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有必要做产后修复吗?花钱做产后修复是不是等于交“智商税”?
产后有必要做产后修复吗?
关于“产后修复”,有的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去进行修复,而有的则不去做任何修复,那么我们在产后到底要不要进行修复呢?腹直肌修复、盆底肌修复、骨盆修复、子宫恢复、胸部护理、身体塑型...等各种修复项目真的都需要做吗?
首先,我们的身体本身其实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产后一般都是可以自愈的,并不需要去专门做修复;但这个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自我恢复的限度时,才会需要人为的介入来促进其恢复!所以到底要不要进行产后修复,先不要急着下定结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实际问题来判断是否需要。
而有的妈妈在产后明明需要进行某项修复,却没去做呢?以我个人观点来看, 很多产后妈妈之所以不去做产后修复的原因有几个~
1、因为价格。像现在一个修复项目就需要几千块,而听到一些宝妈说没有用,担心钱都打水漂;又或者是家里不是特别富裕的,舍不得拿钱出去专门做产后修复...
2、觉得产后修复是智商税,没必要做。有的麻麻可能会认为产后修复实际上只是商家弄出来“坑”宝妈钱的智商税,所以不打算做...
3、因为需要带娃,没时间...
那么,哪些修复项目才是必须要做的呢?实际上,大多数产后妈妈都比较需要做的康复项目是盆底肌修复。
为什么?我们往下来看看吧~
关于盆底肌修复

由于怀孕、分娩的原因影响,所以产后这条“弹簧”的弹性就会变差,从而导致耻骨等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如果产后没有进行盆底肌修复的话,就会出现功能障碍,比如:尿失禁、阴道松弛、产后肌无力、盆底脏器脱垂等...严重的还会导致大便失禁。
而根据研究调查发现,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概率为11%-57%。我自己也咨询过身边的宝妈朋友,结果90%的朋友都说自己产后都有出现过产后漏尿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有哪个产后修复项目是一定要做的,我最推荐的就是盆底肌修复。
而盆底肌修复一般在家也可以自行康复的了,只有进行盆底肌运动(凯格尔运动)来锻炼,就能促进盆底恢复。



关于骨盆修复

从怀孕直至分娩,产后各生殖器官以及身体需要一个自我恢复的过程,而盆腔器官的归位也需要2个月或更久的时间...所以即使产后不去做某些修复项目,它也能够逐步恢复的。
别听那些产后修复中心说什么修复时间越早越好,包括那些仪器骨盆修复都是是智商税;徒手骨盆修复万一手法不专业、不小心就给你按错位,韧带、肌肉损伤...所以大家要警惕。
一般,我们只要在产后42天到医院复查就知道需不需要了!如果42天复查骨盆无异样,且没有明显不适感,骨盆修复可以不做。但如果盆底彩超显示结果:膀胱下垂(阴道前壁膨出)、或十分明确的写着需要进行相关修复的,那就一定要进行修复哦。
注:骨盆修复可以和盆底修复同时进行。
如果产后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影响走路时,那就不是骨盆出问题啦,而是耻骨联合分离了。
* 什么是耻骨联合分离?

一般发生耻骨分离时,只要经过有效治疗都可以恢复原来,但如果越拖越久不去医院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慢性炎症、慢性疼痛,渐渐还会因骨盆结构稳定性及完整性被“破坏”,还可能会导致子宫下垂、阴道前壁膨出、体形等变化...所以产后一旦出现疼痛时,不要拖延!立即去医院检查进行修复治疗!
如何修复治疗耻骨分离?
修复耻骨分离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复位、后期固定,从而重建骨盆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目前,对于分离间隙小于25mm的耻骨联合分离,多采取保守的修复治疗,比如:在家卧床休息、佩戴骨盆带。

又或者是进行物理治疗,比如: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中药热敷、针灸...
若耻骨分离间隙大于25mm并带有持续顽固性疼痛、或存在功能性障碍时,物理治疗后仍无效的,就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了,而手术方式需要根据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后再决定。
---
以上说了盆底肌修复和骨盆修复,那么接下来再来说一下腹直肌修复。
关于腹直肌修复
在怀孕期间里,我们的肚子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变大,这时腹壁也会因肚子的增大而被过度拉伸,两侧的腹直肌也随之从腹中线的位置向两侧慢慢分离。

