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那盏旧灯

李奶奶每天傍晚都坐在巷口的石凳上。石凳是青灰色的,表面磨得发亮。她手里总攥着块褪色的蓝布帕子,时不时擦下眼角。巷口有盏旧路灯,灯罩锈迹斑斑。灯泡的光昏黄,却能照透半条巷子。

夏天的时候,巷子里满是蝉鸣。孩子们放学,会绕到石凳旁喊她。“李奶奶,今天有糖吗?” 她就笑着从布包里摸出水果糖。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彩光,孩子们接过后蹦跳着跑开。她看着那些小小的身影,眼神慢慢软下来。旧路灯的影子拉得很长,盖过她的布鞋尖。

巷口的那盏旧灯

秋天的风会卷着落叶飘进巷子。李奶奶的布帕子换了厚些的棉布。她还是坐在石凳上,只是坐的时间短了些。路过的邻居会停下脚步,和她聊两句。“李奶奶,天凉了,该多穿件衣裳。” 她点头应着,手却不自觉摸向石凳下的空位。那里曾放着一个竹编篮,篮子里装过刚烙好的葱花饼。

有次下小雨,路灯的光里飘着细密的雨丝。李奶奶撑着一把旧油纸伞,伞骨有些松动。她望着巷子深处,那里有一扇紧锁的木门。木门上的红漆掉了大半,门环上积了层薄灰。雨珠落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她从布包里摸出个干瘪的橘子,放在石凳上。

冬天的雪会把巷子盖得白茫茫一片。李奶奶的棉鞋上沾着雪屑。她依旧坐在石凳上,只是身边多了个暖手炉。暖手炉是黄铜的,表面刻着简单的花纹。巷子里的人少了,只有扫雪的大爷偶尔经过。“李奶奶,这么冷的天,咋还坐这儿?” 她摇摇头,指着旧路灯。路灯的光在雪地里显得格外亮,照亮了石凳旁的一小片地方。

有天清晨,巷子里的人发现石凳空了。旧路灯还亮着,只是灯泡的光比往常暗了些。石凳上放着那块蓝布帕子,帕子里包着几颗水果糖。扫雪的大爷把帕子收起来,放在木门的门环上。风卷着雪沫子吹过,门环轻轻晃了晃。

后来,巷子里来了新的住户。孩子们依旧在巷子里奔跑,只是没人再问 “李奶奶,今天有糖吗?” 旧路灯的灯罩换了新的,灯泡也换成了亮堂的 LED 灯。石凳依旧在巷口,青灰色的表面添了几道新的划痕。偶尔有老人坐在石凳上,会指着路灯说些什么。风穿过巷子,带着远处的蝉鸣,或是近处的雪声。

有个小女孩总喜欢在傍晚跑到石凳旁。她手里攥着颗水果糖,放在石凳上。然后仰着头,望着亮堂堂的路灯。路灯的光落在她的脸上,映出小小的酒窝。她会对着路灯小声说话,说些学校里的趣事,或是妈妈做的好吃的。说完后,她就蹦跳着跑回家,背影消失在巷子深处。

旧路灯依旧立在巷口,每天傍晚准时亮起。石凳上偶尔会出现一颗水果糖,或是一片干枯的树叶。路过的人看到了,会停下脚步望一眼,然后轻轻走开。风穿过巷子的时候,会带着些细碎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轻声说话,又像是有人在慢慢叹息。巷子深处的木门,依旧紧锁着,门环上的薄灰,落了又被风吹走,吹走了又重新落下。

小女孩依旧每天来石凳旁放一颗糖。她的个子长高了些,手里的水果糖换成了包装更精致的奶糖。她还是会对着路灯说话,声音比以前大了些。有时候,她会坐在石凳上,望着巷子深处的木门。木门上的红漆似乎又掉了些,门环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她从口袋里摸出个橘子,放在石凳上,就像曾经有人做过的那样。

有天傍晚,小女孩放完糖准备回家。转身的时候,她好像看到路灯下有个模糊的身影。身影穿着深蓝色的衣裳,手里攥着块布帕子。她揉了揉眼睛,再看时,身影又消失了。只有路灯的光,依旧亮堂堂地照着石凳,照着石凳上的那颗奶糖。风轻轻吹过,带着橘子的清香,飘向巷子深处。

巷子里的季节依旧更替,春天的花开,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旧路灯换了新的灯泡,石凳补了新的划痕,木门上的红漆依旧在慢慢脱落。只是石凳旁,每天傍晚都会有一颗糖,有时候是水果糖,有时候是奶糖,有时候是巧克力。路过的人渐渐习惯了,看到那颗糖,会笑着说一句:“又有人来放糖啦。”

