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咱们天天吃玉米,不管是煮玉米、烤玉米,还是玉米粥、玉米片,可要是真问起玉米的那些小秘密,估计没几个人能说全。今天就用唠嗑的方式,跟大家好好聊聊玉米,把那些你可能从没注意过的事儿都扒一扒,保证让你看完之后,再吃玉米都能多唠两句!
1. 玉米最早是在哪儿长出来的呀?
其实玉米的老家在美洲,具体来说是墨西哥那一带。早在几千年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开始种玉米了,还把它当成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玉米才慢慢传到欧洲,再从欧洲传到咱们中国,算下来在咱们国家也有好几百年的种植历史啦。现在不管是东北的黑土地,还是华北的平原,都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地,成了咱们餐桌上超常见的食材。
2. 玉米那一身 “衣服” 到底有啥用啊?
你说的应该是玉米外面的苞叶吧?就是咱们剥玉米时一层层撕掉的那个。别看它没啥吃头,作用可不小呢!首先能保护里面的玉米粒,刮风下雨的时候,能挡着不让雨水直接淋到玉米粒上,也能防止小鸟、虫子随便啄食。另外,苞叶还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像给玉米裹了层小被子,让玉米粒能安安稳稳地长大。不过等玉米成熟收获之后,这些苞叶也别浪费,有的农民会把它晒干,用来当柴火,或者打碎了当成饲料喂牲口,可实用了。
(此处插入图片:一张特写图,展示新鲜玉米棒剥开部分苞叶的样子,金黄的玉米粒饱满圆润,苞叶翠绿有光泽,背景可以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一角,显得自然清新)
3. 为啥有的玉米是甜的,有的是糯的呀?
这主要是因为玉米里面含有的成分不一样。甜玉米呢,里面的蔗糖、果糖含量比较高,而且水分多,所以吃起来甜甜的、水水的,不管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都特别爽口。而糯玉米里面主要是支链淀粉,这种淀粉的特点就是黏性大,吃起来软软糯糯的,特别有嚼劲,像咱们平时吃的玉米汤圆、玉米年糕,大多用的就是糯玉米。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普通的老玉米,它里面的直链淀粉含量高,甜度和黏性都中等,更适合用来磨成玉米面,做玉米粥、玉米饼这些主食,不同的玉米吃法也不一样,看你喜欢啥口味啦。
4. 玉米须是不是没啥用,都得扔掉啊?
可别小看玉米须,它可不是没用的 “废料”!在中医里,玉米须还是一种挺常用的中药材呢,有个好听的名字叫 “龙须”。它性平,味甘,据说有清热利尿、消肿的作用。平时煮玉米的时候,要是不嫌麻烦,可以把玉米须稍微洗干净,跟玉米一起煮,煮出来的玉米水会带着一点淡淡的清香,夏天喝还挺解渴的。不过要注意,玉米须得选新鲜的,而且要是想用它来调理身体,最好还是先问问医生,别自己随便大量用,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嘛。
5. 一根玉米棒上的玉米粒数量是固定的吗?
肯定不是固定的呀!不过大多数玉米棒的玉米粒数量都在一个大概的范围里,一般是 200 到 400 粒左右。具体有多少粒,跟玉米的品种、种植的时候的气候条件、施肥情况都有关系。比如有的玉米品种穗子大,玉米粒长得密,数量自然就多;要是种玉米的时候赶上天气不好,比如干旱或者下雨太多,可能会影响玉米的授粉,玉米粒就会少一些,甚至出现缺粒的情况。你要是好奇,下次吃玉米的时候可以数一数,说不定还能发现一根 “玉米粒大户” 呢!
6. 吃玉米的时候,那个玉米芯能吃吗?
估计没几个人会吃玉米芯吧?因为玉米芯特别硬,口感也不好,嚼起来没味道还费劲,而且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咱们人体没办法消化吸收,吃了也没啥营养。不过玉米芯也不是完全没用,它可以被加工成很多东西。比如有的地方会把玉米芯打碎,做成培育蘑菇的培养基,因为它里面含有一些蘑菇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有的会把玉米芯加工成木糖醇,这可是很多无糖食品里常用的甜味剂;另外,玉米芯还能当成清洁材料,比如用来打磨一些金属零件,或者做成宠物的垫料,用处还真不少呢。
7. 玉米为啥能当主食,也能当蔬菜啊?
这就是玉米的 “全能” 之处啦!主要看玉米的成熟度和咱们怎么吃。当蔬菜吃的时候,一般选的是还没完全成熟的嫩玉米,比如甜玉米和糯玉米,这时候的玉米水分足、口感好,不管是炒着吃、煮着吃,都跟吃蔬菜一样爽口,所以常被当成蔬菜。而当主食吃的时候,用的是完全成熟的老玉米,把它磨成玉米面或者玉米糁,做成玉米粥、玉米饼、窝头等,这些都是咱们平时常吃的主食,能提供身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扛饿又管饱。所以说,玉米既可以端上蔬菜桌,也能稳稳当当地坐在主食的位置上,特别灵活。
8. 吃玉米对身体有啥好处啊?