分离的过程是漫长的,但产后肚子却是一瞬间变“空”的,由于突然的“放松”让腹部无法反应过来就会变得松弛,腹直肌也没办法立马回到到腹中线的位置,所以这才导致了我们在分娩之后,腹部变得松弛、还出现腹直肌分离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已生多胎、胎儿过大、多胞胎的孕妈来说,产后可能腹直肌分离会严重些,但也要先判断出腹直肌分离是多少再决定怎样解决。
如何自测腹直肌分离: (1) 平躺仰卧、屈膝、露出腹部; (2) 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垂直放在腹部,与此同时身体要放松; (3) 像做仰卧起坐一样把上身抬起,感觉两侧腹肌是否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感,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至找到肌肉后再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判断:2指以内为正常能自愈,2-3指建议通过运动改善,3指及以上建议到医院治疗。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怎么恢复?一定要手术才能够恢复到原来吗?
一般腹直肌分离<2都是可以自愈的,如果想要快点恢复也可以产后自行在家通过腹直肌修复运动来恢复,真的就没必要花这冤枉钱去做个腹直肌修复项目。
但如果是>2(严重腹直肌分离),这时候就要到正规医院让医生评估然后进行合理稳当的治疗恢复。(记住啦!!是到正规医院去进行评估、治疗,而不是外面那些机构中心。)腹直肌分离也不是说一定要手术才可以恢复过来,一般通过电疗也是可以恢复的。
也有的人说:产后用收腹带同样可以恢复到原来,这是真的吗?
虽然说收腹带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剖腹产的麻麻在术后抑制刀口渗血、固定和保护伤口,避免大笑、咳嗽、大幅度活动时拉扯到伤口、缓解疼痛。但其实对于轻度腹直肌分离的麻麻来说,收腹带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帮助腹直肌恢复。
因为使用收腹带可以让分离的腹直肌往中线靠拢,慢慢地回到原来位置。但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可以操之过急,不然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宝妈在产后都可以用收腹带的!尤其是顺产的麻麻是不建议使用的,最起码也要等到产后42天做了检查后咨询医生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用。而剖腹产的麻麻通常术后就会有护士帮我们绑上的了,但有的医院好像是不会提供收腹带的,所以大家最好在孕后期的时候先囤好。
但以我经历告诉大家,在买的腹带时一定要认真挑选,给自己选一条无论是面料、还是功能设计方面都较好的哦~不然产后绑起来会十分难受不舒服。

给你们推荐一款不错的收腹带。
这款soffny诺绵纯棉抑菌收腹带是我产后一直用的!纯棉面料,内层还添加了100%桑蚕丝材质,非常轻薄透气不闷热、用起来亲肤、舒适度高,上身也没有束缚感。

它是单向三段式无缝收腹、外加交叠加强带设计,双层加压、长度合适、穿戴方便、避免赘肉从缝中挤出,而且这款的不同就在于不会像那种360度捆绑式一样、绑得跟粽子似的,也不会挤压肠胃部、对身体造成影响。
腰背部有3根记忆软骨做支撑,紧贴腰部防卷边,还能减轻腰背肌压力、缓解产后腰损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贴心设计就是内侧还带有暖宫护腰插袋,可放入暖宫贴、呵护子宫。

如何想知道怎样选择一款好的收腹带,下面这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到大家,并且文章后边还附带了几款不同品牌的收腹带测评,可以给到你们参考对比,看看哪一款才是最合自己的。

腹直肌自我修复锻炼方法:
(1)、仰卧:抬腿,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部紧贴垫子。然后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远处蹬出,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也可换左腿交替进行。如此重复,每组6-8次,每次2-3组。注意事项: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2)、站立:抬头、挺胸、提臀、收腹,后脑勺、背部、臀部紧贴墙面,双脚距离墙面30厘米左右,然后正常地吸气、呼气。如此重复,每组10-15次,每次2-3组 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3)、跪姿: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然后吸气(小肚子放松),呼气(小肚子尽力收回)。如此重复,每组10~15次,每次2~3组。
但是,如果腹直肌分离严重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到医院接受治疗,不然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般严重分离多是用电刺激治疗,主要通过持续的被动收缩、提高腹部肌肉兴奋度、唤醒因分娩而受损的腹部肌肉,以此达到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目的。正常情况下要在产后42天才开始,大概3次/周,10次/疗程。
注:腹直肌分离情况下千万不要做仰卧起坐这类锻炼腹部肌肉运动!不然会加重分离的。
最后,愿所有产后妈妈能够修复如初~
以上就是关于《产后有必要做产后修复吗?花钱做产后修复是不是等于交“智商税”?》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tg/3781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