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晓棠第一次走进 “拾光书屋” 时,梧桐叶正簌簌落在青石板路上。书店藏在老城区的巷弄深处,木质招牌被岁月磨得发亮,推门时铜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像叩响了某个沉睡的年代。她本是为寻找一本绝版的诗集而来,却在积满灰尘的角落,与一叠泛黄的信笺不期而遇。
书店老板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总戴着副圆框眼镜,指尖常年沾着墨香。见林晓棠对着那叠信笺出神,老人慢悠悠地沏了杯菊花茶,递过来时笑着说:“这是前几年收旧书时顺带的,原主没说来历,我看字迹娟秀,便留到了现在。” 温热的茶水驱散了初秋的凉意,林晓棠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信纸边缘微微卷曲,落款处写着 “致阿明”,日期是二十年前的秋天。

信里的文字像带着温度的溪流,缓缓淌进林晓棠的心里。写信人叫苏晚,是附近中学的美术老师,而阿明是她的学生,一个总躲在教室后排默默画画的男孩。苏晚在信里说,第一次见阿明时,他正用铅笔在课本上画满了星空,笔触稚嫩却透着执拗,“仿佛要把整个宇宙都装进那小小的纸页里”。她鼓励阿明坚持画画,还常常在放学后留他在办公室,一起对着窗外的梧桐树写生。
往后的信里,苏晚记录着阿明的成长。他从只会画简单的景物,慢慢开始创作短篇漫画;从不敢在人前展示作品,到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美术比赛。有一封信里,苏晚写道:“今天阿明拿着他的漫画稿来给我看,眼里的光比窗外的太阳还要亮。他说想成为漫画家,把身边的故事都画出来。我告诉他,只要坚持,梦想总会长出翅膀。” 字里行间的欣慰,让林晓棠仿佛能看到那个认真的男孩,和温柔鼓励他的老师。
然而,信的内容渐渐有了变化。有一封信的字迹有些潦草,苏晚说阿明的父母希望他专注学习,不再支持他画画,还没收了他的画笔和画纸。“阿明今天来办公室时,眼睛红红的,却没说一句话。我把自己珍藏的画笔送给了他,告诉他别放弃,就算暂时遇到阻碍,也别忘了心里的那片星空。” 林晓棠捧着信纸,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仿佛能感受到当时苏晚的心疼与无奈。
再往后,信的间隔越来越长。最后一封信的日期,距离上一封已有半年。苏晚写道:“阿明今天要转学了,他来和我告别,还送了我一幅画,画的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写生的梧桐树,树叶间漏下的阳光,刚好落在我的笔尖。他说会记住我的话,不管去哪里,都会坚持画画。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突然觉得,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在别人的生命里,扮演着照亮一段路的角色。” 这封信的结尾没有署名,只有一滴淡淡的墨渍,像是当时未干的泪痕。
林晓棠一口气读完了所有信,抬头时发现老人正看着她,眼神温和。“这些信,总让我想起过去的时光。” 老人说,“我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位老师鼓励我坚持读书,才让我后来有机会开了这家书店。” 林晓棠看着那些信,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念头,她想找到阿明,告诉他苏晚老师一直记得他,记得他的梦想,也想看看,那个曾经执着于画画的男孩,是否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接下来的日子,林晓棠一有空就往 “拾光书屋” 跑,和老人一起整理旧书,同时打听关于阿明的消息。老人回忆起收书时的情景,说那批旧书来自一个老小区,当时送书来的是一位老太太,好像是某个学生的家长。林晓棠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那个老小区,挨家挨户地打听,却始终没有收获。
有一次,她在小区的公告栏前停留,看着上面贴着的社区活动通知,突然注意到角落处有一张旧的美术培训班招生海报,落款是 “阿明漫画工作室”。她心里一紧,赶紧记下海报上的联系方式,拨通电话时,手心都有些发凉。电话接通后,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林晓棠有些忐忑地说起了苏晚老师和那些信,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带着哽咽的声音:“我就是阿明。”
见面那天,阿明带着他的漫画作品集来到了 “拾光书屋”。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稚嫩的男孩,穿着简单的休闲装,眼神却依旧透着对画画的热爱。看到那些信时,阿明的眼眶瞬间红了,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信纸,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仿佛在触摸一段遥远却温暖的时光。“我以为这些信早就丢了,没想到还能再看到。” 阿明的声音有些沙哑,“苏老师对我来说,就像一盏灯,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阿明告诉林晓棠,转学后他确实一度放弃了画画,听从父母的安排专注学习。但每当看到苏老师送他的那支画笔,心里的渴望就会重新燃起。高考后,他不顾父母反对,报考了美术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漫画家,还开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教孩子们画画。“我想把苏老师给我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阿明翻到作品集的最后一页,那里画着一位老师和一个男孩,在办公室里一起写生,窗外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阳光正好。
林晓棠看着那幅画,又看了看桌上的信笺,突然觉得,这些跨越了二十年的信,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苏晚、阿明,还有她自己,都串联在了一起。老人端来新沏的菊花茶,茶香袅袅,混合着旧书的墨香,在小小的书店里弥漫。阿明拿起笔,在一张新的信纸上写下:“感谢那段被照亮的时光,让我有勇气成为照亮别人的人。”
夕阳透过木窗,洒在信纸上,也洒在三人的脸上。林晓棠看着阿明认真的侧脸,心里突然冒出一个疑问:苏晚老师现在在哪里呢?她是否知道,当年她鼓励的那个男孩,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把这份温暖传递给了更多人?或许,在某个同样飘着梧桐叶的秋天,他们会在某个街角不期而遇,到那时,阿明一定会把这些年的故事,细细讲给苏晚老师听。而那些信笺,会继续在 “拾光书屋” 里,静静等待着下一个与它们相遇的人,讲述着这段关于梦想与温暖的时光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