好处可多了!首先,玉米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种物质能促进咱们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平时要是觉得消化不良、便秘,多吃点玉米说不定能缓解。然后,玉米里还有不少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B 族,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帮助,还有维生素 E,是一种对身体挺好的营养素。另外,玉米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咱们的眼睛也有好处,尤其是经常看手机、看电脑的人,适量吃点玉米挺不错的。不过要注意,玉米虽然好,但也不能只吃玉米,还是得搭配肉、蛋、蔬菜,保证营养均衡才行。
9. 为啥有的玉米煮出来会掉色啊,是不是加了添加剂?
先别慌,玉米煮出来掉色不一定是加了添加剂,很多时候是正常现象。比如那种紫玉米或者黑玉米,它们里面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这种色素本身就容易溶解在水里,煮的时候水温升高,色素就会跑出来,导致水变色,有时候玉米粒的颜色也会稍微变浅一点,这都是正常的。但要是买的玉米颜色特别奇怪,或者煮出来的水颜色异常鲜艳,而且闻着有异味,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有问题的玉米。所以买玉米的时候,尽量选那种看起来新鲜、颜色自然的,别买颜色过于夸张的,这样吃着也放心。
10. 玉米买回来之后,怎么保存才能放得久一点啊?
保存玉米的方法还挺多的,主要看你想保存多久。要是就放个两三天,直接把玉米(带着苞叶)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就行,注意别把苞叶都剥掉,这样能保持玉米的水分,吃的时候还是新鲜的。要是想保存更久,比如一两个月,就可以把玉米剥成粒,用保鲜袋分成小份装好,放进冰箱冷冻室,吃的时候直接拿出来煮或者炒,跟新鲜的差别不大。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玉米煮熟之后,再分成份冷冻起来,这样吃的时候加热一下就能直接吃,特别方便。不过不管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密封好,防止串味或者受潮。
11. 玉米在生长的时候,为啥要 “打顶” 啊?
“打顶” 其实就是把玉米顶端的嫩芽掐掉,很多农民种玉米的时候都会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让玉米长得更好、结的穗更大。因为玉米的养分是有限的,如果顶端的嫩芽一个劲儿地往上长,就会消耗很多养分,导致下面的玉米穗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长得小、产量低。而 “打顶” 之后,就能阻止玉米继续往高长,把养分集中供给玉米穗,让穗子长得更大、玉米粒更饱满,这样就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啦。不过 “打顶” 也得选对时间,一般在玉米刚长出雄穗的时候进行,太早太晚都不行,不然效果就不好了。
12. 吃玉米的时候,为啥有时候会觉得不好消化啊?
这主要跟玉米的结构和咱们的吃法有关。玉米的外皮含有一层坚韧的纤维素,咱们人体的消化酶很难把它完全分解,要是吃玉米的时候嚼得不细,大块的玉米粒直接咽下去,肠胃消化起来就会比较费劲,容易觉得腹胀或者消化不良。另外,要是一次性吃太多玉米,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好。所以吃玉米的时候,一定要慢慢嚼,把玉米粒嚼碎了再咽,这样能减轻肠胃的压力。还有,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比如老人、小孩或者消化不良的人,吃玉米的时候要适量,别一次吃太多,也可以把玉米磨成玉米面做粥喝,这样更容易消化吸收。
13. 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是哪个啊?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是美国,他们的玉米产量特别高,而且种植面积也大,很多地方都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效率特别高。不过咱们中国的玉米产量也不低,稳居世界第二,而且咱们国家的玉米消费量也很大,除了用来吃,还有很多用来做饲料、加工成各种玉米制品,比如淀粉、酒精等等。另外,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的玉米产量也挺高的,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玉米生产国。不同国家的玉米品种和用途可能会有点不一样,但都在保障全球粮食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 玉米能做成哪些咱们平时常见的零食啊?
用玉米做的零食可太多了,估计你平时都吃过不少。比如爆米花,就是用专门的爆米花玉米做的,放在锅里一炒或者用爆米花机一加工,就能变成蓬松酥脆的爆米花,撒点糖或者奶油,特别好吃。还有玉米片,把玉米压成片之后烘烤或者油炸,早上泡着牛奶吃特别方便,也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另外,像玉米糖、玉米酥、玉米棒(那种真空包装的),也都是用玉米做的,口感各不相同,有的甜,有的酥,有的有嚼劲。不过要注意,很多玉米零食为了口感,可能会加不少糖、油,吃的时候要适量,别一次吃太多,不然容易长胖哦。
15. 为啥玉米被叫做 “饲料之王” 啊?
因为玉米作为饲料,优势实在太明显了!首先,玉米的营养价值高,里面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给牲口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还有一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牲口生长的需要。其次,玉米的产量高,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实惠,能大量供应,不管是喂猪、喂鸡、喂牛,都能用玉米当主要饲料,成本不高还能让牲口长得好。另外,玉米的适口性也不错,牲口都喜欢吃,不像有的饲料,牲口不爱吃还得逼着吃。所以不管是大型养殖场,还是农村家里养的牲口,玉米都是必不可少的饲料,“饲料之王” 这个称号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