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天热不热,高温多不多,答案来了,听听农谚怎么说-2023年夏天疫情会结束吗
2023年夏天热不热,高温多不多,答案来了,听听农谚怎么说
时间过得真快,五月端午节过后,还有几天就要入伏了。但是相对于现在的天气变化,此时的气温就像是在“蒸笼”一样,气温接近或者高达40。
当然40的气温在某些地区的夏季也很正常,比如非洲,赤道地区等等。但是在我国的地方地区,在还没有入伏的情况下,现在的气温却让很多人感觉非常的诧异:
“现在没有入伏就这样的热,如果入伏了气温更会达到多少度呢,是不是长期保持在“高温高热”的环境中呢。”
所以问题也就来了,今年的天气会不会特别热,高温的天气会不会特别多呢?我们老一些农谚是怎么说的。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
我们都知道,冬天最冷的就是“三九天”,而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是“三伏天”了,所以三伏天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熬的日子。
那么什么是伏天呢,今年三伏天有什么不一般之处呢:
“伏”是蛰伏的意思,而伏天,指的是热量在大地里,还没有散发出来。所以通俗的来说,伏天就是夏天里最热的一段时间,而随着进入处暑以后,随着热气逐渐散发,伏天就结束。
当然在以前的历史中,也发生过几次最热的三伏天,
乾隆八年,出现一次炎热的三伏天气。
1743年也就是乾隆八年的三伏天,此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进入了“烧烤模式”,气温均分达到了40以上,局部地区还达到了气温最高44.4。
而在1743年的7月14日~7月25日,根据法国教士宋君荣的说法,仅仅北京地区就有11400人死于炎热。
1936年,出现了我国最热的一次三伏天。
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在1936年,出现了我国有史以来最热的一次三伏天,而这个三伏天席卷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特别是北方地区,经历了一波长达48天的高温天气,而这样的极端高温天气引发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死亡。
当然这一年的三伏天里,其气温达到了惊人的40以上,局部的最高气温更是高达50。
上述都是我国历史以来最热的三伏天,当然今年的三伏天,和去年以及前年相比自然是不一般的:
因为今年闰二月的原因,今年三伏天的特点是“早入伏,超长暑”意思是说:
今年的三伏天的入伏时间来得早。而今年入伏之后,由于“太阳走出朱雀七宿”,共六十五度,需要六十五天左右。所以今年炎热的天气长达六十五天左右,天气才变凉。
2023年夏天热不热呢:
第一,要看今年三伏天持续到什么时候。
2023年的三伏天和前几年相比自然是不正常的,也是超长版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左右的时间。其中来说,从2023年7月11日开始,到2023年8月19日结束。
当然进入三伏天以后,随着太阳光的照射强度变大,而地表层的热量也累积下来,蛰伏于地表层里面,这时候地表气温达到一年当中的最高,天气越来越热。
而进入中伏的时候,由于气压云层的变化,一些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更容易控制晴朗的天气,这样在高湿高热的环境下,天气更加的容易闷热。
当然由于“太阳走出朱雀七宿”一共需要65度,也就是65天的时间。所以来说三伏天过后还要持续热15~20天的时间,直到白露之后才会开始变得凉爽。
第二,“厄尔尼诺”现象,以及“拉尼娜”的残余影响都是对三伏天也是有助力的。
我们都知道,三伏天热不热,除了超长的三伏天时间外,一些外在的变化也是影响三伏天天气的重要因素。比如说“厄尔尼诺”现象等等。
当然在在2020~2022年,我国经历了一次三峰拉尼娜过程。当然2020~2021年的那几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造成的大气影响,对于我国的气候影响还是挺大的,高于历史同期气温的最高值。
当然2023年如果再次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那么这让今年出现有气象记录炎热的一天,自然还是有可能的。
关于2023年夏天热不热,高温多不多,我们看一下今年三伏天的农谚:
农谚:“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我们都知道,三伏天从小暑开始,处暑之前结束,所以小暑和大暑就是夏天当中最热的时候。
但是老祖宗认为,这个“三九天”当中的小寒大寒天气一样,在“三伏天”中,小暑虽然很热,但是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只有进入大暑天气,才是最热的伏天。
所以农谚,“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也是有道理的。
农谚:“小暑不见日头,三伏晒开石头”。
“晒开石头”的意思是说,太阳很毒辣,热得非常的厉害,能把大石头都给晒得开了花,当然这是夸张的一些说法。
“不见日头”的意思是说,是阴天看不见太阳照射的意思。
所以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再小暑这一天出现阴雨天气的话,那么在三伏天最热大暑的时候,天气会很好,温度会很高,所以整个三伏天是非常的炎热。
农谚:“伏天热不热,就看五月三个八”。
五月的“三个八”,指的是农历的五月初八,五月十八,五月二十八。
当然老祖宗认为,“四月看三七,五月看三八”,而这三个八,一个是五月初八“毒日雨”,五月十八“洗街雨”,五月二十八“庄稼雨”。
所以这五月的这三天如果下雨,那么整个三伏天会出现频繁降雨的情况,而下雨就意味着降温,所以俗语“伏天热不热,就看五月三个八”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写在最后:
除了上述农谚外,还有“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公伏凶,母伏爽”的说法。可见三伏天的俗语还是很多的。
不过来说至于今年三伏天到底热不热,除了看农谚外,还要看今年降水量的多少,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等等,因此来说,从现在的气候来看,还是很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