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壁上的 “丢人” 指南:我的非专业攀爬史

岩壁上的 “丢人” 指南:我的非专业攀爬史

第一次站在攀岩馆门口时,我深刻怀疑老板把 “攀岩” 写成了 “攀檐走壁” 的缩写。玻璃幕墙后那些像壁虎般贴在墙上的人,手脚并用的姿态让我想起小区里被保安追着跑的野猫 —— 区别在于前者要花钱,后者可能被罚款。作为一个连拧瓶盖都要找邻居帮忙的 “肌无力患者”,我抱着 “反正摔不死” 的破罐破摔心态,走进了这个充满镁粉味的垂直世界。

穿安全带的过程堪比给章鱼穿袜子。教练小哥用七米长的安全带在我身上绕出蝴蝶结时,我忽然理解了粽子为什么总是沉默 —— 被捆成这样谁还有力气说话。当他拍着我肩膀说 “放松点,就当是在墙上散步” 时,我盯着头顶十五米高的岩壁,默默把这句话归类为 “人类十大善意谎言”,和 “这包薯片你吃不会胖” 并列第一。

岩壁上的 “丢人” 指南:我的非专业攀爬史

真正开始攀爬后,我才发现人类的四肢可以不协调到这种地步。左手刚抓住岩点,右脚就像被施了定身咒悬在半空,活像只被按了暂停键的螳螂。旁边七岁小孩像蜘蛛侠般蹭蹭往上蹿,还不忘回头给我加油:“叔叔,你是不是恐高呀?” 我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不,我在研究岩点的美学价值。” 其实是在思考该怎么体面地承认自己连三岁小孩的体能都不如。

攀岩馆里的 “物种多样性” 比动物园还丰富。有穿瑜伽裤的小姐姐把岩壁当伸展台,每个动作都像在拍运动广告;有戴眼镜的程序员一边攀爬一边念叨 “这个岩点的受力角度不对”;还有退休大爷背着专业装备来 “打卡”,说要完成 “七十岁征服所有难度墙” 的人生 KPI。最绝的是个穿西装的大哥,据说是午休时间跑来 “解压”,领带被安全绳勾住还不忘对着镜子整理发型,堪称 “职场人的最后的倔强”。

我在攀岩馆的第一个 “成就” 是创造了 “最快放弃纪录”。刚爬上两米高,就发现自己找不到下一个岩点,手脚像被钉在墙上的标本。下方传来教练憋笑的声音:“要不您先松手?我给您放下来。” 我嘴硬道:“我在观察路线!” 其实是在思考怎么才能不丢脸地下去。最后以 “表演了个自由落体” 的方式结束了首次攀爬,落地时还不忘摆出 “我是故意的” 潇洒姿势,引来隔壁初中生的集体哄笑。

第二次去攀岩馆时,我做了 “万全准备”—— 穿了新买的运动服,带了能量棒,甚至提前看了三集攀岩教学视频。结果刚爬三米就因为手滑摔了下来,安全绳把我吊在半空晃悠,活像只被抓住的偷油老鼠。旁边穿背心的壮汉路过时拍了拍我的腿:“哥们儿,你这不是攀岩,是在玩空中秋千吧?” 我只能尴尬地晃了晃腿:“这叫新型核心训练,你不懂。”

慢慢发现,攀岩馆是个 “大型人类行为观察现场”。有人把攀岩变成了 “家庭团建项目”,爸妈在下面喊加油,孩子在上面喊 “我不敢”;有情侣把岩壁当成 “爱情考验场”,男生爬上去后对着女生喊 “嫁给我吧”,结果女生回了句 “你先把我拉上去再说”;还有公司组织团建来攀岩,老板在下面喊 “大家要突破自我”,自己却站在岩壁前半天不敢抬脚,被员工集体调侃 “老板您这是在研究地形吗”。

我的攀岩技术在 “丢人” 中缓慢进步。从只能爬两米到能勉强爬到五米,从抓不住岩点到能规划简单路线,每次微小的进步都伴随着无数次狼狈的坠落。有次好不容易爬到顶端,激动得想拍张照留念,结果手机从口袋滑了出去,眼睁睁看着它砸在地上。下方传来此起彼伏的 “哦豁” 声,比我爬到顶端时的欢呼声还响亮。捡手机时发现屏幕裂成了蜘蛛网,朋友发来消息:“你这是用手机给岩壁磕了个头吗?”

攀岩教会我的第一件事是 “承认自己的弱小”。以前总觉得 “坚持就是胜利”,在岩壁上才明白,有时候及时放弃比硬撑更需要勇气。有次挑战难度墙,爬到一半发现体力不支,脑子里的两个小人开始打架 —— 一个说 “再坚持一下”,一个说 “快下去吧别丢人了”。最后听从了后者的建议,下来时虽然有点遗憾,但至少没把自己挂在墙上当笑话。

现在去攀岩馆已经成了我的周末固定项目。不再执着于爬多高,反而享受那种手脚并用的笨拙感。看着新手们像我当初一样在岩壁上手足无措时,还能假装 “过来人” 指点两句,虽然自己的技术也就那样。有次指导一个小姑娘怎么抓岩点,结果她爬得比我还快,下来时冲我眨眨眼:“叔叔,你刚才说的不对哦。”

上周在攀岩馆遇到个有趣的事。一个穿校服的男生在岩壁前徘徊了半小时,终于鼓起勇气爬上去,结果爬到一半哭了起来。大家都以为他是害怕,后来才知道是因为 “终于敢爬了太激动”。教练笑着说:“这才是攀岩的真谛 —— 不是征服岩壁,是战胜自己心里的那堵墙。” 虽然听起来有点鸡汤,但看着那个男生抹着眼泪又爬了一次的样子,忽然觉得这话挺有道理。

最近发现攀岩馆里多了个 “显眼包”—— 一只被主人带来的边牧。它不像别的狗在地上趴着,而是蹲在岩壁下盯着 climber 们看,每当有人掉下来就汪汪叫两声,仿佛在嘲笑 “你不行”。有次我爬得正起劲,它突然站起来朝我狂吠,吓得我手一松直接掉了下来。狗主人连忙道歉:“它可能觉得你爬得太慢了。” 我看着那只吐舌头的边牧,忽然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

现在的我依然是攀岩馆里的 “气氛组”,爬得不快但笑声最大。每次坠落时都故意喊 “哎呀好疼”,引来周围人的善意笑声;休息时给新手们讲自己的 “丢人经历”,告诉他们 “摔下来不可怕,不敢爬才可怕”。有次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我:“叔叔,我总是爬不上去怎么办?” 我指了指墙上最高处的岩点:“你看,那里本来就不是给初学者准备的,咱们先征服眼前的这一步就行。”

傍晚离开攀岩馆时,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岩壁上,给那些五颜六色的岩点镀上了一层金光。刚进来的几个年轻人正兴奋地系安全带,像极了当初的我。教练冲我挥挥手:“明天来挑战新路线啊?” 我揉了揉酸痛的胳膊,笑着说:“不来了,再爬下去我胳膊就要废了。” 心里却默默盘算着,明天要不要试试那条据说 “很简单” 的新路线。

毕竟,在岩壁上丢人丢多了,反而觉得这种坦诚挺可爱的。谁规定运动一定要追求胜利呢?有时候,能笑着从墙上下来,就已经是种胜利了。至于下次会不会又在两米高的地方卡住?谁知道呢,反正岩壁又不会跑,我有的是时间跟它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08-08 17:43:12
下一篇 2025-08-08 17:46:56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