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正留意到星轨,是在老家山顶的那片空地。当时抱着刚入手的旧相机,想试试长曝光功能,没想到按下快门等待的两个小时里,夜空竟悄悄在底片上织出了细密的光带。那些平时看起来静止的星星,像是被施了魔法,拖着长长的尾巴在黑暗里奔跑,最后汇聚成围绕北极星旋转的同心圆,像上帝随手画的螺旋线,又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被风吹动后留下的痕迹。
后来才知道,这些光带不是星星真的在移动,而是地球自转留下的视觉魔法。相机镜头像一双不会眨眼的眼睛,把几小时里星星的位移一点点攒起来,最终变成我们看到的星轨。不同季节的星轨还不一样,夏天能拍到银河穿过光带的壮观景象,星星的密度更高,光带也更拥挤,像被打翻的珠宝盒;冬天的星轨则稀疏些,但每一条光带都更清晰,冷冽的空气让星光少了些散射,看起来更锐利,像用银线在黑布上绣出的图案。

拍星轨最有意思的不是按下快门的瞬间,而是等待的过程。记得去年秋天在草原上,为了避开城市光污染,特意选了远离村庄的牧场。太阳刚落山,远处的羊群就变成了模糊的白点,风里带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架好相机后,我裹着厚外套坐在折叠椅上,看着天空一点点从深蓝变成墨黑。起初只能看到零星几颗亮星,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星星慢慢冒出来,像有人在天上撒了一把碎盐。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我忍不住凑到相机屏幕前看了一眼,惊喜地发现已经有淡淡的光带出现了。那些光带很细,像用铅笔轻轻画上去的,但能清晰地看出旋转的轨迹。又等了一会儿,光带越来越明显,颜色也从白色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和蓝色。原来不同颜色的星星,留下的星轨颜色也不一样,蓝色的星轨来自温度较高的恒星,黄色的则是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这些细节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半夜的时候,风突然变大了,相机三脚架被吹得有点晃动。我赶紧爬起来调整,生怕之前的等待白费。调整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相机快门线,屏幕一下子黑了,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刚才拍的都没了。后来才发现只是误触了屏幕休眠键,虚惊一场。等重新坐回椅子上,抬头一看,夜空里的星轨好像更亮了,尤其是北极星周围的光带,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圆环,像一个巨大的银色光环悬在天上。
拍星轨也会遇到很多意外情况。有一次在山里,本来天气很好,结果拍到一半突然下起了小雨。我急忙把相机装进防水袋里,自己躲在树下。雨下了大概十几分钟就停了,天空反而变得更干净,星星也更亮了。等我重新架好相机继续拍,最后出来的照片里,星轨中间竟然多了一道淡淡的彩虹光带,后来才知道是雨水折射星光形成的,这种意外的惊喜,大概只有拍过星轨的人才能体会。
还有一次,在海边拍星轨。晚上的海浪声特别大,拍打着礁石,像一首低沉的歌。我把相机架在沙滩上,镜头对着海面的方向。本来想拍星轨倒映在海面上的效果,结果涨潮的时候,海水差点漫到相机。幸好我及时发现,把三脚架往高处挪了挪。虽然过程有点惊险,但最后拍出来的照片特别美,星轨的光带倒映在海面上,随着波浪轻轻晃动,像两条平行的银河流淌在天地之间。
其实拍星轨不需要多专业的设备,我刚开始用的就是几百块钱的二手相机,镜头也是最普通的广角镜头。关键是要有耐心,愿意花几个小时去等待。有时候为了拍一张满意的星轨照片,要在野外待上一整晚,虽然很累,但当看到最终的成果时,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那些星轨照片,不仅仅是一张张图片,更是一个个关于等待和发现的故事,每一条光带里,都藏着夜晚的秘密和星空的温柔。
现在每次看到星轨照片,都会想起那些在野外度过的夜晚。想起草原上的风,山里的雨,海边的浪,还有那些在黑暗中静静闪烁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个老朋友,在夜空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有时候觉得,星轨就像时间的脚印,把几小时的时光浓缩在一张照片里,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时间流逝的痕迹。而我们,只是这漫长时光里的过客,在某个夜晚,偶然与这些星轨相遇,留下属于自己的回忆。
以后我还想去更多地方拍星轨,去沙漠里拍星轨与沙丘的结合,去雪山拍星轨与雪峰的倒影,去森林里拍星轨穿过树梢的样子。每一个地方的星轨都有它独特的美,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新的冒险。我想把这些美丽的星轨都记录下来,等到老了的时候,再翻看这些照片,就能想起那些在夜空中与星星为伴的日子,想起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夜空还是那个夜空,星星还是那些星星,但每次看星轨的心情都不一样。有时候会觉得很渺小,在浩瀚的星空面前,人类的烦恼好像都变得微不足道;有时候又会觉得很温暖,那些闪烁的星星,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给我们力量。星轨就像夜空中的指南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抬头看到它们,就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还有这片星空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