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最深处压着一个铁皮盒,打开时会闻到淡淡的樟脑丸气味,混着一点早已消散的水果糖甜香。盒里装着我童年最宝贝的东西:玻璃弹珠、塑料圣斗士卡片,还有一叠用橡皮筋捆好的糖纸。那些糖纸大多是透明的,印着简单的苹果或橘子图案,边角被手指摩挲得发毛,却依旧能看出当年被小心展平的痕迹。那时候总觉得,能拥有一张完整无缺的糖纸,比得到糖果本身更让人欢喜 —— 仿佛握住了一份看得见的甜蜜,舍不得折,更舍不得丢。
如今办公桌的抽屉里,也放着一个相似的小盒子,只不过里面装的是各种品牌的咖啡胶囊。深棕色的铝壳上印着复杂的产地说明,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哥伦比亚的苏普雷莫,名字念起来都带着异域的精致。每天早晨按下咖啡机的按钮,听着蒸汽滋滋作响,看着深褐色的液体缓缓流入瓷杯,再加入一勺奶精,动作熟练得像一种仪式。可即便咖啡的香气再浓郁,也少了当年攥着糖纸时,那种心脏轻轻怦怦跳的期待。
童年的夏天总显得特别长。傍晚时分,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看奶奶用蒲扇一下下扇着风,风里带着晚饭的香气和栀子花的甜味。那时候没有空调,最热的午后,就把凉席铺在地上,抱着西瓜用勺子挖着吃,西瓜汁滴在凉席上,留下一圈圈淡红色的印子。偶尔会停电,大人们就点起蜡烛,围坐在桌旁聊天,孩子们则在烛光里追逐打闹,觉得停电反而比平常更有趣 —— 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有足够的时间去留意烛火跳动的样子,去听窗外蝉鸣的节奏。
现在的夏天,空调从早开到晚,房间里永远是恒温的舒适。冰箱里塞满了各种口味的冰淇淋和冰镇饮料,随时都能拿到。晚上再也不会因为停电而慌张,反而常常因为手机电量不足而焦虑。偶尔走出空调房,会被外面的热浪逼得立刻退回室内,连抬头看看夜空的勇气都没有。去年夏天,有一次小区临时停电,我坐在黑暗里,竟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手机很快就没电了,窗外的蝉鸣声突然变得格外清晰,可我却再也找不回小时候那种停电时的兴奋,只觉得闷热和烦躁,盼着电快点来,盼着空调能重新运转。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不是因为能收到压岁钱,而是因为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妈妈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年货,炸丸子、蒸年糕,厨房里每天都热气腾腾的。除夕那天,爸爸会带我去买烟花,晚上一家人坐在阳台上,看着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心里满是踏实的幸福。那时候的压岁钱,妈妈会帮我存起来,说等我长大用,我就每天都盼着自己快点长大,想知道长大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
现在过年,反而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提前在网上买好春联和窗花,几分钟就能贴好。年夜饭要么去饭店吃,要么点外卖,厨房里再也没有了从前的忙碌和烟火气。除夕晚上,大家围坐在电视旁,却各自刷着手机,偶尔抬头看看春晚,也只是象征性地笑一笑。收到的压岁钱变成了微信红包,点开时少了接过红包时的那份郑重,也少了拆开信封时的期待。有时候会突然想起小时候盼着长大的心情,可真的长大了,却发现自己最怀念的,正是当年那个盼着长大的自己。
童年时交朋友很简单,可能只是因为对方有一块好看的橡皮,或者愿意和你一起分享半块饼干。课间一起跳皮筋、丢沙包,放学后一起走回家,路上叽叽喳喳地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连走路都觉得脚步轻快。那时候的友谊很纯粹,没有那么多顾虑,也没有那么多计较,只要在一起开心,就是最好的朋友。就算偶尔吵架,第二天见面递一块糖,就能立刻和好如初,好像昨天的矛盾从来没有发生过。
现在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微信好友列表里有几百个人,可真正能随时聊天的,却没有几个。大家见面时客气地打招呼,说着 “改天聚”,可 “改天” 却永远没有具体的日期。有时候想找个人聊聊天,打开聊天框,输入又删除,最终还是关掉了窗口。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也怕打扰到别人。曾经以为长大就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可后来才明白,长大后的友谊,反而像易碎的玻璃,需要小心翼翼地维护,一不小心就会碎掉。
去年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本小时候的日记,封面已经泛黄,里面的字迹歪歪扭扭的。其中有一篇写着:“今天妈妈给我买了新裙子,我特别开心,我希望妈妈永远都这么年轻,永远都不要变老。” 看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那时候的愿望那么简单,简单到只希望身边的人永远不变。可现在,妈妈的头发已经有了白发,眼角也有了皱纹,我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毫无顾忌地扑进她的怀里撒娇。我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学会了在她面前假装坚强,却忘了她其实一直都在担心我,一直都希望我能像小时候那样,对她敞开心扉。
前几天,妈妈给我寄了一包她自己做的饼干,还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花生味。打开包装时,熟悉的香味扑面而来,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我拿起一块饼干放进嘴里,味道和小时候一模一样,甜而不腻,带着妈妈的味道。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时光并没有带走所有的东西。虽然童年的糖纸已经褪色,虽然现在的咖啡比当年的糖果更精致,虽然我们都在慢慢长大,身边的人和事也在不断变化,但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暖和感动,却一直都在。就像妈妈做的饼干,无论过了多少年,味道永远都不会变;就像童年的记忆,无论走多远,想起时依旧会让人心里暖暖的。
有时候会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手里握着那枚旧糖纸,或者端着一杯热咖啡。糖纸的甜香已经淡了,咖啡的苦味也会慢慢散去,但心里的那种对比和怀念,却一直都在。童年的时光像一张干净的白纸,简单而纯粹;成年的生活像一幅复杂的画,有浓墨重彩,也有清淡素雅。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带着童年的温暖,去面对成年后的风雨;可以在喝着咖啡的同时,偶尔想起当年攥着糖纸的自己。因为那些对比不是为了让我们感伤,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哪些东西值得我们珍惜,哪些回忆值得我们珍藏。
旧糖纸和新咖啡,看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却都藏着我们人生中的片段。一张记录着童年的甜蜜和期待,一杯承载着成年的忙碌和淡然。它们在时光的长河里相遇,形成了一种温柔的对比,提醒着我们曾经的样子,也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活。或许这就是对比的意义,不是为了分出好坏,而是为了让我们在回顾和审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和幸福,找到继续往前走的勇气和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