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起球的旧毛衣,藏着我半生的暖

那件起球的旧毛衣,藏着我半生的暖

衣柜最深处压着一件枣红色毛衣,领口和袖口的毛线已经起了球,像撒了一把细碎的棉絮。每次整理衣物时指尖触到它粗糙的纹理,心里总会猛地一沉,仿佛有根细细的线被轻轻拽动,牵扯出满眶温热的回忆。这件毛衣是母亲二十年前织的,针脚算不上细密,甚至能看到几处歪歪扭扭的线头,但它裹着的温度,却足以抵御往后岁月里所有的寒凉。

那时我刚上初中,学校离家远,冬天要踩着积雪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教室。母亲总说教室里没有暖气,穿薄了会冻得握不住笔,便从入秋就开始筹备这件毛衣。她白天要在工厂里站着工作八个小时,晚上回到家洗完碗筷,就坐在客厅的台灯下织毛衣。昏黄的灯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斑驳的墙壁上,针与线穿梭的声音,和着窗外的风声,成了我童年夜晚最安稳的背景音。有好几次我半夜醒来,还能看到客厅亮着微光,母亲的头微微低着,手指在毛线间灵活地翻动,偶尔会揉一揉发酸的肩膀,再继续织下去。我曾趴在门框上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摇头,把织好的半截毛衣贴在我身上比划:“等织好了,我们家丫头冬天就不冷了。”

毛衣织好那天是周末,母亲早早把我叫起来,兴奋地拿着毛衣让我试穿。枣红色的毛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领口和袖口都缝了一圈浅灰色的边,显得格外精致。我穿上身,大小刚刚好,毛线贴在皮肤上,带着母亲手心的温度,从脖颈一直暖到心口。母亲站在一旁,不停地拉着毛衣的衣角,又伸手摸了摸我的肩膀,眼里满是笑意:“就知道这个尺寸合适,我们家丫头穿着真好看。” 那天我穿着这件毛衣,在院子里跑了一下午,邻居阿姨们见了都夸毛衣织得好,我心里满是骄傲,觉得自己穿的不是普通的毛衣,而是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

后来我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开始住校。每次离家前,母亲都会把这件毛衣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我的行李箱。她说县城的冬天比家里冷,让我冷了就穿上。有一次期中考试,我因为紧张发挥失常,成绩一落千丈。那天晚上我在宿舍里偷偷哭,觉得特别委屈,又想家。我翻出那件毛衣穿上,熟悉的触感和淡淡的肥皂味包裹着我,忽然就想起了母亲织毛衣时的样子。她从来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却用一针一线把爱缝进毛衣里,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穿上这件毛衣,就像母亲在身边陪着我一样,心里的委屈和不安很快就消散了。从那以后,每当我感到迷茫或难过时,都会穿上这件毛衣,仿佛能从里面汲取到无穷的力量。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南方的城市工作。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湿冷的空气总能钻进骨头里。我依然会在冬天穿上那件旧毛衣,虽然它已经有些变形,起球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但它带来的温暖却一点都没减少。有一年春节回家,母亲看到我还在穿这件毛衣,嗔怪道:“都这么旧了,还穿它干什么,我再给你织一件新的。” 我连忙拦住她,说这件毛衣最暖和,新的都比不上。母亲叹了口气,说我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固执,眼里却闪过一丝欣慰。其实我知道,母亲的眼睛已经不如从前了,织一件毛衣要比以前吃力很多,我怎么忍心再让她辛苦。而且在我心里,这件旧毛衣早已不是一件普通的衣物,它承载着母亲的爱,记录着我成长的点滴,是任何新衣服都无法替代的。

去年冬天,我带着这件毛衣去干洗店,店员看到毛衣上的球,建议我把它们剪掉,说这样会显得整齐一些。我犹豫了很久,还是摇了摇头。那些起球的地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每一个小球里,都藏着母亲织毛衣时的专注,藏着我穿着它奔跑的快乐,藏着我在异乡的孤独与坚强。如果剪掉了它们,就像剪掉了那些珍贵的回忆,心里会空落落的。我小心翼翼地把毛衣叠好,放进衣柜里,就像珍藏着一份无价的宝藏。

前几天整理旧物时,我又翻出了这件毛衣。我把它套在身上,对着镜子照了照,虽然它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我,款式也早已过时,但我依然觉得很温暖。我想起母亲现在也老了,头发白了不少,眼睛也花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熬夜织毛衣了。时光匆匆,带走了很多东西,却带不走这件毛衣里的爱与温暖。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成长的路,也温暖了我往后的每一个冬天。

有时候我会想,等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也要把这件毛衣拿给 TA 看,告诉 TA 这件毛衣背后的故事。告诉 TA,曾经有一位母亲,用无数个夜晚的陪伴和满满的爱,织出了这件毛衣,也织出了一个孩子半生的温暖。不知道那个时候,这件起球的旧毛衣,会不会又能温暖另一个小小的心灵,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08-21 16:40:11
下一篇 2025-08-21 16:45:44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