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阳台储物柜时,指尖突然触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压在上面的旧被单,露出个蓝色铁皮饼干盒,边缘的漆皮已经卷了边,像老人手上起皱的皮肤。记得这是外婆以前装桃酥的盒子,每次去她家,我总趁她不注意,偷偷从缝里抠一块塞进嘴里,甜香能在舌尖绕好几天。
盒子里没剩桃酥,倒装着些零碎物件。一张泛黄的明信片,正面是西湖断桥的风景,背面是外婆歪歪扭扭的字:“囡囡要好好吃饭”。还有个塑料兔子发卡,两只耳朵断了一只,却是我小学时最宝贝的东西,每天早上都要对着镜子摆弄半天,生怕歪了一点点。

把这些东西摊在阳台的旧藤椅上,风从纱窗缝里钻进来,带着楼下桂花树的香气,忽然就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那时候外婆家还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墙根下总坐着几个摇蒲扇的老人,看见我跑过,就笑着喊:“丫头,又去外婆家蹭吃的呀?”
外婆的厨房永远飘着香味,有时候是糖醋排骨的甜,有时候是萝卜丝饼的咸。她总说我 “吃不够”,每次做饭都要多做一份,让我带回家。有次我感冒了,外婆特意煮了生姜可乐,用保温杯装着给我送到学校,看着我喝完才走。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温暖,就像保温杯里的热气,一直留在心里。
饼干盒最底下压着一本日记,是初中时写的。封面是周杰伦的海报,已经褪得看不清样子。翻开第一页,写着 “今天和小美吵架了,她不跟我一起回家了,好难过”。后面几页,又写着 “小美给我带了棒棒糖,我们和好了,真开心”。那时候的情绪就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点小事就能让心情起伏半天。
日记里还夹着一张成绩单,数学只考了 65 分,上面有老师用红笔写的 “继续努力”。记得那次回家,我把成绩单藏在书包最底下,不敢给爸妈看。后来妈妈收拾书包时发现了,却没骂我,只是坐在我旁边,一道题一道题地给我讲。灯光下,她的头发里已经有了几根白丝,手指在草稿纸上写得飞快,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特别愧疚,偷偷在心里发誓,下次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阳台上的阳光慢慢移动,照在那只断了耳朵的兔子发卡上。想起小学毕业那天,我把发卡弄丢了,哭了好久。妈妈安慰我说,丢了就丢了,再买一个新的。可我就是不依,非要去找,最后在学校的花坛里找到了,虽然耳朵断了一只,我还是像宝贝一样揣在兜里。现在再看这只发卡,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又幼稚又可爱,可那份执着,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外婆去年冬天走了,走的时候很安详。整理她的遗物时,我又看到了这个蓝色铁皮饼干盒,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她一直把我小时候的东西都收着。妈妈说,外婆总说 “囡囡的东西不能丢,以后她长大了,看到这些就会想起小时候”。现在我真的长大了,看到这些东西,就像看到外婆站在我面前,笑着说 “囡囡,吃桃酥吗?”
风又吹来了,带着桂花的香味,把日记吹得翻了几页。有一页写着 “长大后想当一名老师,像王老师一样,教小朋友知识”。那时候的梦想很简单,觉得老师很厉害,什么都知道。现在虽然没当成老师,却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着,偶尔想起小时候的梦想,还是会觉得很温暖。
旧物就像时光的碎片,把它们拼凑起来,就能看到以前的自己,以前的人和事。那个蓝色铁皮饼干盒,装的不是零碎物件,而是满满的回忆和爱。有时候觉得,长大就是不断告别,告别小时候的自己,告别身边的人,可这些旧物,却能把那些美好都留下来,让我们在偶尔迷茫的时候,能想起曾经的温暖,然后继续往前走。
楼下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几个小朋友在追着跑,手里拿着彩色的气球。就像小时候的我,拿着外婆给的糖,在巷子里跑着,笑着。那时候的天好像特别蓝,云特别白,日子过得特别慢。现在日子快了,可那些慢下来的时光,却都藏在这些旧物里,等着我们偶尔翻开,再重温一遍那些简单又幸福的日子。
把这些东西重新放回蓝色铁皮饼干盒里,盖好盖子,放回储物柜。下次再打开的时候,或许又会想起新的故事,又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旧物不会说话,却能替我们记住那些珍贵的时光,这大概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