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明明家里就自己一个人,却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晚上起夜摸黑走两步,总怀疑脚边会突然窜出什么东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从小到大,我在 “自己吓自己” 这件事上,简直能拿个 “终身成就奖”。
就说上周六吧,我在家追一部悬疑剧,看到一半觉得口渴,就起身去厨房找水喝。客厅的窗帘没拉严,外面路灯的光斜斜地照进来,刚好落在沙发上的抱枕上。不知道是不是剧里的情节太入脑,我余光瞥到那个抱枕的瞬间,脑子 “嗡” 的一下就懵了 —— 那形状怎么看都像个蜷缩在沙发上的人!我手里的杯子差点没拿稳,僵在原地一动不敢动,眼睛死死盯着那个 “人影”,连呼吸都放轻了。心里疯狂盘算:是进是退?要不要喊救命?可转念一想,这是我自己家啊,门反锁了,窗户也关得好好的,哪来的人?

纠结了大概有半分钟,我终于鼓起勇气,伸手去摸手机想开灯。结果手指刚碰到手机,沙发那边突然传来 “咚” 的一声轻响。我吓得差点跳起来,手机 “啪” 地掉在地上。这时候我反而破罐子破摔了,心想反正都这样了,不如看个明白。我摸索着找到手机手电筒,猛地按下开关,光线直射向沙发 —— 你猜怎么着?那个 “人影” 就是我早上随手扔在沙发上的外套,刚才的响声是外套滑落到地上发出的。我站在原地又气又笑,感觉自己像个傻子,刚才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结果是虚惊一场。
还有一次更离谱,我出差住酒店。晚上洗完澡,我把湿毛巾搭在卫生间门把手上,然后就去卧室吹头发了。吹到一半,我听见卫生间传来 “咔哒” 一声轻响,像是有人转动门把手。我当时就僵住了,吹风机都忘了关,噪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卧室门口,透过门缝往卫生间看,刚好看到门把手上的毛巾在轻轻晃动,门好像也开了一条小缝。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各种新闻里的酒店安全事件,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旁边的椅子靠背,心想不会这么倒霉吧,遇到坏人了?
我屏住呼吸,仔细听卫生间里的动静,除了自己的心跳声,什么都听不到。纠结了半天,我决定壮着胆子喊一声:“谁啊?” 结果当然是没人回应。这时候我反而更害怕了,万一对方是坏人,知道我发现了,会不会冲出来?我一边想着,一边悄悄把卧室门反锁,然后拿出手机准备报警。可就在我拨号码的前一秒,我突然想起刚才洗澡的时候,卫生间的排气扇没关,可能是风吹得门动了,毛巾晃动也是因为气流。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又等了几分钟,发现卫生间那边再也没动静了。最后我还是没敢开门,直到第二天早上服务员来打扫卫生,我让服务员先去卫生间检查,确认没人之后,我才敢进去 —— 你猜怎么着?门把手上的毛巾还好好挂着,门也是我刚才没关紧,被排气扇的风吹得晃了两下。现在想想,当时真是把自己吓得不轻,晚上睡觉都不敢关灯。
其实不光是这种突发情况,有时候一些小事也能让我自己吓自己。比如前阵子,我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不见了,翻遍了钱包、书包都没找到。我一下子就慌了,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昨天在超市付款的时候掉了?还是被人偷了?万一别人捡到拿去刷怎么办?我越想越急,赶紧打开手机银行查余额,生怕里面的钱被人转走。结果查了半天,余额一分没少。我又仔细回忆昨天的行程,突然想起昨天回家之后,我把银行卡放在玄关的抽屉里了,因为怕第二天忘记带。我赶紧跑去玄关,打开抽屉一看,银行卡果然安安稳稳地躺在里面。我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真是服了自己,这么一点小事,硬是被我脑补出了一场 “银行卡被盗记”。
还有一次,我感冒了,咳嗽得很厉害,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呼吸不顺畅。我迷迷糊糊中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感觉有点烫,心里一下子就慌了 —— 不会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病吧?我越想越害怕,拿起手机开始查症状,越查越觉得自己的症状跟那些重病很像,吓得我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一早,我赶紧去医院挂号,医生给我量了体温,又听了听我的肺部,说就是普通的感冒,有点发烧,开点药吃就行。我拿着药方走出医院,心里又轻松又有点哭笑不得,觉得自己真是太小题大做了,明明就是个小感冒,硬是被我自己吓成了 “大病”。
