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中国签署了10多项合作协议,表明他们无意与中国经济脱钩
尽管地缘政治紧张,中国和德国仍然希望加强合作。据德国《商报》21日报道,在柏林举行政府间磋商后,中德两国表示应该将双方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德国和中国还可以在全球经济中充当“稳定器”的角色。此外,两国还就高端制造、创新、环保等领域达成了10多项合作协议。
德国总理朔尔茨和中方代表合影。朔尔茨表示,对于与中国经济脱钩的想法,他们缺乏兴趣。对于德中政府磋商的结果,他感到满意,并呼吁双方加强直接的面对面对话,以应对全球挑战。朔尔茨表示,德国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特殊的责任,应该共同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辆轿车迎接了中国方代表。两国决定启动气候和转型对话,以实现更具气候友好性的工业过程、加速能源转型,并促进向气候友好型交通的转变。德方分享了淘汰煤炭的经验,并宣布计划于11月举行德中部长级环境论坛。周一,两国还签署了关于电动与氢动力汽车的意向声明,以进一步开展合作。
会谈还讨论了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作用。朔尔茨呼吁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对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影响。
中方与德国企业代表召开了一次“茶话会”,共邀请了11位德国知名企业CEO,包括空客、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宝马和西门子等大企业的CEO。据《商报》报道,双方签署的是笼统的“谅解备忘录”,即意向声明,而非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双方的主要讨论话题是德国大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强烈关注。巴斯夫最近在中国投资了100亿美元,默克、西门子和宝马等其他公司也希望加强在中国的影响力。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达到了11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已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已近3000亿欧元。
去年,德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大幅增加。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一份报告指出,德国许多产品对中国依赖度越来越高。例如,2022年进口到德国的所有笔记本电脑中,87%来自中国,而这一比例在2021年为84%。去年,中国进口的机器人和3D打印用镁的份额从59%增长到81%。2022年,中国连续第七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到115亿欧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仍然低于对欧盟国家和美国的投资。

华为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总部。
“平衡的局面刚刚开始”
就中德关系的未来发展而言,德国电视台分析指出,在地缘政治层面,中国可谓是一个巨人。在与北京展开合作时,德国联邦政府过去几年一直以“三重协奏”为指导方针。德国认为,中国既是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挑战者。尽管如此,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谈到了持续的“平衡”局面,因为在气候政策等多个领域,双方的合作不可避免。

中德国旗和欧盟旗帜飘扬在柏林政府区。德国最近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制定方式模糊,使得德国更易被视为采取谨慎路线,而非更明确或更强硬的路线,这或许符合美国的期望。德国尚未公布新的“中国战略”,这或许是因为德国联合政府还没有找到应对亚洲巨人的角色定位,所以现阶段平衡行动才刚刚开始。一些媒体认为,在德国和欧洲经济陷入衰退之际,德国对华政策更趋向于“合作和对话”,变得更加现实。
以上就是关于《德国与中国签署了10多项合作协议,表明他们无意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tg/37124.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