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薄如蝉翼的电池在机械臂指尖流转,往复弯折两万次后,连接的 LED 灯仍持续迸发稳定光亮。这幕发生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实验室的场景,宣告我国固态锂电池技术跨越关键门槛。这款实现极端机械形变与高性能储能平衡的柔性电池,不仅破解了传统固态电池的固有难题,更让 “能量随形而变” 的古老想象照进现实,相关成果已刊载于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
电池技术的演进始终追随着人类对能源形态的需求变迁。从早期伏打电堆的笨重块状,到如今锂电池的轻薄片状,储能设备的 “瘦身” 之路从未停歇。但传统电池刚性结构的局限,在柔性电子设备崛起的当下愈发凸显 —— 可穿戴手环需贴合腕间弧度,柔性显示屏渴望折叠收纳,植入式医疗设备亟待适配人体曲线,这些新兴需求都在呼唤一种 “能屈能伸” 的电池技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突破,正是回应这一时代命题的关键答卷。
要让储能 “仓库” 变得柔软且高效,绝非简单更换材料那般轻巧。传统固态锂电池的核心症结在于电极与电解质的固 – 固界面接触不良,如同两块紧密拼接的石板,受力易开裂,离子传输受阻。中科院团队另辟蹊径,从分子设计入手,研制出名为 P (EO₂-S₃) 的复合电解质材料,将 “离子传输” 与 “能量存储” 两大功能熔于一炉。这种材料的分子主链上,既嫁接了负责锂离子快速通行的乙氧基团,又嵌入了能承载电荷的三硫键,通过共价键编织成弹性网络,恰似一张兼具韧性与弹性的能量之网。
材料革新之外,结构设计的巧思更让柔性突破成为可能。团队借鉴传统工艺中 “刚柔相济” 的智慧,采用类似 “岛桥相连” 的布局 —— 刚性电极构成能量存储的 “岛屿”,柔性高分子材料织就离子传导的 “桥梁”。当电池承受弯折应力时,分子链通过形变分散能量,界面不会像传统结构那样轻易崩裂。实验数据印证了这种设计的成效:两万次反复弯折后,电池仍保持 95% 的初始容量,远超行业同类产品千余次的耐折极限;能量密度更是跃升至 560 Wh/kg,较传统液态锂电池提升 86%,意味着智能手机续航有望延长至 72 小时。
安全性能的跃升同样值得称道。传统锂电池因液态电解液易燃特性,热失控温度仅 150℃,针刺、挤压等意外极易引发起火爆炸。新研发的柔性电池以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成分,热失控温度提升至 320℃,历经严苛测试仍安然无恙。更难得的是其环境适应性,在零下 20℃的严寒与 70℃的酷暑环境中,容量保持率均超过 85%,打破了储能设备 “畏寒怕热” 的魔咒。这种集柔韧、高效、安全于一身的特性,为其开辟出广阔的应用天地。
消费电子领域率先迎来变革契机。当前折叠屏手机受限于刚性电池,折叠寿命多止步于 20 万次,厚重机身也制约了设计美感。这款柔性电池按每日折叠 50 次计算,可稳定服役 10 年以上,为卷轴式手机的诞生扫清障碍 —— 展开是 10 英寸平板,折叠后仅如信用卡大小。中科院已与华为携手开发原型机,预计 2026 年推出概念产品,届时电子设备 “卷之可藏,展之可用” 的愿景将成为现实。
医疗健康领域更因这项技术迎来福祉。传统心脏起搏器、神经电刺激器等植入设备,因电池刚性需通过较大创口植入,且续航仅 1-2 年,患者需频繁接受更换手术。新柔性电池可贴合人体曲线,使植入物厚度减少 40%,生物相容性通过 ISO 10993 认证,续航更延长至 5 年以上。在实验室演示中,植入布料的电池能为健康监测模块持续供电,为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注入新动力。
智能纺织与物联网领域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打开。研究团队成功将电池纺成纤维,编织出可储能的 “智能布料”。这种布料集成太阳能薄膜后,能收集光能并储存,实现外套为手机无线充电、窗帘为智能家居供电等场景。“昔日织女织锦缎,今朝巧匠织能源”,李哲研究员的感慨道出技术突破的意义 —— 能源正从特定设备形态,转变为可融入日常用品的基础元素。
规模化生产的难题也在逐步破解。传统卷对卷产线无法适配柔性电池的微米级结构,团队借鉴 3D 打印原理,开发出层压式静电纺丝设备,目前已实现每小时生产 2000 片电池的产能,设备国产化率高达 92%。尽管当前材料成本仍是传统电解液的 3 倍,但中科院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已启动,目标 2027 年将成本降至 150 美元 /kWh 以下。标准体系建设同步推进,中科院联合 IEC 主导的测试规范起草工作正在进行,预计 2026 年发布,为行业发展筑牢根基。
从实验室的两万次弯折测试,到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场景落地,这款柔性电池的突破绝非孤立的技术成果,而是我国储能产业从材料研发到制造工艺全面进阶的缩影。当能量可以如丝绸般柔软、如布料般亲和,人类与能源的交互方式将迎来根本性变革。那些曾停留在科幻想象中的柔性设备、可穿戴能源,正沿着这条技术路径缓缓走来。这场由中国科学家引领的储能革命,究竟能为生活带来多少惊喜,或许只需静待时光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