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写材料用典出处(20条)(写材料常用语怎么说)

2024-06-18 02:45:29TONY杂谈171

写材料用写材料用典出处(20条)

1.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典故】出自《荀子荣辱》,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意思是,武器再锋利也比不上恭敬简朴的良好品质对人的影响威力。

2.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典故】出自三国诸葛亮《将宛机形》,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意思是,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一定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取得胜利,即因机立胜。

3.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典故】出自战国商鞅著作汇编《商君书》,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意思是,治理国家,在考察风俗民情的基础上立法,才能治理好,弄清国情、抓住根本,才能制定出适宜的政策。如果不考察当时的风俗,不弄清国家的情况,法令政策制定了民众也会混乱,政务再繁忙也是收效甚微。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典故】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意思是,臣听说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5.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典故】出自明代方孝儒,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意思是,凡知道畏惧的人,必言谨身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虽偶尔有些出格之处,但不会出现大的过失。

6.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典故】出自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意思是,立志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停步;想要统一天下的人,不会对小事耿耿于怀而危害大事。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典故】出自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以千里马的一跃,却还不到十步,而老马走一步没多远,却不舍,相比之下,当然老马走的更远了。比喻作学问应该持之以恒。

8.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

【典故】出自《礼记》,鼙鼓,即军中小鼓和大鼓,古代战时助阵用的乐器,这里指战争。意思是,天下大乱之时,需要猛士;一听到战鼓敲响,主政者就想起挑选能征善战的将领御敌。

9.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典故】出自《韩非子五蠹》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意思是,法度应随时顺应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治理得好;社会管理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取得成效。

10.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典故】出自宋代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意思是,处理政务的方法,要以顺应人民的愿望为根本,以丰厚人民的生活为根本,以安定而不扰动为根本。

11.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典故】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意思是,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

12.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

【典故】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登山不以艰险为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积善不以穷否而怨,则必永其令闻矣。意思是,登山不因为艰难险阻而停止,就一定会到达峻岭。积善不因为自己穷困潦倒而埋怨,就一定会使自己的美誉长久。

1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典故】出自《庄子骈拇》,庄子曰:“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意思是,庄子说:“小的迷惑会错乱方向,大的迷惑会错乱本性。”

14.禾未熟而登场,获者弃之矣;果未熟而登盘,食者吐之矣

【典故】出自清代魏源《默觚》,禾未熟而登场,获者弃之矣;果未熟而登盘,食者吐之矣;是故治之因者,政之熟者也;俗之庞者,化之熟者也;功之成者,虑之熟者也;名之归者,德之熟者也。政未熟而急求治,治必乱;化未熟而急变俗,俗必骇;虑未熟而急图功,功必阻;德未熟而急知名,名必辱。意思是,粮食未成熟,收获的人会丢弃;果食未成熟就装入盘中,吃的人会吐出来。比喻时机成熟的重要性。

15.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典故】出处唐代李白《赠裴十四》,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意思是,黄河从天而下,直奔东海;咆哮万里,抒发情怀。

16.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典故】此语化用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四十》,此语化用了中国古代“慎微”和“节欲”两种思想。《坛经》中记载,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讲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争论不休,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就是讲,心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指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不要被欲望牵着走。

17.法先自治以治人,先治近以及远

【典故】出自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三,法先自治以治人,先治近以及远,绾清慎自持,汾阳且为之悚惕,孰敢不服哉?意思是,执法之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然后才能治理别人,先治理近处亲友权贵,然后治理远处官员平民。

18.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典故】出自屈原《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意思是,这是我心中的美好理想,就是让我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19.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典故】出自宋代包拯《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意思是,心地清纯办事公正是治理好政事的根本,正直高洁是立身的良谋。

20.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典故】出自出自宋代文天祥《即事》,痛哭辞京阙,微行访海门。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白发应多长,苍头少有存。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意思是,只要我的生命还在,我就会一刻不停地,尽全力报效国家、为国尽忠。

“写材料用典出处(20条)(写材料常用语怎么说)” 的相关文章

电讯报:利物浦申请推迟与沃特福德的开球时间,被英超拒绝(英超利物浦队)

电讯报:利物浦申请推迟与沃特福德的开球时间,被英超拒绝(英超利物浦队)

直播吧10月5日讯《每日电讯报》报道,利物浦近期曾提出申请,希望将目前定于当地时间10月16日中午12点30分(北京时间19点30分)开场的联赛推迟至晚上7点45开打,以让队内的巴西国脚能够有机会参赛,但该申...

发现历史上最性感的五位太后,最后一个是你想不到的!(古代最美的太后)

纵观中国历史,拥有权力的皇后不在少数,但有了权力,人的欲望就无限大,女人也不能幸免。尤其是独守空室的国王,在获得权力后,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偷鱼”。1.宣太后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妻子和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入秦之前,就与义渠王有过渊源。秦惠文王死后,更是无礼。秦国太后与游牧民...

江西赣县遭遇罕见冰雹袭击,多地受灾

江西赣县遭遇罕见冰雹袭击,多地受灾

【江西赣县讯】近日,江西省赣县地区突降罕见冰雹,给当地带来严重灾害。据初步统计,冰雹袭击导致多地农作物受灾、房屋受损,当地政府和救援机构迅速行动,展开救援工作。据了解,冰雹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持续时间长达数十分钟。冰雹直径最大达到2厘米,持续半小时,密度极大,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不少地区的农...

寿命长的男人有什么表现?粗略统计:一般都有“3小2高”-寿命较短的男性三个表现

寿命长的男人有什么表现?粗略统计:一般都有“3小2高”-寿命较短的男性三个表现

男人,一般都是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特别是40岁之后的男人,更受这些疾病的“青睐”,这除了与男人承受的重压有关外,更与男性朋友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当然,这也是少部分,很多男性朋友开始注重养生,与长寿自然也不会擦肩而过。...

长春好玩去处大揭秘

1. 长春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长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包括: - 南湖公园:以其美丽的湖泊和浓郁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 伪满皇宫: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伪满洲国建筑群。 - 长影世纪城:是...

琢玉成器是指什么生肖,词语解释落实

琢玉成器是指什么生肖,词语解释落实

琢玉成器指的是生肖猴、生肖羊、生肖马。琢玉成器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猴、羊、马、猪、牛。生肖猴生肖猴的人自尊心很强,机会变得明朗了,福气享不尽,能够积极与领导老板协商解决问题,喜欢在与人交往之中了解对方的思想观点,财星青睐,贵人扶持,事业飞黄腾达,能展现才华,让自己一飞冲天,生肖猴的人做事十分认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