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开巷尾那扇褪色的木门时,铜环碰撞门框发出沉闷的声响,像谁在时光深处轻咳了一声。门内的空气裹着纸张泛黄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淡淡的樟脑丸味道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旧木头香气,瞬间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书架沿着墙壁蜿蜒伸展,最高处几乎触到倾斜的屋顶,深褐色的木质书架上布满细小的划痕,每一道纹路里似乎都藏着被遗忘的故事。阳光透过临街的小窗斜斜切进来,在积着薄尘的书脊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偶尔有飞蛾在光柱里缓缓掠过,划出一道转瞬即逝的弧线。
书架间的通道狭窄得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稍不留意就会蹭到摞在书架顶层的旧杂志。那些杂志的封面早已失去鲜亮的色彩,边角卷翘如枯叶,有的还贴着几十年前的价格标签,墨迹在岁月里晕开浅浅的蓝。最靠里的书架上摆着一排线装书,深蓝色的封皮上用宋体印着书名,指尖抚过封面时能摸到纸张粗糙的纹理,仿佛触到了时光的肌理。某本《唐诗选注》的扉页上留着娟秀的钢笔字迹,日期是 1987 年的秋天,字迹旁还画着一朵小小的雏菊,花瓣边缘已经微微泛褐。
靠近窗台的位置摆着一张老旧的木桌,桌面上嵌着一块裂纹斑驳的玻璃,玻璃下压着泛黄的报纸和明信片。桌旁的藤椅已经有些变形,坐上去会发出 “咯吱咯吱” 的轻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什么。一位白发老人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线装书,阳光落在他的银发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他看得那样专注,连书页翻动的动作都轻得几乎听不到声音,仿佛生怕惊扰了书中沉睡的时光。偶尔有顾客询问某本书的位置,他才缓缓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刚从旧时光里走出的迷茫,待听清问题后,又会准确地指出书籍所在的角落。
书架的最底层藏着许多意外的惊喜。一本封面磨损严重的《格林童话》里夹着几片干枯的枫叶,叶片的脉络依旧清晰可见,似乎还留存着秋日的气息;一本 1950 年代的《物理习题集》里写满了工整的解题步骤,字迹旁边偶尔会出现小小的批注,或是一个画得歪歪扭扭的笑脸;还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一个少女的心事,字里行间满是青涩的憧憬和淡淡的烦恼,最后一页的日期停留在 1993 年的夏天,此后便再无字迹,仿佛那段青春也随着最后一笔的落下戛然而止。这些被遗忘的物件,像是时光留下的碎片,悄悄拼凑出一个个模糊却温暖的轮廓。
午后的时光在旧书店里总是过得格外缓慢。阳光慢慢移动,光斑在书架上缓缓爬行,将书脊上的字迹映照得忽明忽暗。偶尔有微风从窗外吹进来,翻动书页发出 “沙沙” 的声响,与老人偶尔的咳嗽声、远处巷子里传来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温柔的时光乐章。有孩子被书架上色彩鲜艳的旧画册吸引,踮着脚尖想要取下那本《大闹天宫》,却不小心碰掉了旁边的几本旧书,书页散落在地上,露出里面夹着的旧照片。孩子的母亲连忙道歉,小心翼翼地将书拾起,却在看到照片的瞬间愣住了 —— 照片上是一个穿着碎花裙的女孩,站在老槐树下笑得灿烂,而那棵老槐树,如今还矗立在巷子的入口处。
暮色渐浓时,老人开始慢慢整理书架。他动作迟缓却有条不紊,将被顾客翻乱的书籍一本本归位,轻轻拂去书脊上的灰尘。遇到特别破旧的书籍,他会小心地用胶带将磨损的书脊粘好,眼神里满是珍视。整理到那本夹着枫叶的《格林童话》时,他停顿了片刻,指尖轻轻抚过干枯的枫叶,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想起了什么遥远的往事。窗外的天色越来越暗,巷子里的灯光次第亮起,昏黄的光线透过窗户洒进来,给旧书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暖意。
当最后一位顾客离开后,老人缓缓关上了木门,铜环再次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为这一天画上了一个温柔的句号。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藤椅上,借着窗外的灯光再次翻开那本线装书。书页在他手中缓缓翻动,时光仿佛也在这一刻静止。旧书店里静悄悄的,只有书籍的气息在空气中静静流淌,等待着下一个清晨,等待着下一个与时光不期而遇的人。那些沉睡在书页里的故事,那些被遗忘的时光碎片,依旧在黑暗中默默等待着,等待着被重新拾起,被再次翻阅,等待着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新的生命产生奇妙的共鸣。而这样的等待,又会持续多少个春夏秋冬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