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风采」这种“变废为宝”的白蚁鸡枞菌复合养殖技术,既高产又环保!(白蚁鸡枞菌生长原理图)


#双创风采#
第35期

云南
“野生菌王国”,每年野生菌产量可占全国的91%。
鸡枞菌
“云南野生菌天团”的重要选手,素有“野生菌之王”的美称,往往数量不多且价格昂贵。
云南这家企业
不仅可以实现餐桌上的“鸡枞自由”
在鸡枞养殖阶段还能“变废为宝”
有效利用以往只能焚烧处理的秸秆
秸秆 → 鸡枞菌?

△绿耳蚁巢伞生物培育基地
南华县绿耳蚁巢伞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绿耳蚁巢伞生物”)
凭借“野生白蚁鸡枞菌复合养殖”项目,在2022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企业成长组三等奖的好成绩。
△企业采访视频
在绿耳蚁巢伞生物的种植基地中
培育出来的鸡枞菌
“肉厚、鲜甜、香脆”
外观和口感与野生鸡枞菌无异
这种优质的鸡枞菌
是如何实现人工种植的呢?
鸡枞菌
在自然界是和白蚁共生的菌类,白蚁构筑蚁巢的同时培养了鸡枞菌菌丝体,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
以往人工种植的技术没有突破,搬野生巢种植的方式不可持续,无法扩大规模。

绿耳蚁巢伞生物
采用“野生白蚁鸡枞菌种植”,模仿自然条件下菌菇和白蚁巢穴的生长环境,培育出了“白蚁与鸡枞菌共生巢”。

养殖白蚁新生巢
(种苗培育)

↓↓↓

田间放养白蚁巢
(蚁巢归田)

↓↓↓

秸秆降解利用
(白蚁喂食)

↓↓↓

出菇管理
(鸡枞破土)

目前,绿耳蚁巢伞生物
已经成功培育了2种培菌白蚁
4种具有开发价值的鸡枞菌共生种苗
达产年保守估计每巢穴
至少可产出1-2千克鲜鸡枞菌
项目创始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文平博士 在考察中发现,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雨露乡在气候、海拔、土壤方面适合优质鸡枞菌的生长。
于是
绿耳蚁巢伞生物选址于此
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
用于种苗研发生产
可容纳近百万种苗的生产制作
建成100亩的“产-学-研”示范基地
探索了林-菌、牧草-菌、
农-菌、纯菌等
多种白蚁-鸡枞菌种植模式
致力于在长期没有鸡枞菌生长
但有白蚁生存的区域
人工催生出鸡枞菌
目前
南华县种植白蚁鸡枞菌面积300亩
并成立了鸡枞菌保育繁育专业合作社
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发展鸡枞菌种植
2022年生产的5万苗已全部售罄



绿耳蚁巢伞生物正在探索的多种复合种植模式
秸秆焚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PM2.5超标”的一大原因。
绿耳蚁巢伞生物通过白蚁-鸡枞菌系统,对秸秆高效降解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
绿耳蚁巢伞生物
还在多个州市建立了
种苗工厂、示范基地和合作社等
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为农户提供优质白蚁-鸡枞菌共生种苗
不仅保证出菇
还免费培训种植和催菇技术、包收购
真正做到用科技为农民增收

绿耳蚁巢伞生物培育中的蚁巢 ▷
◁ 绿耳蚁巢伞生物培养的鸡枞

作为野生菌人工培育的探索者
绿耳蚁巢伞
以生物农业为基础、科技为中心
让云南山珍走得更远
《双创风采》融媒体栏目由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和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联合呈现,栏目精选2022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优秀企业、团队和项目,通过实地采访,深入挖掘其亮点、特色及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故事。用新媒体视角展示丰富多样的创新项目,通过记者的镜头和文字,感受来自云南的创新创业精神。感谢关注!
协作单位: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监制:李晓风
监制:尹凡 李可 张恒荣 卢钢
制片人:胡滨 陈宇珩
策划:胡滨 黄晴 肖君
执行制片人:洪晓霞 李响文
记者:鲁曼青 普金友 洪晓霞 罗建梁(实习)
后期:李响文
宣推统筹:盛雪梅
编辑/宣推:歹丽娟
美术设计:陈治屹
特别鸣谢:南华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