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巷口那株老桂树又开始落了。细碎的金瓣乘着风的衣角,从碧叶间轻轻滑落,有的粘在青石板缝隙里,有的坠进路人发间,还有的浮在半开的窗台上,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装着月光的匣子,漏出满世界温柔的碎光。我总爱蹲在树下捡那些尚带着香气的花瓣,指尖触到的瞬间,仿佛能触到旧时光里的温度 —— 祖母曾用这样的花瓣腌渍糖桂花,玻璃罐里层层叠叠的金黄,是整个秋天最甜的注脚。
去年此时,我在江南古镇见过更盛大的桂落。青瓦白墙的庭院深处,一株八百年的桂树亭亭如盖,风过时,花瓣簌簌而下,落在茶桌的青瓷碗里,落在抚琴人的衣袖上,落在孩童仰起的笑脸上。那一刻,时间好像被拉长了,每一片花瓣的坠落都带着慢镜头般的诗意,连呼吸都变得轻缓,生怕惊扰了这满院的芬芳。
暮色四合时,桂香会漫过整条街巷。我常沿着被桂瓣染黄的小路散步,看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看花瓣落在肩头又被风吹走。有一次,一位卖糖人的老人坐在桂树下,他的竹筐里插着五颜六色的糖人,桂花落在他的白发上,落在糖人的糖霜上,像是给这寻常的傍晚镀上了一层蜜色的光晕。我买了一个兔子形状的糖人,含在嘴里,甜意混着桂香在舌尖散开,忽然想起小时候,祖母也是这样,把腌好的糖桂花抹在馒头上,一口下去,满是秋天的味道。
雨后的桂树更显清丽。水珠挂在碧绿的叶片上,晶莹剔透,偶尔有花瓣带着水珠坠落,落在积水的水洼里,漾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我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树下,听雨滴打在伞面的声音,听花瓣落在伞面的声音,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温柔的小调。有个穿着汉服的姑娘从巷子里走过,她的裙摆上绣着桂花图案,油纸伞上也缀着细碎的桂瓣,她走过时,仿佛整个秋天都跟着动了起来,连风都变得缠绵。
我曾在一本旧书里看到过关于桂花的记载,说桂花又称 “木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李清照写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道尽了桂花不与百花争艳、只愿默默留香的品性;柳永写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杭州的秋景多了几分诗意与浪漫。而在民间传说里,桂花更是与月亮有关,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吴刚常年伐桂,却始终砍不倒它,这古老的传说,给桂花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也让秋天的月亮多了几分温柔的牵挂。
去年秋天,我去乡下看望祖母。她的院子里也种着一株桂树,只是比巷口的那株小了些。祖母坐在桂树下的藤椅上,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一件棉袄。桂花落在她的针线笸箩里,落在她的衣襟上,她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缝着。我走过去,帮她把落在笸箩里的桂花捡出来,她笑着说:“别扔,留着,等会儿给你做桂花糕。” 那天下午,我们坐在桂树下,聊着家常,闻着桂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我们身上,温暖而惬意。祖母的手艺还是那么好,做出来的桂花糕软糯香甜,一口下去,满是熟悉的味道,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有人陪你看桂花落,有人为你做爱吃的点心,有人与你闲话家常。
后来,我离开乡下的时候,祖母把一罐腌好的糖桂花塞到我手里,说:“带着吧,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闻闻,就像奶奶在你身边一样。” 我抱着那罐糖桂花,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后退,桂香从罐子里溢出来,混着车里的暖气,温暖了整个旅途。我忽然明白,桂花的香,不只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牵挂,一种回忆,一种藏在岁月里的温柔。
今年的桂花又开了,巷口的老桂树依旧落着花瓣,只是祖母却不在了。我站在桂树下,捡起一片花瓣,放在鼻尖轻嗅,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仿佛祖母还在我身边,笑着说:“慢点捡,别摔着。” 风又起了,花瓣簌簌落下,落在我的手背上,落在我的衣襟上,像是祖母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我知道,祖母没有离开,她只是变成了这满院的桂香,变成了这飘落的花瓣,变成了我记忆里最温暖的牵挂。
傍晚的时候,我学着祖母的样子,把捡来的桂花洗净、晾干,准备腌一罐糖桂花。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里,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祖母的身影,她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勺子,正在搅拌锅里的糖桂花,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我忽然想起,其实生命就像这桂花一样,虽然短暂,却能留下芬芳,虽然会飘落,却能在岁月里留下最温柔的痕迹。
夜色渐浓,桂香依旧。我把腌好的糖桂花装进玻璃罐里,放在书架上。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玻璃罐上,罐子里的金黄与月光交相辉映,像是把整个秋天都装进了罐子里。我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旧书,偶尔有花瓣从窗外飘进来,落在书页上,像是给这寂静的夜晚添了几分诗意。我忽然开始期待,明年的桂花会开得怎样,会不会有新的故事,在桂香弥漫的巷子里发生;会不会有像我一样的人,在桂树下捡着花瓣,回忆着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柔与牵挂。风轻轻吹过,带来一阵桂香,我知道,这秋天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桂花的芬芳,还会在岁月里,慢慢流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