现工业总产值2839.99亿元,下降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33.99亿元,下降0.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829.46亿元,下降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623.46亿元,下降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8.92亿元,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2%,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为133户,增长35.7%,亏损面为23.9%,比上年同期扩大5.8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总产值723.84亿元,增长7.9%,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5%,与上年同期相比,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5.94亿元,下降4.6%。区域内三级资质及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51.95亿元,增长6.4%,其中在外省市完成产值948.95亿元,增长5.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30万平方米,增长22.6%;竣工面积1231万平方米,下降4.3%。

4、批发、零售和旅游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5.35亿元,下降4.7%。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961.25亿元,下降6.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52亿元,下降3.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56.98亿元,下降2.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6.53亿元,下降13.1%。限额以上互联网零售实现零售额235.74亿元,增长23.7%;限额以上汽车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1.60亿元,下降21.0%。

全年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629.3亿元,增长9.1%,其中B2B交易额8390.6亿元,增长8.0%;B2C交易额238.7亿元,增长73.6%。

全年纳入统计监测范围的92个商务载体总税收收入实现67.61亿元,总税收单位面积产出为1798.49元/平方米,下降24.9%;总体入驻率77.2%,落地型企业注册率为70.6%,税收收入1亿元以上的载体17个。

全年游客接待人次合计387.8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1.99亿元。其中108家旅行社接待游客6.26万人次,营业收入3.35亿元;53家主要旅游饭店接待游客92.92万人次,营业收入5.57亿元;21家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288.63万人次,营业收入3.07亿元。区内全年共举办旅游活动101场次,游客线上点击超188万人次,线下参与近83万人次。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44亿元,下降9.4%。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35.09亿元,下降15.4%,其中交通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201.75亿元,下降15.6%。全年共调整优化10条公交线路,区域线网密度达到1.73公里/平方公里,建成100个公交候车亭。开工建设公共停车泊位530个;完成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8个,提供550个共享泊位;完成16个公共停车场的经营备案,共增加2552个公共停车泊位。至年末,宝山区域内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5条,分别为轨道交通1、3、7、15、18号线,运营长度52.832公里。共有地面公交线路147条,其中跨区域线路82条,区域内线路65条。区域出租企业2家,运营车辆620辆。宝山区公共自行车共有612个租赁点,设置18966个锁柱,投放15000辆自行车。

至年末,全区有邮政局13个,邮政所27个。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49亿元,发送函件143.33万件,发送国内特快专递3.28万件,发送国际特快专递745件,报刊累计订销1743.56万份。

6、金融业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19.80亿元,增长8.7%。至年末,全区有银行26家,本外币存款余额5841.24亿元,比年初新增677.18亿元,增长13.1%;贷款余额3006.26亿元,比年初新增251.99亿元,增长9.1%;公积金贷款余额327.04亿元,比年初下降8.01亿元,下降2.4%。

2022年,宝山区全力推进“展翅计划”,支持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功能建设,打造宝山金融服务品牌。针对“专精特新”等企业召开线上线下32场投融资对接会、沟通培训会议等,共实现8家企业上市挂牌,国缆检测创业板上市,阿为特新三板挂牌。全区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75家,其中上市企业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6家,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62家,E板挂牌企业42家。

7、对外经济

全年合同外资项目327个,其中新批项目244个,增资项目83个。合同外资总额15.07亿美元,增长2.6%。其中,1000万以上项目19个,实现合同外资13.10亿美元。第二产业合同外资9505万美元,增长1.1倍,其中工业实现合同外资9477万美元;第三产业合同外资14.12亿美元,下降0.7%,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合同外资4.49亿美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合同外资5.65亿美元,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合同外资4829万美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合同外资3.18亿美元。全年实际到位外资6.01亿美元,增长5.5%。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97.04亿元,下降20.7%。其中出口总额398.13亿元,增长1.5%,进口总额698.91亿元,下降29.4%。

