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爸的养老“变奏曲”-80岁以上养老金是多少钱
今年春节后是老爸80大寿,我赶回家去为他庆祝。飞机落地已经是晚上10点,一向早睡早起的爸妈没睡,依然等着我平安到家。出租车快到社区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来回踱步,果然是老爸。他朝着车的方向脚步蹒跚而来,险些崴到脚踝,我急切地询问,原来他脚底的骨刺让每一步行走都隐隐疼痛,却仍然坚持要来接我。
01
老爸真的老了
老妈年前骨折刚刚痊愈,老爸腿脚活动不便,眼见着爸妈身体情况,我又不能在身边照顾,看家里哪哪儿都是风险点,正好表弟有个朋友做过家居适老化设计,就请他来在家里安装了淋浴间防止滑倒的坐凳、扶手和坐便器上辅助站起的支架。以前给老爸买点礼物,颇为费神,他从来都是“不要!以后别花钱了,我啥都不缺。” 这次却说:“你们刚装修完,我们每年来这就小住几天,别麻烦了!你们也不需要。” 从语气上听,我隐隐感受到,他是需要的。
安装好的卫生间,他进出了好几次,坐凳打开放下,试了试,乐呵呵地和老妈嘀咕,“这可太方便了!地滑不怕了,洗澡也不紧张了,扶着顺利就站起来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所担心的风险,可能已经困扰老爸老妈很久了……
那一刻,我感到老爸真的老了,再不是从前那个我小跑都追不上的老爸了,我到底有多不了解80岁老爸的需求……
多年以前,在北京炎热的酷暑里,蝉鸣震耳欲聋,湿热的空气让人窒息。老爸汗流浃背,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送我去德语培训,我跟在后面,似乎永远都追不上他的脚步。那个身影一直深深印在我脑海中,直至今天。02
老了,真难
人慢慢老去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对自己身体衰老逐渐认知的过程,到真正能接受衰老的现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这一段“不服老”的时间最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去年,在昏暗的地下车库里,临时抄近路回家,老爸视力不好,不小心被挡车桩绊倒,门齿摔掉了半颗,满嘴是血,然而他隐瞒了这件事,没有告诉远在异地的我,直到一次家庭聚会的照片上,我才偶然发现。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老爸原来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学习能力强,十分自信。现在经常会忘记重要的事情,不得不把重要的东西放在特殊的地方保存,然而又忘记了特殊的地方在哪儿,家里的钥匙就这样丢了几次,重要的合同、证照也不翼而飞,即使记在本子上也放心不下,只能委托我妈代为保管。体力和记忆力的衰退,让他心理上产生焦虑和判断上失误。去年冬天疫情蔓延,老爸老妈的候鸟式生活,迟迟不能落实。因为没有直达航班,还要避开中高风险地区转机,考虑到老人的体力,只能设法当日抵达不隔夜。以前出行,老爸全程安排十分有序,每个细节都会考虑到位。而这一次行程显得尤为艰难,如同穿越封锁线。临行前三天,航线多次取消或延期,直接导致改了三次航线,换了五家航司,从空对空衔接,改为空对地,先飞机后火车,最后预约出租车接站。父母前半程很顺利,然而在广州白云机场转乘时稍有误点,加之不熟悉环境,行动不便,老爸固执地按记忆走错了方向,耽误了换乘的时间,错过了当晚最后一班火车,比预计晚到了一天。此后,每次约定时间要出行的时候,他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就做好准备,担心自己的身体状态影响大家的节奏,给自己预留下更多的时间。他在尽力保持着对时间和身体的把控能力。如果仅仅是这样小小错失,其实并不可怕,更让我担心的是他上当受骗,然而还是没躲过.....路遇骗子,谎称是他的老同事,他对自己模糊的记忆难以确定,糊里糊涂地买了人家推销的便宜皮货,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家里时常会有各类针对老年人的小广告,莫名其妙的健身神器、老年保健品,甚至是没有任何正式标志的药物!无论年轻时头脑多么聪慧,老年人的智力水平下降和防范意识缺失都是必然的。
03
孝顺是个变奏曲
老爸近些年越发节俭,尤其是对医疗方面的开支,更是格外小心谨慎。他们的养老金并不丰厚,而且常年不在医保的归属地,只能异地就医,报销的比例还受限。老爸患有糖尿病而且属于高龄老人,除了医保,没有可以承保的商业医疗保险,他是抗拒体检和去医院的,担心再检查出任何其他的问题。更糟糕的是,老爸的视力每况愈下,左侧裸眼不到0.1,几乎是半失明的状态,糖尿病并发症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我心里,视力的急剧下降,也是增加了出门发生意外的风险,这次回家在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下,终于带他去了眼科特需,希望专家一句顶一万句。诊断结果比预期的好,单纯性白内障,只需要手术换人工晶体即可缓解视力问题。一切入院准备就绪,原本以为水到渠成的事,他反悔了......他担心医生的能力,手术不成功会失明,手术的费用不合理.....“主刀是本市最好的眼科专家!”“很成熟的技术,很安全!”“我来付费!”......任何的解释都是徒劳的,老人的世界,一点点的不确定都会引起情绪的起伏。我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我无法说服老爸,只能带着遗憾离开家。几周以后,老爸居然自己想通了,在同一家医院,同一个专家为他做了手术,他兴高采烈地和大家分享着视力恢复后的喜悦。我当时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同样的选择,他要在我走后,无法照护他的情况下,独自去完成。现在回忆起来,也许这就是他对生活掌控的一种选择——自主选择,花自己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依赖子女,即使子女出于为他着想的本意,他也要维持做人的尊严感和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何必强求。孝顺的“顺”字,大抵就是留给父母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和大多数子女一样,我对爸妈的“孝”只能是若即若离,他们面临的疾患和潜在的危险,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让我时时牵挂。出于职业的考虑,高龄老人适配的意外险、防癌险、惠民保,我都征询过老爸的意见,他都以年龄作为借口,推脱了。我笑嘻嘻地留了一手,暂且把孝顺的“顺”搁在一边儿,有备无患。爸妈相对大多数空巢老人,并不孤独,舅舅们在几年以前就筹划群居养老,在南北各选了一座小城,可以在同一个小区居住,既有亲情的沟通,相互之间也有生活照应,社区活动丰富,离医院步行5分钟。他们为减少我们这一辈人的负担,已经设想得很周全了。接下来,如果进入下一个阶段,半自理阶段,稳定的护理条件就显得特别难得了。最好的方式就是离家比较近的养老院,条件中上,专业护理,护理费用预估每人1万起,我们随时可以探望,而且北京市内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就医也方便得多。独生子女这一代的父母,出于安全和儿女精力的考虑,养老院,是一个躲不开的养老选择。即使爸妈一再强调养老金充足,不需要我们养老,我们也要做好长足准备......父母有他们的坚守,我用我的方式来守护。~En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