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这辈子最怕的不是鬼也不是黑,而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各种恐怖画面。每次回想那些 “自己吓自己” 的经历,都忍不住想拍着大腿笑,可当时那种心脏快跳出来的感觉,至今想起来还会后背冒冷汗。
就拿上周六的事儿说吧,那天闺蜜约我去她家撸猫,我俩聊到快十点才想起要回家。她家小区是老小区,没有电梯,我住的地方离她不算远,走路也就二十分钟。本来想着晚上空气好,正好散散步,没成想刚拐进我家那条小巷子,麻烦就来了。巷子两边是老居民楼,一楼好多窗户都装了铁栅栏,路灯还是那种昏黄的老式灯泡,隔个十几米才有一个,好多地方都黑黢黢的。我一边走一边刷手机,突然脚底下踢到个东西,“哐当” 一声响,吓得我瞬间把手机扔了。

我站在原地僵了三秒钟,脑子里飞速闪过各种恐怖片段 —— 会不会是别人扔掉的旧玩偶?还是什么奇怪的东西?越想越怕,连捡手机的勇气都没有了。后来听见手机在地上还亮着屏,才哆哆嗦嗦蹲下去,用手在地上摸了半天,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拿起来一看,居然是个空的快递纸箱,刚才踢到的是箱子上的胶带卷。我对着纸箱翻了个白眼,又觉得自己刚才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特别好笑,站在原地笑了半天,眼泪都快出来了。
还有一次更离谱,去年冬天我感冒了,晚上睡得不踏实,总醒。半夜里迷迷糊糊听见 “滴答、滴答” 的声音,特别有规律。当时脑子还没清醒,闭着眼睛想:这是什么声音啊?不会是水管漏了吧?可我家卫生间离卧室挺远的,就算漏水也不会听得这么清楚。然后我又转念一想,会不会是…… 天花板上有什么东西?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立马就清醒了,眼睛瞪得溜圆,盯着天花板看。黑暗里只能看见窗帘的影子,可那个 “滴答” 声还在响,一下一下,特别有节奏。
我缩在被子里,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连头都不敢露出来。脑子里开始脑补各种恐怖故事:会不会是楼上漏水渗到我家天花板了?可楼上住的是一对老夫妻,平时特别注意,应该不会这么不小心。那会不会是…… 别的什么东西?越想越怕,甚至开始数那个滴答声的次数,生怕突然多出来一声。就这么熬了快半小时,我实在受不了了,心想:不行,我得去看看,不然今晚别想睡了。
我蹑手蹑脚地爬下床,连灯都不敢开,拿着手机的手电筒往声音来源的方向照。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声音是从我的床头柜上传来的,我伸手一摸,摸到了我的保温杯 —— 刚才睡前倒的热水,现在凉了,杯盖没拧紧,里面的水珠顺着杯壁滴到床头柜的抽屉上,才有了那个 “滴答” 声。我当时真想给自己一巴掌,就这么个小事,把自己吓得差点连夜搬家。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平时 “自己吓自己”,大多是因为脑子里的想象力太丰富。尤其是在安静或者黑暗的环境里,一点小动静都能被无限放大,再加上平时看的那些悬疑剧、恐怖故事,很容易就把不相干的事情联想到一起,越想越怕,最后把自己吓得够呛。
还有一次,我加班到挺晚才回家,进了家门发现客厅的灯没关。我记得早上出门的时候明明把所有灯都关了,当时心里就 “咯噔” 一下:不会是进小偷了吧?我轻手轻脚地换了鞋,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拿着门口的扫帚,一步一步往客厅挪。客厅里没什么动静,可沙发上好像放着个黑色的东西,我心里更慌了,心想:这不会是小偷留下的包吧?
