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茶饮行业陷入 “高端化竞赛” 时,蜜雪冰城以 3 元冰淇淋、4 元柠檬水的价格标签,在动辄二十元以上的市场中开辟出一条独特路径。这家起源于河南郑州的茶饮品牌,从校园周边的小窗口起步,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超过三万家门店,其扩张速度与商业生命力引发广泛关注。深入剖析蜜雪冰城的发展轨迹,不仅能窥见平价消费市场的潜力,更能为快消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蜜雪冰城的商业基因中,始终镌刻着 “平价” 二字。1997 年,创始人张红超在郑州大学周边开设首家冰淇淋店时,就确立了 “让每个人都能喝上性价比高的好茶” 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并非简单的价格策略,而是贯穿于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门店运营的系统性工程。早期产品以冰淇淋和茶饮为主,通过简化 SKU(库存保有单位)降低管理成本,同时聚焦核心原料的规模化采购,将单杯产品的毛利控制在合理区间,既保证加盟商利润空间,又维持终端价格优势。这种 “薄利多销” 的模式,在消费分级趋势下精准捕捉了大众市场的需求 —— 对于学生、工薪阶层等消费群体而言,茶饮是高频次的日常消费,而非偶尔为之的 “轻奢品”,合理的价格才能支撑持续复购。
供应链体系的搭建,是蜜雪冰城实现平价策略的核心支撑。2008 年,当品牌门店数量突破百家时,管理层意识到分散采购的弊端:不仅成本难以控制,原料品质也无法统一。于是,蜜雪冰城开始构建自有供应链体系,从源头介入茶叶、水果、乳制品等核心原料的种植与加工环节。在河南焦作,其自建冰淇淋奶浆生产基地,通过规模化生产将单位成本降低 30% 以上;在云南、贵州等地,与茶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稳定的订单量换取优质茶叶的优先采购权。这种 “向前一体化” 的布局,不仅压缩了中间环节的溢价,更实现了原料品质的全程可控,为产品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仓储与物流网络的完善,进一步强化了供应链的效率。蜜雪冰城在全国划分八大仓储区域,每个区域设立中心仓,覆盖周边 300 公里半径内的门店。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各门店的销售数据与库存情况,结合历史销售曲线进行智能补货,将库存周转天数控制在 7 天以内。这种 “以销定产” 的模式,有效减少了原料积压与浪费,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同时,自建冷链物流车队,确保鲜奶、水果等易腐原料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稳定,配送损耗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使得蜜雪冰城在保持低价的同时,仍能维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这正是其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门店扩张策略的科学性,同样是蜜雪冰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部分品牌聚焦一线城市核心商圈不同,蜜雪冰城的门店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县城及高校周边。这些区域的租金成本较低,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度更高,与品牌定位高度契合。在门店类型上,以 5-20 平方米的小型档口为主,减少装修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坪效(每平方米产生的销售额)。截至 2024 年,蜜雪冰城在全国高校周边的门店占比超过 40%,这类门店凭借稳定的学生客流,单店日均销量可达 800-1200 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加盟体系的规范化管理,为规模化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蜜雪冰城采用 “直营 + 加盟” 的模式,但对加盟商的筛选与培训极为严格。有意向的加盟商需通过多轮面试,证明其具备足够的经营能力与服务意识;通过后需参加为期 15 天的封闭式培训,学习产品制作、门店管理、卫生标准等内容,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店。品牌总部还会定期对门店进行巡查,若发现原料违规使用、服务不达标的情况,将给予警告甚至取消加盟资格。这种严格的管控,避免了加盟模式中常见的品质失控问题,确保了全国门店的标准化运营。此外,总部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加盟商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原料,同时收取较低的品牌管理费,形成 “总部与加盟商共赢” 的生态。
品牌传播的创新,让蜜雪冰城实现了低成本高曝光的效果。2021 年,其改编自美国民谣的主题曲《蜜雪冰城甜蜜蜜》凭借简单洗脑的旋律与歌词,在短视频平台引发病毒式传播,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 50 亿次。这种 “神曲营销” 并非偶然,而是精准把握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简单的内容更易记忆与二次创作,用户自发的模仿与分享形成裂变效应,品牌无需投入巨额广告费用即可触达海量受众。此后,蜜雪冰城延续这一思路,通过推出 “雪王” IP 形象、开展 “买赠活动”“盲盒抽奖” 等互动性强的营销活动,持续强化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存在感。这种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与品牌的平价定位形成呼应,进一步巩固了 “亲民” 的品牌形象。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蜜雪冰城同样延续了其核心策略。2018 年,首家海外门店在越南河内开业,随后陆续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选址上,优先选择人口密度高、消费层级与国内三四线城市相近的区域;在产品上,保留柠檬水、冰淇淋等核心单品,同时根据当地口味进行微调,如在东南亚推出加椰果的特色茶饮;在价格上,保持与国内相近的定价策略,以 “高性价比” 切入当地市场。截至 2024 年底,其海外门店数量已突破 2000 家,成为中国茶饮品牌出海的代表之一。这种国际化布局,不仅拓宽了市场空间,更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全球供应链的成本,形成正向循环。
然而,蜜雪冰城的发展并非毫无挑战。随着门店数量激增,管理难度不断加大,部分地区出现加盟商私自提价、原料以次充好等问题,对品牌信誉造成损害。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对其平价策略构成持续压力。如何在规模化扩张中保持品质稳定,在成本上涨压力下维持价格优势,是蜜雪冰城未来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行业视角来看,蜜雪冰城的成功为茶饮行业提供了一种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并非所有品牌都需要追求高端化、场景化,聚焦大众市场、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同样可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其对供应链的深耕、对加盟体系的严格管理、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为同类品牌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同时,蜜雪冰城的实践也证明,在快消品领域,品牌竞争力的核心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整个商业体系的协同效率 —— 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构建竞争壁垒的关键。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茶饮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蜜雪冰城能否在保持平价优势的同时,持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与品牌附加值,能否在海外市场复制国内的成功经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其未来在行业中的地位。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蜜雪冰城的探索仍在继续,其每一步尝试与调整,都值得关注与思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