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修复服务器阵列盘混乱实例一则(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的区别)

2023-07-23 09:24:35 阅读:

 

网管小贾 / sysadm.cc

人们使用阵列 RAID 这种方式来确保服务器磁盘上的数据安全由来已久。

阵列通常指的是磁盘阵列,大意为具有冗余能力的磁盘组合。

虽然阵列可以一定程序上保证了磁盘上的数据不丢失,但它还是有缺点的,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一旦阵列自身出现了问题,那真的是相当的麻烦。

一般来说,服务器阵列上的某块硬盘故障损坏,那么将它取下换上新的硬盘,阵列会自动识别并重建同步。

可是这一回,我们就要说一说二般的情况,就是它并不会自动重建,从而导致阵列出现了不可描述的问题。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找到我,说他们部门有不新不旧、不好不坏的那么一台服务器放在某个神秘的角落里很长时间,好像出了问题,最近速度慢得不行。

在此之前它一直在正常工作着,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注意到它的硬盘居然闪着黄灯,明显是报警有故障啊,之后速度就越来越慢,于是找到我让我确认一下。

听完这个小故事后我当即打了个冷颤,感觉不像天灾更多的是人祸,但好奇心驱使我想去看看怎么回事。

来到光线昏暗的厂房内,在穿过张牙舞爪、奇形怪状的一排排机器后,我们步入了一座仓库。

又七拐八绕转过了堆满杂乱物品的货架,我们的脚步停留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

这里只有一盏并不怎么亮堂的小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我一眼就瞥见了那诡异的硬盘指示灯,它们正幽幽地闪烁着,其中有一个是黄色的光。

我蹲下身子,大概的瞧了一眼这台落满灰尘的服务器,初步判断应该是磁盘阵列故障。

我环视了光线昏暗、拥挤不堪地四周,皱了皱眉头示意他们还是将这台服务器拿到我的工作台处理。

很快我的工作台上出现了这台服务器,于是我开始和它打起了交道......

收集可用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与以往处理故障不同,这次我并不需要解剖尸体,但表面观察还是要有的,于是我给它做了个简单的清洁工作。

这是一台Dell塔式服务器,一共三块硬盘,并按槽位顺序排列着。

在断电的情况下,我按顺序分别取下它们,并对应地记录下它们的型号和序列号。

OK,重新放回它们原有的位置,开机继续观察。

1、开机按 F2 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System Setup。
2、在设备设定 Device Settings中选择阵列卡一项。

很明显这台服务器的阵列卡是 H330 的。

3、进入系统设置程序后,会看到主菜单。

一共有五项,分别是: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Controller Management 控制器管理Virtual Disk Management 虚拟磁盘管理Physical Disk Management 物理磁盘管理Hardware Components 硬件组成

基本上所有的阵列操作都在这些菜单项中了。

为了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具体情况,我们需要确认阵列的现状,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我们选择主菜单的第一项 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4、进入配置管理后,我们再进入 查看磁盘群组属性 View Disk Group Properties。
5、在磁盘群组属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阵列是 Raid 1,容量约465GB左右,状态是降级 Degraded的。
6、回到主菜单,进入 控制器管理 Controller Management,可以看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有三块物理磁盘,而虚拟磁盘只有一块。

当前阵列有问题是没跑了,但目前我们只看到了它是 Raid 1 形式,至于这三块硬盘中究竟是哪两块组合成 Raid 1 我们还无法确定,所以还需要再看看有没有更多的信息以便我们在下一步操作、判断和处理问题时需要用到。

7、我们再进一步查看下去,主要是我们需要确认这三块硬盘具体到底哪一块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样好有针对性地去操作它。

还是回到主菜单,进入 虚拟磁盘管理 Virtual Disk Management

和前面看到的一样,就一个 Raid 1 的阵列,状态是降级状态。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们进去瞧上一瞧。

哎,有一项 View Associated Physical Disks ,意思是查看相关物理磁盘,进去看看。

呃...画面显示当前的 Raid 1 阵列成员是两块硬盘,一块在线,另一块则是失败状态。

阵列有问题自然不用说,不过你要是再仔细一瞧,你就会发现,哎,为啥这两块硬盘不是按顺序来的第一和第二块,而是第一和第三块呢?!

