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打桩是什么意思?打桩有什么作用?-牙齿打桩流程及注意事项护士配台
当牙齿龋坏严重去补牙时,有些患者还需要先“打桩”然后才能补牙,那么牙齿打桩是什么意思?打桩有什么作用?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1、打桩是什么意思?
所谓打桩是在进行好根管治疗后的牙髓内打入金属桩或者纤维桩,然后利用摩擦力和粘固力、粘接力获得固位,之后在打好的桩上面安装牙冠,从而完成牙体冠部修复的一种补牙方法。
2、打桩有什么作用?
主要作用是固位,其次是传递应力,改变牙根的应力分布。
3、桩的长度?
① 保证4mm以上的根充材料隔离口腔与根尖周;
② 保证桩的长度不短于临床牙冠长度;
③ 桩的长度大于有牙槽骨支持的根长的1/2,即骨内桩长度大于骨内根长度的1/2,这样桩的末端不至于离牙槽脊太近,极大程度的减少根折。
4、桩的直径?
一般来说,在桩材料强度足够的条件下,桩的直径在1/4到1/3根径范围内对牙根的抗折性无明显影响。
5、牙本质肩领?
原则上核的边缘与冠的边缘之间有至少1.5mm的牙本质,当根面位于龈下时,需通过正畸牙根牵引术或牙周冠延长术来获得足够的牙本质肩领。与此同时,保证牙本质肩领处牙体厚度不小于1mm,高度不小于1.5mm。
6、什么情况下牙齿状需要打桩?
① 由于龋坏(虫牙),外伤等原因造成牙冠大面积缺损者;
② 牙齿缺损只剩下牙根,牙根还可以利用残根(已经没有牙冠)根面达牙龈下,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够的长度,经牙龈切除术能暴露出根面者;
③ 错位,扭转牙而没有条件做正畸治疗或非正畸适应者;
④ 畸形牙,直接磨牙固位不良者。
关于“打桩”的相关知识,今天即为大家分享到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