8、城市基础设施

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4.64亿元,增长2.8%。其中,电力建设投资21.78亿元,增长25.4%;公用设施投资54.23亿元,增长26.9%。至年末,全区道路共计737条,长度940.38公里;全年完成41个大中修、排堵保畅、抢修及路灯安装等工程,区管市政道路综合完好率为92.37%,普通公路(县、乡、村道)技术状况指数93.55分,创建6条精品示范路,完成3.4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程。完成以“三纵一横+重点区域”为骨架的道路高架、跨线桥、轨道交通高架区间段及车站涂装,共计97.92万平米。梳理各类堆场258个,占地面积约495万平方米,至本年末,累计关停货运堆场214个,面积约319万平方米,其中2022年全年关停货运堆场71个,占地面积约112.5万平方米。全年共开展货运堆场各类整治工作706次,出动执法人员2563人次,开具法律文书214份,询问约谈120次,行政处罚56次,处罚金额82.18万元。

至年末,全区完成排查老旧隐患燃气管道86.47公里,更换老旧隐患管道10.46公里,清理友谊路街道、大场镇、罗店镇等管道占压点位9处。完成1万户老旧小区加装燃气泄漏报警器的实事民心工程,完成7289户餐饮等生产经营单位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率100%的市级任务,尤其是28个集贸市场288家管道天然气餐饮用户100%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强化用户端隐患预警管控。加强“黑瓶、黑气、燃气器具”执法检查,排查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地等68次,清查违规用气场所43处、收缴气瓶208只、公安行政拘留26人。初步建成燃气报警器综合管理平台,建成建设罗店和顾村燃气应急救援点,对顾村、罗店、罗泾等地的救援,从原先90分钟的路程缩短至45分钟。

9、房地产业和重点板块建设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71.21亿元,增长3.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6.80亿元,下降25.0%,其中住宅投资190.37亿元,下降22.5%;办公楼投资11.67亿元,下降18.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72亿元,下降61.1%。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314.98万平方米,下降9.8%;竣工面积162.17万平方米,下降40.7%。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75.08万平方米,增长3.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97.06亿元,下降8.6%。全年完成存量房交易面积154.30万平方米,下降45.0%;存量房交易金额425.84亿元,下降49.3%。

吴淞创新城加快先行启动区开发建设,首发项目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4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至年末,一期南楼总建筑面积1.92万平米已完成竣工,已签约宝武钢铁中央研究院、人社局人才港、福君生物等项目;一期北楼和二期1+3项目正加紧施工。紧盯规划与土地收储,10项专业规划获批,先行启动区市区联合收储模式已确定,收储协议已签订,完成交地480亩。加速国企地块转型,联合宝武集团等央、市企成立吴淞创新城协同发展政企联盟,推动完成东方国际半岛1919转型项目、申能集团主厂区转型实施方案和控规编审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签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建设框架协议》;轨交18号线二期已开工建设,海江路(时光大道-同济路)、双城路(滨河一路-同济路)建设稳步推进。

南大智慧城全面推进城市高品质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西南片区形象功能打造,至年末累计完成商办、研发产业、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地块出让13幅,推进在建地块9幅。加快区域交通改善,上年结转市政配套道路6条,启动新建道路14条,至年末区域内累计实现通车道路14条。加快公共服务完善,全年竣工3所幼儿园、1所九年制学校等公建配套设施项目7个,新开工环卫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建配套项目。加快环境品质提升,完成绿化景观提升工程4项、地块土壤修复11幅,新开工绿地项目3项,新开工陈家江水系河道整治项目,获得三星级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认证。加快科创产业生态打造,确立以科创企业总部经济为发展方向,以数字经济、合成生物、科技金融为主导的“1+3”产业发展定位,全年新增注册企业300家,新增注册资本金58.77亿元,“数智南大”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认定为上海市第三批特色产业园,南大合成生物产业园加快推进,一批“硬科技”引领性项目率先导入,初步形成科创产业集聚。

10、城市信息化

全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79.32亿元,下降4.9%。进一步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通信管线206.3沟公里、752.4管公里,新建和共建共享5G移动通信基站774个,4G移动通信基站276个。至年末,可用通信管线共3830.6沟公里、共18463.7管公里;公用移动通信基站7166个,其中5G基站4322个(其中:电信基站1198个、移动基站1320个、联通基站1198个、广电基站572个、综合杆基站34个),4G基站2844个;接入宽带用户约88万户,平均接入带宽达到337.9M;无线覆盖热点525个,无线AP数3945个。移动电话用户约306.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约34.8万户。IPTV用户数达到46.3万户,增加3.5万户;数字电视线路覆盖全区84.4万户,增加2万户。