没看到?你看那个编号, 00:01:0000:01:02 ,很明显是第一块和第三块嘛。

要是还不太确信,那么将编号是 00:01:02 的这块硬盘打上勾,点击下方的 View Physical Disk Properties 来直接查看它的物理属性信息。

这个时候,你可以在操作项中选择 BlinkUnblink ,再点击 Go 来测试哪一块是你在看的当前硬盘。

BlinkUnblink 的意思分别是闪烁和停止闪烁,你可以用这个操作来定位实际服务器上的哪一块硬盘。

当然,你也可以将硬盘的型号和序号对照,我们在开始之前是有记录过的。

果不其然,就是按顺序数下来的第三块硬盘。

好了,到目前为止,再结合之前的种种情况,最终印证了当前的 Raid 1 阵列的确是有问题的。

那么总结一下,当前阵列应该是只有第一块硬盘是正常工作着,其他两块处于失控状态。

如何修复阵列

好了,故障情况已经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制定具体的修复方案。

首先,数据最重要,肯定是先备份数据,其中也应该将失效硬盘上的部分数据备份(第二块和第三块硬盘被他们当作正常硬盘放入了数据)。

其次,由于第一块硬盘还算工作正常,所以不能轻易动它,应该将第二块硬盘转换为阵列成员,并与第一块重建同步数据。

再次,为加固 Raid 1 的安全性,应该将第三块硬盘转换成热备盘。

最后,确认阵列修复情况,并将数据恢复到阵列盘上。

实际操作

说了这么多,除去数据备份等准备工作外,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修复当前阵列的操作步骤。

由于当前阵列成员是第一块和第三块(虽然它是失败状态),而第二块硬盘成了游荡在外的落魄者,所以我们应该先将第三块变成非阵列成员,然后再将第二块硬盘正名,让它回来做它该做工作。

一、将第三块硬盘下线

1、主菜单中选择 物理磁盘管理 Physical Disk Management ,选择第三块(编号 00:01:02 )磁盘。

2、选择 强制离线 操作,将第三块硬盘强制下线。

3、看清提示,确认 Confirm 处打勾后点击 Yes

4、操作完成,点击 OK 返回。

二、将第二块硬盘转换成阵列成员

1、主菜单中选择 物理磁盘管理 Physical Disk Management ,选择第二块(编号 00:01:01 )磁盘。

2、操作选择转换为阵列兼容 Convert to RAID Capable ,然后点击 Go

3、操作完成,点击 OK 返回。

4、主菜单进入 虚拟磁盘管理 Virtual Disk Management,并选择当前阵列后,选择查看相关磁盘 View Associated Physical Disks 一项。

5、仔细确认是第二块硬盘无误后,在操作项中选择重建 Rebuild ,再点击 Go

6、阵列开始重建同步了,这时要注意千万别点击停止或暂停,最好要等它完成。

虽然重建很花时间(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但只要你不去停止它,它是会自动进行的,也就是说,只要不停电,你其实还是可以继续做其他的事情的。

三、将第三块硬盘转换为热备盘

主菜单中选择 物理磁盘管理 Physical Disk Management ,选择第三块(编号 00:01:02 )磁盘。

之后操作项选择设定为全局热备盘 Assign Global Hot Spare ,然后点击 Go

因为热备盘不需要同步数据,所以很快就完成了。

至此,基本操作完成。

最后结语

此次阵列故障我猜测应该是之前曾经有硬盘损坏,原有第三块热备盘自动顶替第二块成员盘重建数据。

但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阵列恢复失败,之后又由于使用者也不懂所以导致第二块硬盘也无法切换回去,就这样被使用者胡乱写入了数据当成了普通硬盘使用。

阵列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然而现实中阵列一旦出现问题或故障,其操作很容易产生更大的问题甚至是灾难性后果。

基于阵列故障后的修复也会有一定的破坏性和风险性,所以强烈建议小伙伴们在平时务必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

在此次修复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源于硬盘顺序的确认与重建所需大量时间的等待,所以需要我们十分地仔细和耐心。

最后这台服务器修好后又被迫再次回到了那个阴暗的角落,我是建议他们给服务器提供好一点的环境,也好减少或避免故障的发生。

最终你懂的,我等人微言轻,他们将我的话当屁用空气稀释后就再无任何动静。

当然我也没有因此较真,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地球并非宇宙中心的道理。

好了,不要有什么怨言,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还请小伙伴们积极点赞分享,我们下期再见吧!

网管小贾 / sysadm.cc


以上就是关于《手动修复服务器阵列盘混乱实例一则(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的区别)》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tg/4029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