我举着扫帚,深吸一口气,猛地把客厅的灯开到最亮,结果一看,沙发上放的是我前一天穿脏的外套,因为是黑色的,在灯光下看起来有点像个鼓鼓囊囊的包。我站在客厅里,看着那件外套,又看看手里的扫帚,突然觉得特别滑稽。后来才想起来,早上出门的时候急着赶地铁,随手把外套扔在了沙发上,忘了收起来,灯可能也是当时顺手开着的,自己忘了关。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些 “自己吓自己” 的经历很搞笑,但每次经历的时候,那种紧张和害怕都是真的。比如有次我在厨房做饭,转身拿调料的时候,眼角余光瞥见窗户上有个黑影晃了一下。我当时手里还拿着锅铲,吓得差点把锅铲扔了,赶紧回头看窗户,结果什么都没有。我又走到窗户边,掀开窗帘往外看,才发现是楼下的树被风吹得晃来晃去,树枝的影子映在窗户上,看起来就像有人在外面晃。
现在想想,这些事儿之所以会让我害怕,主要是因为当时处于信息不全的状态,又加上自己的脑补,才会把小事放大。就像那次看见窗户上的黑影,要是我一开始就知道是树影,肯定不会害怕;还有那个保温杯的滴答声,要是我睡前把杯盖拧紧了,也不会有后面那半小时的煎熬。
不过有时候,这种 “自己吓自己” 的经历也挺有意思的。比如上次在小巷子里踢到纸箱,后来我每次经过那条巷子,都会特意看看地上有没有东西,还会跟朋友吐槽自己当时的糗样;还有那次加班回家看到沙发上的外套,现在我每天出门前都会特意检查一遍家里的灯和门窗,倒也养成了细心的习惯。
其实生活里很多 “吓人” 的瞬间,到最后都会发现是虚惊一场。可正是这些虚惊一场的瞬间,让我们的生活多了点小插曲,也让我们在事后回想的时候,能忍不住笑出声来。毕竟,能自己吓自己,然后发现只是一场误会,也是一种挺可爱的小经历,不是吗?
就像前几天,我晚上起来喝水,走到客厅的时候,突然看见茶几上有个白色的东西,长长的,还一动一动的。我当时吓得差点喊出来,心想:这是什么啊?不会是虫子吧?我最怕虫子了!我站在原地,不敢往前走,也不敢往后退,只能拿着手机的手电筒对着那个东西照。照了半天,才发现那是我早上放在茶几上的围巾,晚上有风从窗户缝里吹进来,围巾被风吹得轻轻晃动,看起来就像个会动的东西。
我走过去,拿起那条围巾,哭笑不得地拍了拍上面的灰。心想:又自己吓自己了,下次可不能这么脑补了。可转念一想,要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估计还是会先害怕,再发现是误会。毕竟,人的想象力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受控制,而这种不受控制的想象力,也给我们的生活添了不少有趣的小瞬间。
现在想想,那些 “自己吓自己” 的经历,虽然当时很害怕,但过后都会变成好玩的回忆。有时候跟朋友聊天,说起这些事儿,大家都会笑得前仰后合,还会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会这样,很多人都有过因为一点小事就自己吓自己的经历。
比如我朋友小敏,有次她在家听歌,戴着耳机,声音开得很大。突然听见有人敲门,她摘下耳机去开门,结果门外没人。她以为是别人敲错门了,就没在意,回到房间继续听歌。没过几分钟,又有人敲门,这次她走得快,一开门还是没人。她当时就有点害怕了,心想:不会是遇到什么奇怪的人了吧?她不敢回房间,就在门口站着,等了一会儿,又听见敲门声,这次她仔细听,发现声音好像是从对面邻居家传来的,原来是对面邻居家的孩子在玩敲门的游戏,不小心敲到了她家的门。
还有我同事阿凯,有次他出差,住在酒店里。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床底下有声音。他一开始没在意,后来声音越来越清楚,好像是有东西在爬。他吓得一夜没睡,坐在床上等到天亮,天亮后他鼓起勇气,掀开床单往床底下看,结果发现是他自己的拖鞋掉在了床底下,晚上空调风大,拖鞋被风吹得来回晃动,碰到了床腿,才有了声音。
原来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来 “自己吓自己” 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小插曲。这些小插曲虽然当时会让人紧张害怕,但过后回想起来,都会觉得特别好笑,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了点不一样的色彩。毕竟,生活有时候就需要这些小小的虚惊一场,来给平淡的日子添点乐趣,不是吗?
所以啊,下次再遇到自己吓自己的情况,别着急害怕,先深呼吸,冷静下来看看情况。说不定等你看清楚了,就会发现,原来只是一场可爱的误会,而这场误会,又会成为你日后回忆里一个好玩的小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