全年行政服务中心共接待108549人次,受理申请总数112558件,已办结108750件。开展网上预约服务40234次。为企业提供申请材料上门揽收服务3854次,证照寄送服务29249次。为企业提供帮办服务4462次,答复各渠道咨询48736次。收到“好差评”评价322683条,好评率99.99%。

至年末,已办理对拟上市企业合规证明、道路开设出入口等46项“宝你会”一件事在线服务24万余件。搭建区块链电子材料库,归集24624张电子证照。升级“快递办税”服务,共办理3406户,占到新办企业总数(4713户)的72.27%;“随申办”宝山旗舰店关注人数达44.6万人,累计访问量达1120万人次。已在线调用高频长三角跨省电子证照7034次。至12月,3000余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通过“一网通办”宝山频道进行了“国有集体房租减免”“行政事业单位房租减免”网上申请,共减免金额2.01亿元,其中线上审核量占一期总减租户数的68%。“宝你惠”政策直通车共拨付5.72亿资金,惠及3104家企业及个人。在“企业专属网页”推出亮数社会化场景2个、授权代办13个、政策体检7个,精准推送100条、主动提醒13条,归集企业档案15个、助企纾困政策71条、政策知识库5000条、园区街道产业信息53条,打造个性标签44个。

11、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2学年初,全区共有各级各类教育单位330家,在校学生近18.5万人,教职工近1.9万人。全年新开办学校(幼儿园)5所(其中公办高中1所、民办高中1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公办小学1所、民办幼儿园1所);撤销学校14所(其中民办小学9所、公办小学1所、成职教学校4所)。有更名学校8所(其中公办成人教育学校1所、民办初中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民办幼儿园3所);另有3所学校调整学段并更名(其中2所公办初中转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转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与2021学年相比,我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持续高位增长,其中高中增长1539人,初中增长2517人,小学增长178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量持续下降,较上年减少3434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环上大科技园九大核心基地实现品牌化运行,完成成果转化58项,转化金额超2亿元,培育企业325家;上海北大科技园入选上海市2022年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体系,挂牌“上海北大科技园科学技术协会”,转化科技成果8项,落地企业33家;宝山复旦科创中心正式启用,3个项目、3家企业落地宝山。张江宝山园311个项目获得2022年张江专项资金1.57亿元,立项数增长66%,扶持资金增长93%,在2022年度张江高新区园区综合评价中,宝山园全市排名第8。2022年,备案科技技型中小企业达1074家,增长39%,全市排名第8;高新技术企业达1475家,增长34.58%,全市排名第6;新增市级小巨人工程企业6家,新增区级小巨人工程企业9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5.8亿元,增长1.34倍,全市排名第8。新增市级双创载体8家,总数达32家,全市排名第3,“双创载体建设发展情况”在2022年上海市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度评价考核全市排名第1。推动环上大地区成为全市首家“科创街区”试点地区,宝山区成为“科创中国”试点培育区,区科委(协)荣获“2022年度宝山区十佳改革创新案例”“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先进集体”“国防动员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年区专利授权量10852件,其中发明专利2076件,实用新型专利7949件,外观设计专利827件。

12、文化、卫生和体育

至年末,全区文化馆(站)19家,其中区属文化馆1家,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8家;图书馆(站)25家,其中区级图书馆1家,街镇图书馆24家,共有纸质书及电子书308.39万册;文化市场经营机构240家,其中娱乐场所135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81家;影剧院24家,演(映)出场14.3万次(场),观众131.6万人次。区内有市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文物保护点73处,市优秀历史建筑2处。

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843场,参与人数达2109.1万人次。完成公共文化服务配送2577场;区图书馆流通人次37.77万,举办讲座、读者培训、展览和各类读书活动共计280场;区各级文化馆开展文艺活动、赛事、展览、培训8297场(次)。

