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家最近换了新的照明设备,过去客厅里总亮着两盏 60 瓦的白炽灯,每天从傍晚开到睡前,一个月下来电费单上的数字总让她有些心疼。这次她听社区志愿者的建议,把家里所有白炽灯都换成了 10 瓦的 LED 灯,同样的照明亮度下,电表转得明显慢了。“以前总觉得省电是小事,换了灯才发现,不仅电费少了,灯泡用了半年也没坏过,算下来比频繁换白炽灯还划算。” 王阿姨拿着电费单,跟邻居分享着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改变正在许多家庭悄悄发生,节能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融入开关灯、调空调、选家电这些日常小事里的选择。
厨房的用电变化也很明显。李叔叔家的旧冰箱用了十年,噪音大还特别耗电,夏天客厅里开着
空调冰箱散热时周围总像多了个小暖炉。今年初他换了一台一级能效的新冰箱,机身更薄,运行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每月电费比之前少了二十多块。“售货员说一级能效是最省电的,刚开始还担心价格贵,后来算过账,大概两年就能把差价省回来。” 李叔叔打开冰箱门,里面的分区收纳整齐,冷风不会一下子全跑出来,“现在取东西快开快关,也能省不少电呢。”
除了家庭,社区里的节能改造也让居民感受到了变化。以前小区的路灯都是钠灯,晚上亮着却总显得昏暗,而且耗电量大,每盏灯一个月就要消耗几十度电。去年物业把所有路灯换成了太阳能路灯,白天吸收阳光储存能量,晚上自动亮起,亮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还不用交电费。“现在晚上散步,路灯亮堂堂的,心里也踏实。” 住在小区三楼的张奶奶说,有时候下雨连续几天没太阳,路灯也能靠之前储存的能量亮着,一点不影响使用。
交通出行中的节能同样重要。陈先生开了五年的燃油车,每次加油看着油价上涨都觉得压力大。今年他换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平时上下班单程 20 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折算下来每公里的费用比燃油车便宜了八成。“以前加油一次要五百多块,现在充电一次才三十多块,太划算了。” 陈先生说,他还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比燃油车更平顺,开起来也更安静,而且现在路边的充电桩越来越多,出门办事找充电的地方也很方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半路没油。
公交车队的节能改造也在稳步推进。城市里的很多公交车都换成了纯电动公交车,不仅没有尾气排放,运行时的噪音也小了很多。公交车司机刘师傅说,以前开燃油公交车,每天要加两次油,每次加油都要花半个多小时,现在开电动公交车,晚上收车后在停车场充电,早上直接满电出发,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电动公交车的操作更简单,仪表盘上能清楚看到剩余电量,不用担心半路没油抛锚。” 刘师傅笑着说,乘客也反映坐电动公交车更舒服,没有了燃油车的颠簸和尾气味,车厢里也更干净。
工业生产中的节能减排则关系到更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一家纺织厂,过去染色工序需要用大量的热水,加热水的锅炉每天要燃烧很多煤炭,不仅能耗高,还会排出大量废气。后来工厂引进了余热回收系统,把染色后废水里的热量收集起来,用来加热新的冷水,这样锅炉的煤炭消耗量减少了三成,废气排放也相应减少了。“以前锅炉每天要烧五吨煤,现在只需要烧三吨多,一年下来能节省不少成本。” 工厂的技术负责人赵工说,他们还对生产车间的电机进行了改造,把老式的高耗能电机换成了节能电机,仅这一项改造,工厂每个月就节省了两万多度电。
另一家钢铁厂则在废水处理上做足了文章。过去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水资源。现在工厂建立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把废水处理达标后,再用来冷却设备、清洗原料,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前每天要抽取一百吨地下水,现在一半的用水都来自处理后的循环水,一年能节省十几万吨地下水。” 工厂的环保负责人孙经理说,他们还在厂区里种了很多树,这些树不仅能吸收废气,还能调节厂区的温度,夏天的时候,厂区里的温度比外面低了两三度,也减少了空调的使用。
商场作为人流量大的场所,节能改造也必不可少。市中心的一家大型商场,以前夏天空调温度开得很低,顾客进去都要穿外套,而且商场里的灯光全天亮着,耗电量极大。后来商场调整了空调温度,设定在 26℃,还在空调系统里安装了变频装置,根据商场里的人流量自动调节制冷量。同时,商场把部分区域的灯光换成了感应灯,没人的时候自动熄灭,有人经过再亮起。“调整后,商场每个月的电费减少了十多万度,而且顾客反映温度也更舒适了,不会因为太冷而不舒服。” 商场的运营经理周女士说,他们还在商场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用来给商场的应急照明和广告牌供电,进一步减少了对电网电力的依赖。
学校里的节能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一所小学,老师会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节能的重要性。比如在科学课上,老师会让学生对比不同功率灯泡的亮度和耗电量,让学生亲手操作开关灯,感受节能灯泡和普通灯泡的区别。学校还开展了 “节能小达人” 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里践行节能行为,比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我的孩子现在回家都会提醒我关灯,说要做节能小达人。” 学生家长刘女士说,孩子还会把学校里学到的节能知识讲给家里人听,让全家人都养成了节能的好习惯。
医院的节能改造则兼顾了医疗需求和能源节约。在一家医院的住院部,过去病房里的空调温度都是统一设定的,不管病房里有没有病人,空调都一直开着,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后来医院给每个病房安装了独立的温控器,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温度,没人的病房则关闭空调。同时,医院还对手术室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了更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减少了通风系统的能耗。“以前手术室的通风系统每天要消耗很多电,改造后能耗降低了两成,而且空气净化效果更好了,对病人的康复也更有利。” 医院的后勤负责人马先生说,医院还在走廊和楼梯间安装了声控灯,减少了不必要的照明消耗。
无论是家庭、社区、交通,还是工业、商业、学校、医院,节能减排都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由无数个小小的选择和改变组成的。从换一盏 LED 灯、选一台节能家电,到坐一次新能源公交车、参与一次社区的节能改造,每个人的行动都在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积累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负担,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经济,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绿色、宜居。节能不是牺牲,而是一种更智慧、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它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等待着每个人去发现、去践行,用一个个小小的行动,编织出更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