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老旧居民楼的窗棂,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林晓燕背着深蓝色帆布包,脚步轻快地穿梭在巷弄间,包侧口袋里露出的工作手册边角已经有些磨损。这本手册记录着她负责的网格内 128 户居民的基本情况,从独居老人的用药时间到学龄儿童的放学路线,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晰详细。作为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中最微小的一环,网格员的工作常常被忽略,却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在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林晓燕说,自己的职责就是把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家门口的矛盾不出巷,邻里间的温暖常相伴。
她的一天通常从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开始。上个月的某个工作日,电话那头传来居民张阿姨带着哭腔的求助:“晓燕啊,我家老头子突然喘不上气,儿女都在外地,这可怎么办啊?” 林晓燕一边在电话里安抚张阿姨的情绪,一边抓起包往张阿姨家跑,同时用手机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赶到现场时,她发现老人已经瘫坐在沙发上,嘴唇发紫。凭借之前参加急救培训学到的知识,她帮老人调整到半坐姿势,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直到医生赶来将老人送往医院。后来医生说,正是这关键的几分钟,为老人争取了最佳治疗时间。这样的紧急情况,在林晓燕的工作中并不少见,而更多时候,她面对的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

社区里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独居的李爷爷行动不便,每次买完菜都要在楼下歇好几趟才能到家。林晓燕知道后,主动提出每周帮李爷爷采购两次生活用品。起初李爷爷不好意思,总说 “不用麻烦你”,但林晓燕每次都笑着说:“您就当多了个闺女,闺女帮爸做事不是应该的嘛。” 时间久了,李爷爷也渐渐放下了顾虑,每次林晓燕上门,都会提前泡好她爱喝的菊花茶。有一次林晓燕感冒了,说话声音有些沙哑,李爷爷特意去药店买了感冒药,在她下次上门时塞到她手里,反复叮嘱 “记得按时吃,别累着”。这份双向的温暖,让林晓燕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除了照顾特殊群体,调解邻里矛盾也是林晓燕的重要工作。前段时间,二楼和三楼的住户因为噪音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三楼住户家有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放学后在家练习跳绳,跳绳的声音传到二楼,让二楼一位需要在家静养的老人难以忍受。二楼住户多次上楼沟通,都没能达成一致,最后甚至互相指责起来。林晓燕得知情况后,先分别到两户人家了解情况。她对三楼住户说:“我知道孩子需要锻炼身体,但咱们可以想想办法,比如在地上铺个瑜伽垫,或者把跳绳时间调整到老人外出散步的时候,这样既不影响孩子锻炼,也能让老人好好休息。” 又对二楼住户说:“孩子还小,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咱们多担待一点,有问题咱们一起商量解决,吵架多伤邻里感情啊。” 经过她的耐心调解,三楼住户不仅买了瑜伽垫,还主动调整了孩子的锻炼时间,二楼住户也表示会多理解孩子,两户人家终于握手言和。
随着社区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林晓燕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现在她不仅要处理日常事务,还要负责社区的政策宣传、疫苗接种动员、消防安全排查等工作。为了让居民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医保政策,她利用周末时间在社区广场举办政策宣讲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政策讲清楚,还现场为居民解答疑问。有居民不明白如何在线上缴纳医保,她就手把手地教居民操作手机;有居民担心医保报销比例的问题,她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宣传手册,一条一条地解释。宣讲会结束后,还有不少居民围着她继续咨询,她都一一耐心解答,直到最后一位居民满意离开。
消防安全排查更是不能马虎。每次排查,林晓燕都会带着灭火器,挨家挨户检查居民家中的燃气管道是否有泄漏、电器线路是否老化、消防通道是否畅通。遇到有些居民在楼道里堆放杂物,她会先和居民沟通,说明楼道堆放杂物的安全隐患,然后帮居民一起把杂物清理干净。有一次,她在排查中发现一户居民家的燃气软管已经老化,存在安全风险,便提醒居民及时更换。但居民觉得 “用了这么多年都没事,不用换”,不愿意配合。林晓燕没有放弃,她特意从网上找了燃气软管老化引发事故的案例,给居民看事故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让居民直观地感受到危险。最终,居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天就更换了新的燃气软管。
林晓燕常说,网格员就像社区的 “眼睛” 和 “耳朵”,要及时发现居民的需求,也要把居民的声音传递上去。去年冬天,她在走访中发现,社区里的几个公交站台没有遮挡,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居民等车很不方便。她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及时反映给社区居委会,然后又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希望能给公交站台加装雨棚。经过多次沟通协调,相关部门终于同意立项施工。今年春天,崭新的雨棚安装好了,居民们再也不用在风雨中等车了。有居民特意找到林晓燕,笑着说:“现在等车舒服多了,晓燕,真是太谢谢你了!”
从事网格员工作三年来,林晓燕的脚步遍布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她的名字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居民记住。有人说她像 “万能钥匙”,能解决各种难题;有人说她像 “贴心棉袄”,总能带来温暖。而林晓燕自己却说,她只是做了分内的事,看着社区里的居民生活得越来越舒心,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如今,在她负责的网格里,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有的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有的帮忙宣传政策,大家齐心协力,让这个老旧社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夕阳西下,林晓燕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背着帆布包慢慢往家走。巷子里的路灯渐渐亮了起来,居民楼里传来阵阵饭菜香和孩子们的笑声。她抬头望着那些熟悉的窗户,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明天,她又将开启新的工作,或许会遇到新的难题,或许会有新的温暖等待着她。而这条小巷里的故事,也将在无数个像林晓燕这样的网格员的守护下,继续温暖地书写下去。
常见问答
- 网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有哪些?
网格员的工作职责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走访排查辖区居民情况、收集居民需求与意见、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如医保、社保、消防安全等)、协助开展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如照顾独居老人、困境儿童)、参与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如燃气安全、消防通道检查)以及配合社区完成各项专项工作(如疫苗接种动员、人口普查等)。
- 成为一名社区网格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通常需要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在 18-45 周岁之间,身体健康且能适应户外走访工作。此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耐心,善于倾听居民诉求;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能主动解决居民问题;熟悉当地社区情况,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规知识,部分地区还会要求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以便记录和上报工作信息。
- 网格员在处理居民矛盾时,通常会采用哪些方法?
首先会分别与矛盾双方沟通,耐心倾听各自的诉求和想法,避免偏袒任何一方;然后结合相关规定和情理,分析矛盾的核心问题,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沟通中注重换位思考,引导双方理解彼此的处境,比如调解噪音纠纷时,会让双方考虑对方的实际需求;若一次沟通未达成一致,会多次跟进,直到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做好后续回访,确保矛盾不再次激化。
- 网格员的工作强度如何,是否有固定的工作时间?
网格员的工作强度会根据社区情况和阶段性工作有所不同,日常需要频繁走访居民,遇到紧急情况(如居民突发疾病、安全隐患)需随时到岗,部分时候还需要利用周末或晚上时间开展工作(如政策宣讲、夜间安全排查),因此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并非完全固定的朝九晚五。不过社区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网格员过度劳累。
- 居民遇到问题时,如何联系到负责自己所在网格的网格员?
居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系网格员,常见的有:社区公告栏会张贴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及负责网格范围;社区微信群或居民群内会有网格员驻守,居民可在群内留言;部分社区还会发放网格员联系卡,居民可直接拨打电话;此外,居民也可以到社区居委会咨询,工作人员会协助联系对应的网格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