全年广播电视台总共制作各类新闻宣传报道2800余条,选送上海电视台播出355条。全年广播电台总共制作各类新闻宣传报道2150余条。

全年共开展文化执法检查1655次,检查场所54239家次,出动人员6267人次文化市场所共受理行政审批项目共146个;巡查文化经营场所34427家次;出动巡查员、志愿者5682人次。

至年末,全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58家,卫生技术人员8962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6365张,比上年下降0.06%;开设家庭总病床数5014张,下降0.38%;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为27105人次,下降8.48%。全年门急诊1259.75万人次,下降11.29%;入院17.44万人次,下降14.80%;住院手术12.21万人次,下降13.77%;健康检查113.93万人次,增长1.3倍。

坚持以快制快,全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组织医务人员10.8万人次,完成核酸采样6081万人次;定点医院收治患者2600人,治疗血透、放化疗患者3.6万人次,发放中药饮片、中成药1290万余份。组建6批医疗队127人支援海南、西藏、新疆、重庆等地疫情防控。完成34.6万65岁以上老人健康监测全覆盖排摸,社区累计承接补液服务4.7万人次、氧疗雾化吸入服务8442人次。持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全区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94.19万剂次;第一剂次接种35.81万人,覆盖率70.08%;全程接种35.18万人,覆盖率68.84%;加强第一针接种23.42万人,覆盖率45.83%。

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制度,全区常住居民家庭医生“1+1+1”签约90.74万人,签约率40.60%;重点人群签约31.97万人,签约率92.95%。落实国家和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大肠癌筛查25897人,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2739剂次。深化妇幼健康管理,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8例,转会诊危重新生儿250例。

至年末,全区业余训练体校3个,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其中体育场1个、体育馆3个、游泳池60个、运动场640个、训练房4个。

青少年体育稳步提升。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宝山代表团派出1346名运动员参加29个大项39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70.25金、43.75银、38.75铜,全面超载上一届。宝山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19-2021年度“奥全运突出贡献奖”第五名,重点项目团体奖牌第五名,重点项目团体总分奖第八名,重点项目团体奖牌最快进步奖,团体奖牌榜第八名,青少年组优秀组队奖三等奖。

全民健身工作成效显著。按时保质推动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新建改建3条健身步道、5片市民球场,3个市民健身驿站,40年健身苑点,全力推进杨行体育中心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91%。赛事活动有序开展,共承办市级赛事在活动18项,参与群众超25万人,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基层治理试点。

加强体彩销售与管理,全年体彩销售额3.47亿元,募集区级体彩公益金1908.6万元。

13、人口和就业

至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27.19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89.41万人。全区户籍人口1072201人,比上年增加16564人。户籍人口按性别分,男性占50.2%,女性占49.8%;按年龄段分,0-17岁占13.2%,提高0.5个百分点;18-34岁占12.9%,下降0.9个百分点;35-59岁占33.9%,下降2个百分点;60岁以上占40%,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532个,出生率4.23‰;死亡人口11314人,死亡率10.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3‰。2022年宝山区人口期望寿命82.72岁,男性80.51岁,女性85.19岁。

至年末,全区城乡登记失业人数12116人,控制在13400人以内,其中男性失业人数为7444人,占比为61.4%。16-25岁失业人数为329人, 26-35岁失业人数为2430人, 36-45岁失业人数为5386人, 46岁及以上失业人数为3971人。

实现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9012个;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316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80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861人;帮助913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3716人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005人,高级工以上培训1388人次。主动为企业搭建多种招聘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0场,发布岗位8.2万余个。

14、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44元,比上年增长2.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264元,比上年下降8.4%。

全年住房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旧房修缮改造已竣工历年结转项目6个约25.5万平方米。区属征收安置住房新开工40.5万平方米,建成100万平方米。至年末,廉租住房在保家庭2286户,其中年内新增租金配租家庭350户。年底顾村大居拓展基地已累计开工建设68.3万平方米市属保障房,已累计交付49.3万平方米市属保障房,其中2022年交付3.8万平方米市属保障房。

