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再用 “广场舞 + 带孙子” 定义银发族了。现在 60 后、70 后长辈们的退休生活,精彩程度能让打工人直呼 “羡慕”。他们拿着退休金追演唱会、去老年大学选课抢到断网、穿新中式服装拍时尚大片,把 “养老” 过成了 “享老”,硬生生撑起了 7 万亿元的银发经济市场。
这些被称作 “新老人” 的群体彻底打破了刻板印象。身体硬朗的他们有钱有闲,消费观念早就从 “省钱过日子” 变成了 “为快乐买单”。46.9% 的长辈宁愿选功能创新的产品也不要低价货,超过三成的人觉得消费本身就是享受生活的方式。你能在刀郎演唱会上看到占比 44.5% 的 50 + 观众,也能在老年大学的短视频课堂里遇见认真记笔记的爷爷奶奶。
北京的周淑云阿姨就是典型代表,61 岁的她一年打卡十多场演唱会,从成都追到深圳,1088 元的门票说买就买。她手机里存着抢票秘籍,关注了十几个演出资讯博主,还组建了 “乘风破浪姐妹团” 约着看演出。“年轻时没钱没时间,现在终于能为青春买单了”,周阿姨翻着手机里的演唱会视频,眼里全是光。
消费升级可不只体现在文娱上,健康领域更是长辈们的重点投入方向。湖北的董先生有高血压,最近正对着手机学中医养生课,他说线上线下能多开点这类课程就好了。数据也印证了这点,2025 年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销量涨了 32.2%,营养保健品增速也达到 30.1%,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管理健康,而不是等生病才就医。
智能设备也成了银发族的新宠。深圳有家公司专门研发了 “三千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既能帮长辈康复训练,还能辅助居家行走,一上市就成了爆款。杭州的周起阿姨更时髦,不仅会用手机拍西湖美照发社交平台,还在线下店参与手机以旧换新,新款国产机用得比年轻人还溜。连国家税务总局都发现,智慧养老服务的收入增速高达 33.7%,数字化养老正在普及。
老年大学更是藏着长辈们的 “第二人生”。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的课程火到要抢,这学期扩招到 2500 人次还不够。56 岁的房桂清报了太极拳、素描、中阮三门课,每学期学费 600 到 1000 元,她觉得特别值:“师资好又靠谱,学完浑身舒坦”。除了传统的书法声乐,短视频制作、人工智能这类新潮课程也很抢手,老师们都说长辈们上课比年轻人还认真,下课后总围着问问题。
穿衣打扮上,银发族的审美早就放飞了。周起阿姨的衣柜里全是亮色新中式服装,正式场合穿素雅款,聚会就选嫩粉色,“年轻时没机会穿,现在要补回来”。服装店老板说,长辈们选衣服更看重舒服耐穿,颜色反而比年轻人更大胆,还有人特意从北京上海赶来定制衣服。这种悦己型消费,正在让银发经济从 “保基本” 转向 “追品质”。
旅游也是长辈们的心头好。安徽的吴女士退休后走遍大江南北,就盼着旅行社多出点适合老人的线路。调查显示,79.7% 的长辈对银发旅游满意度超高,大家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更想要慢节奏、重体验的行程。有的组建 “老同事旅行团” 自驾西藏,有的跟着儿女去乡村体验咖啡,玩法比年轻人还多样。
社区里的配套服务也越来越对长辈们的胃口。不少人最满意的就是社区老年食堂和活动中心,能吃饭能娱乐还能交朋友。2025 年上半年,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收入涨了 30.4%,机构养老服务增速也有 22.6%,这些家门口的服务让长辈们过得更舒心。山东的刘女士说,希望大家都转变观念,该为健康和快乐花钱时别犹豫。
现在的银发族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从来不是享受生活的障碍。他们玩转智能设备,追逐兴趣爱好,把退休生活过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未来随着银发经济规模向 30 万亿元迈进,还会有更多新奇产品和服务出现。说不定哪天,我们刷到的网红博主、演唱会前排观众,全是活力满满的长辈们。
银发族常见问答
- 问:银发经济主要包括哪些领域?
答:涵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健康养生、文旅娱乐、老年金融等多个方面,从社区食堂到康复机器人,从旅游线路到演唱会门票都算在内。
- 问:长辈学智能设备有难度,有适合的产品推荐吗?
答:现在有很多适老化改造的智能设备,比如带大字体的健康监测手表、操作简单的视频通话机,还有专门辅助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都很受长辈欢迎。
- 问:老年大学都有什么课程?报名难吗?
答:课程特别丰富,既有书法、合唱等传统项目,也有短视频制作、人工智能等新潮内容。热门课程确实要抢,像国家老年大学每学期都能吸引上千人报名。
- 问:长辈旅游选哪种类型更合适?
答:慢节奏、重服务的银发专属线路更合适,比如康养游、文化体验游,很多旅行社还会配备随队医护,满意度能达到 79.7%。
- 问:银发族消费最看重什么?
答:排在前三位的是实用性、品质感和情绪价值。他们愿意为功能创新的产品买单,也舍得花钱买快乐,比如演唱会门票、兴趣课程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