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说话、写东西,每句话都像一个小团队,里面总得有个 “挑大梁” 的角色,负责告诉大家发生了啥、事物是啥样。这个 “挑大梁” 的就是谓语,它就像句子里的 “行动派”,没了它,句子要么没头没尾,要么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你说 “我今天”,别人肯定会追问 “你今天咋了?”;但你加上 “我今天吃了火锅”,“吃了火锅” 就是谓语,一下子就把你今天做的事说清楚了,别人也能立刻 get 到你的意思。
很多人可能觉得语法知识听起来枯燥,但谓语其实特别贴近生活,咱们每天开口都在用到它。比如早上跟家人说 “面包烤好了”,“烤好了” 就是谓语,告诉大家面包的状态;中午跟同事聊 “外卖到楼下了”,“到楼下了” 也是谓语,说明外卖的位置变化;晚上跟朋友吐槽 “电影太难看了”,“太难看了” 同样是谓语,表达对电影的评价。你看,不管是说动作、说状态,还是说感受,都离不开谓语在中间 “发力”。
不过,谓语也不是随便就能用对的,它有自己的 “小脾气”。首先,它得跟主语 “搭调”,主语是单数,谓语通常也得用单数形式;主语是复数,谓语一般也要跟着变复数。比如 “小明爱吃苹果”,主语 “小明” 是单数,谓语 “爱吃” 也用单数形式;要是 “小明和小红爱吃苹果”,主语变成了两个人,谓语还是 “爱吃”,不用变,这一点大家平时说话可能没太在意,但写文章的时候就得留意,不然容易闹笑话。
还有,不同时态下,谓语的样子也会变。比如咱们说 “昨天我去公园了”,“去” 这个谓语就加上了 “了”,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要是 “明天我去公园”,谓语 “去” 就不用加 “了”,直接用原形,说明动作还没发生。很多人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对时态里谓语的变化头疼不已,其实中文里的谓语也有类似的 “时态暗号”,只是咱们平时用习惯了,没特意去琢磨而已。
除了表示动作的谓语,还有很多谓语是用来描述状态的,比如 “这朵花很漂亮”,“很漂亮” 就是谓语,它没说花在做什么动作,而是告诉大家花的样子;“妈妈很开心” 里的 “很开心” 也是如此,描述的是妈妈的心情状态。这种谓语虽然不 “动”,但作用一点也不小,能让咱们更生动地描绘出人和事物的样子,让句子更有画面感。
大家平时写东西的时候,要是觉得句子干巴巴的,不妨多在谓语上下点功夫。比如你写 “他跑了”,虽然意思清楚,但不够生动;要是改成 “他飞快地跑了”,在谓语 “跑了” 前面加了 “飞快地”,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他跑的时候的样子;再比如 “她笑了”,改成 “她忍不住笑了”,就能体现出她笑的时候的状态,句子也变得更有感染力了。
其实,谓语就像句子的 “心脏”,有了它,句子才能 “活” 起来,才能准确地传达咱们的意思。咱们平时不用特意去背什么语法规则,只要多留意自己说的话、写的句子,慢慢就能摸清谓语的 “脾气”,用它来让自己的表达更清晰、更生动。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因为谓语用得不对,导致别人误解自己意思的情况呢?或者有没有发现过哪些特别有意思的谓语用法,让一句话一下子变得很精彩?
关于谓语的 5 个常见问答
- 问:只有动词才能当谓语吗?
答:不是哦。除了动词,很多描述状态的词语组合也能当谓语,比如 “这件衣服很合身” 里的 “很合身”,“合身” 不是动词,但和 “很” 搭配在一起,就能作为谓语描述衣服的状态。
- 问:一个句子里能有多个谓语吗?
答:可以的。比如 “我早上起床后,先刷牙,再洗脸”,这里 “起床后” 后面跟着 “刷牙” 和 “洗脸” 两个谓语,它们分别表示先后发生的两个动作,共同描述 “我” 早上做的事。
- 问:“今天天气真好” 里,哪个是谓语呀?
答:这里的谓语是 “真好”。主语是 “天气”,“真好” 用来描述天气的状态,告诉大家天气怎么样,符合谓语 “挑大梁” 传达关键信息的作用。
- 问:为什么有时候写句子,主语和谓语会 “不搭” 呢?
答:大多是因为没注意主语的单复数或者时态。比如 “小红和小丽都喜欢唱歌”,主语是两个人,要是写成 “小红和小丽都喜欢唱”,虽然大家能懂,但 “喜欢唱” 就不如 “喜欢唱歌” 完整,或者主语是 “小明”,写成 “小明都喜欢唱歌”,“都” 就用错了,因为 “小明” 是单数,这就是没跟主语 “搭调” 的情况。
- 问:平时说话不注意谓语的用法,会有影响吗?
答:日常聊天的时候,偶尔用得不太对,大家可能因为语境能明白意思,影响不大;但要是写作业、写文章,或者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表达,谓语用错就可能让别人误解,甚至显得不够严谨,所以还是尽量用准确会更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