全年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41亿元。至年末,有10998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4.19万人享受支内回沪帮困补助;50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机构48家,床位12531张,其中社会投资开办的25家,床位4211张。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61家,助餐服务场所119个,为老服务中心12家,为12.46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突出精准帮扶和精准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疫情期间组织街镇残联对全区4.2万名残疾人进行排摸,特别关注7800余名孤残、重残、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群体,纳入街镇保供体系;走访慰问4379名残疾人,发放节日帮困资金214万元。落实好残疾人实物帮困卡、交通补贴、聋信卡、盲人乘车证等社会保障服务,共计发放3153.68万元;发放护理补贴、医疗救助、护理用品、专项康复医疗补贴、机构养护、床位补贴等共计4244万元;推进残疾人证业务流程优化,完成残疾人证核发、换证、补证、信息变更、迁移和注销业务共计5830人次;推进炮台湾湿地公园等无障碍环境建设,分别为80户和671户残疾人家庭完成提高型和普通型家庭无障碍改造;为6431名残疾人发放全额类辅具9863件,完成289名困难视力残疾人智能助盲帽适配发放;为5000名残疾人提供健康体检;引导残疾人参加罗泾镇十字挑花、“宝山鮰鱼”非遗项目,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新增就业281人,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推荐不少于3次就业机会。

15、环境保护

全年环保投入资金33.73亿元,实施环保行动计划市级项目74项。对各类污染源出具各类检测报告308份,共出动4494人次,执法检查2060户次企业,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实施行政处罚30件,处罚金额总计2268.78万元。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7.4%,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7%。

全年新建各类绿地100.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0.16公顷,居住区及单位附属绿地60.04公顷),立体绿化完成3.3万平方米,绿道完成7.34公里。至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68平方米(按照七普人口223万人计),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全年清运生活垃圾93.59万吨。

加快推进河湖综合治理,稳步提升区域水生态质量,完成杨盛河、练祁河等约5.48千米骨干河道综合整治以及荻泾、走马塘约10.42千米骨干河道疏浚,完成了南潮塘、罗南长浜等约4.1千米中小河道整治;列入市水利重大工程的湄浦贯通整治项目实现通水目标,东茭泾河道整治工程做好施工准备。推进宝钢支线扩容改造工程、南大北排水系统初雨调蓄池建设、真南-大场排水系统初雨调蓄池建设等重大工程,完成15.3公里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及修复工作,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7%。

16、城市安全和食品安全

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7277起,下降13.9%;破案数4484起,下降19.4%;治安案件受理数11074起,下降4.7%;治安案件查处数11074起,下降1.4%;发生交通事故45起,增长4.7%;处理交通违法76.2万人次,下降50.4%。

全年火灾事故发生1271起。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累计检查单位3319家,督促整改火患3043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66份,下发临时查封决定书8份,责令“三停”4家,罚款100.21万元。

全年在监工地939个,建筑面积1356.1572万平方米,工程造价804.9179亿元。在建项目352个,建筑面积1031.5152万平方米,造价605.957亿元;共检查工地1138个次,监管3309人次,累计开具行政措施单共480份,其中整改单累计385份,暂缓单累计61份,停工单累计34份。项目经理动态考核记分39人次,监理动态考核记分3人次。累计信访投诉方面共受理信访件1380件(质量信访1138件,安全信访60件,其他21件)。全年立案60件,结案40件,完成罚款122.2万元。

不断强化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及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共开展药化监管各类专项检查9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21项。共出动执法人员13万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万户次,立案查处1054件,消除食品无证照经营户30家。共监督抽检食品3710件,合格率为98.5%;抽检药品300件,合格率100%。全年检查特种设备企业2872家次,检查设备3449台(套),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44起,罚没款104.02万元。

说明: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中各项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余增长速度均按同比计算。

3、本公报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指规模以上工业部分,是本市根据国家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品目录进行的行业划分,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本公报的部门数据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宝山区生态环境局、上海市宝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市宝山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上海市宝山区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民政局、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体育局、上海市宝山区水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宝山区分公司、上海市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宝山区残疾人联合会、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上海市宝山区融媒体中心、上海市宝山区吴淞创新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宝山区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部门,其他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宝山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宝山调查队。

(来源:上海宝山)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宝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2628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