小女孩上了小学,每天放学还是会绕到巷口。她不再只放一颗糖,有时候会放一小把,用透明的袋子装着。她坐在石凳上的时间变长了,会拿着书,借着路灯的光阅读。路灯的光照在书页上,也照在她认真的脸上。偶尔有风吹过,书页轻轻翻动,她会停下来,对着路灯笑一笑,然后继续看书。

有次刮大风,巷子里的树枝被吹断了,落在旧路灯旁。小女孩放学看到,跑回家拿了工具,一点点把树枝挪开。她的脸上沾了些灰尘,额头上渗着汗珠。路过的邻居想帮忙,她摇摇头说:“我能行。” 树枝挪开后,她又仔细擦了擦路灯的灯杆,然后把一颗奶糖放在石凳上。路灯的光落在她沾满灰尘的手上,却显得格外温暖。

巷子深处的木门,有天被打开了。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串钥匙。他望着巷口的旧路灯,又看了看石凳,眼神里满是复杂。他走到石凳旁,看到上面放着的奶糖,弯腰捡了起来。然后他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盒子,放在石凳上。盒子是木质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和曾经那个暖手炉有些像。

小女孩放学的时候,看到了那个男人。她站在远处,没有靠近。男人看到她,对着她笑了笑,然后转身走进了木门里。小女孩走到石凳旁,看到了那个木盒子。她没有打开,只是把手里的奶糖放在盒子旁边。然后她仰起头,望着亮堂堂的路灯,像是在和谁分享这个消息。风穿过巷子,带着木盒子的清香,也带着奶糖的甜味。

旧路灯依旧每天傍晚亮起,石凳上依旧会出现奶糖,或是那个木盒子。路过的人会说:“这巷子,越来越热闹了。” 孩子们在巷子里奔跑,老人们坐在石凳上聊天,偶尔有穿着西装的男人从木门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公文包,却会在石凳旁停下脚步,望一眼路灯,再望一眼巷口。风穿过巷子的时候,不再只有叹息,还多了些欢声笑语,多了些温暖的期待。

有天傍晚,小女孩坐在石凳上看书。路灯的光落在书页上,也落在她身边的木盒子上。她听到身后有脚步声,转过身,看到那个西装男人站在那里,手里拿着块蓝布帕子。帕子是褪色的蓝色,和她在故事里听过的一模一样。男人把帕子递给她,轻声说:“这是她留下的,现在交给你。” 小女孩接过帕子,摸了摸上面的纹路,突然对着路灯笑了起来。路灯的光,在那一刻,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亮,都要暖。

巷口的旧路灯,还在亮着。石凳上的帕子,被小女孩叠得整整齐齐。木盒子里,偶尔会多出一颗糖,或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纸条上写着简单的话,有时候是 “今天天气真好”,有时候是 “巷子里的花开了”。风穿过巷子,带着这些温暖的字迹,飘向远方。而巷子深处的木门,再也没有紧锁过,门口偶尔会放着刚烙好的葱花饼,香味飘满整条巷子,和曾经的味道,一模一样。

小女孩渐渐长大,不再每天都来巷口。但每个周末的傍晚,她还是会回到这里,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帕子,或是那个木盒子。她会对着路灯说话,说些长大后的烦恼,或是生活里的惊喜。路灯的光,依旧照在她的脸上,映出她渐渐褪去稚气的模样。路过的人看到她,会笑着说:“看,那个放糖的小姑娘又来啦。”

旧路灯换了一次又一次灯泡,石凳修了一次又一次,巷子也变了很多模样。但有些东西,始终没有变。比如傍晚准时亮起的灯光,比如石凳上偶尔出现的糖,比如风穿过巷子时,带着的那些温暖的声响。有时候,会有新的孩子跑到石凳旁,学着曾经的小女孩,放上一颗糖,然后仰着头,望着亮堂堂的路灯。而那个曾经的小女孩,会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切,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就像曾经的李奶奶那样。

巷口的风,还在吹。旧路灯的光,还在亮。石凳上的糖,还在放。只是没人知道,这盏灯,这条巷,这些糖,会陪着多少人长大,又会带着多少人的回忆,一直走下去。或许有一天,曾经的小女孩也会像李奶奶那样,坐在石凳上,手里攥着帕子,望着巷子深处。或许有一天,又会有新的孩子,在傍晚的路灯下,放下一颗糖,开启一段新的故事。风还在吹,灯还在亮,故事,也还在继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09-25 03:09:42
下一篇 2025-09-25 03:15:3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