现在想想,这些 “自己吓自己” 的经历,虽然当时很害怕,但事后回忆起来,都觉得特别好笑。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各种可怕画面。就像我看到沙发上的外套,会把它当成 “人影”;听到卫生间的响声,会以为是 “坏人”;找不到银行卡,会担心 “被盗刷”;感冒咳嗽,会怀疑 “得重病”。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会不自觉地往坏的方面想,然后把自己吓得团团转。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经历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至少每次 “虚惊一场” 之后,我都会提醒自己,下次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冷静下来,不要急着脑补,先去确认事实。比如看到可疑的东西,先开灯看看清楚;听到奇怪的声音,先想想有没有合理的解释;找不到东西,先回忆一下最后一次看到它是在哪里。慢慢的,我发现自己 “吓自己” 的次数越来越少了,遇到事情也比以前冷静多了。
当然,偶尔还是会有 “掉链子” 的时候。比如前几天晚上,我在家写东西,突然听到窗外传来 “呜呜” 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哭。我当时心里一紧,停下手里的笔,仔细听那个声音。一开始我还以为是邻居家的小孩在哭,可听了一会儿,发现那个声音断断续续的,而且好像是从楼底下传来的。我走到窗边,掀开窗帘的一角往下看,因为天黑,只能看到楼下的路灯亮着,看不到有人。这时候我又开始脑补了:会不会是有人遇到什么困难了?还是有什么别的情况?我纠结了半天,要不要下去看看,又怕遇到什么危险。最后我还是决定给小区的保安打个电话,让他们去楼下看看情况。没过多久,保安给我回电话,说楼下没人,那个 “呜呜” 的声音是风吹过楼下的灌木丛发出的,因为灌木丛长得比较密,风一吹就会发出类似哭声的声音。我挂了电话,忍不住笑了,心想自己还是老样子,一点小动静就会脑补出这么多画面。
不过没关系啊,谁还没个 “自己吓自己” 的时候呢?有时候这种小插曲,反而会让平淡的生活多了一点乐趣。比如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让我吓得心跳加速的瞬间,都变成了有趣的回忆,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讲起来,还能让大家笑一笑。而且每次 “虚惊一场” 之后,都会觉得特别庆幸 —— 还好只是自己吓自己,还好事情没有真的变糟。这种 “失而复得” 的安心感,其实还挺珍贵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就自己吓自己,事后又觉得哭笑不得?如果有的话,不妨也跟我分享一下,说不定我们还能找到 “同款” 惊魂瞬间呢!
常见问答
- 问:你遇到过最离谱的 “自己吓自己” 事件是哪件?
答:最离谱的应该是住酒店时误以为卫生间有坏人那件事,当时都准备报警了,结果发现是排气扇的风吹得门和毛巾晃动,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 问:每次 “自己吓自己” 后,你会怎么调整心态呢?
答:一开始会有点懊恼,觉得自己太胆小了,后来就会慢慢冷静下来,复盘一下事情的经过,找到自己吓自己的原因,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会提醒自己先确认事实,不要急着脑补。
- 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减少 “自己吓自己” 的次数呢?
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遇到事情先冷静,不要急着往坏的方面想,先尝试找合理的解释,比如看到可疑的东西先开灯看清楚,听到奇怪的声音先想想是不是自然现象,慢慢就能减少这种情况了。
- 问:“自己吓自己” 的时候,你会害怕到什么程度呀?
答:严重的时候会心跳加速,手都有点抖,比如第一次看到沙发上的 “人影” 时,差点把手里的杯子摔了,还有住酒店那次,晚上睡觉都不敢关灯。
- 问:你觉得 “自己吓自己” 这种情况完全不好吗?
答:也不是完全不好,虽然当时会害怕,但事后回忆起来会觉得很有趣,而且每次 “虚惊一场” 后,都会有那种 “还好没事” 的安心感,也能让自己在下次遇到事情时更冷静一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