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鸿: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哪些?一旦大便出血需要做哪些检查?-大便出血一般做什么检查
原标题:殷鸿: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哪些?一旦大便出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便便带血,往往有两种极端:要么认为是上火了、痔疮犯了,因而掉以轻心,贻误病情;要么吓得花容失色,魂不附体,以为得了肠癌,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复杂,除了痔疮和肠癌,还有很多种疾病也会出现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便血。
那么,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哪些?一旦大便带血需要做哪些检查?今天我们有请扬州妙手医院的殷鸿教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便血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痔疮、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等肛周疾病引起的;一种是由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
很多人一旦发现自己便血,都会惊恐不已,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其实,便血分很多种情况,出现便血先别慌张,可自己先进行简单辨别。
1、是真便血?还是假便血!
这些食物或药物可引起假便血:
假便血是当我们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后,会引起大便改变颜色。
例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是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
识别假便血并不难,先回忆一下,自己是否吃过上述食物或药物。如果有,则停用这些药物和食物后,如果“血便”消失了,则是假便血。
如果不是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的假便血,那我们就要高度警惕了。
2、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便血是指患者的血液从肛门部位排出来,患者的粪便颜色出现鲜红、暗红及柏油样等颜色,这种情况就被称作为便血。
01、痔疮出血:
其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
02、肛裂出血:
其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拭可见,新鲜肛裂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
03、消化道疾病出血:
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纯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04、直肠癌晚期便血:
其便血呈暗红色,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05、直肠便血、结肠息肉:
其血色鲜红,痛苦小,血与大便不混合。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多半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等症状。
06、全身性疾病便血:
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便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
3、便血的类型有哪些?
01、鲜红色血便:
临床中多是肛周疾病造成,肛周疾病中痔疮占多数。
痔疮主要症状即表现为便血,特点为在排便过程中或排便后,出现滴血或喷射状出血,颜色鲜艳,持续或周期发作,血量较少。
便血的同时或之后,可伴有或不伴有剧烈疼痛。
若大便时出血较多,甚至从肛门滴血,如果无便秘史,肛门无不适感,则常为内痔出血。
肛裂也是便血常见原因,出血量较少,排便时肛门会产生剧烈疼痛,血液鲜红色,经常大便干燥,仅在大便表面沾有少量鲜血。
02、褐色或黑色血便:
褐色或黑色的大便,此情况多为上消化道出血。
由于血液在体内存在时间较长,所以颜色较深。例如,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溃疡、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疾病。
近年来,出血性胃炎及应激性溃疡,多因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降压灵等药物诱发。
03、脓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伴有脓液和血液,往往见于结肠炎、痢疾、直肠息肉、直肠癌、结肠癌等。
直肠癌和直肠息肉病人,可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04、隐血便:
消化道少量出血而不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靠隐血试验的方法才能检查出。
凡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出现隐血便,常见于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的大便。
4、这样的便血一定要警惕
如果大便出血表现为暗红色或者黑色,以及粘液血便或者粘液脓血便,通常是由于肿瘤生长发展到一定程度,瘤体中央缺血导致肿瘤坏死脱落并发出血。
此外,如果有里急后重,大便习惯、形状改变,已经腹痛,腹胀,腹部肿块等其他症状,这可能是大肠癌的征兆。一定要引起警惕,尽快去医院做个肠镜检查,明确病因,排除肠癌。
5、出现便血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查明出血的原因:一是肛门镜检和肛门指诊,二是肠镜和胃镜。
扬州妙手肛肠专科医院常规开展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瘙痒症、肛门尖锐湿疣、直肠腺瘤等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痔套扎术等微创手术也开展多年,疗效确切。科室开展肛肠术后中药熏药治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中医挂线疗法、中药塞药、中药涂擦等中医特色治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深受患者好评。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