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规定语文只能在教室里啃课本?上周我们班的 “语文闯关大作战” 直接把文言文、古诗词和成语玩出了新花样,现在回想起来,我腮帮子还隐隐作痛 —— 不是被老师批评掐的,是笑的。
活动前三天,班长拿着策划案站在讲台上,活像个刚上任的导演。她拍着黑板上 “通关赢奶茶” 的大字,唾沫星子都快溅到第一排同学的作业本上:“各位文豪请注意,本次活动共设五个关卡,从‘成语接龙擂台’到‘诗句盲盒挑战’,只要通关就能兑换珍珠奶茶,全通还能额外获得班主任手写的‘语文小能手’奖状!” 话音刚落,平时上课总趴在桌上补觉的小王突然抬起头,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大陆,差点把同桌的笔盒碰掉 —— 毕竟对他来说,奶茶的诱惑比语文课代表的催促管用十倍。
我们组提前三天就开始 “秘密训练”。为了应对 “成语接龙”,小李把成语词典撕成小纸条,贴在铅笔盒、书包甚至橡皮擦上,结果第二天早读课,他掏橡皮时掉出一张写着 “鸡飞狗跳” 的纸条,被老师当成传纸条抓了个正着。解释清楚后,老师不仅没批评,还笑着说要当我们的 “场外指导”,吓得我们赶紧把剩下的纸条藏进了课本夹层,生怕被其他组偷学了 “战术”。
活动当天,教室被布置得像个小型游乐场。黑板上画着彩虹和云朵,每个关卡前都挂着彩色气球,连平时严肃的班主任都系了条印着古诗词的围巾,活像从语文课本里走出来的 “吉祥物”。第一关 “成语接龙”,我们组派出了 “成语达人” 小张。对面组刚说出 “一心一意”,小张就脱口而出 “意气风发”,速度快得让裁判都愣了一下。可轮到小王接 “发” 字时,他抓着头发想了三分钟,最后憋出一句 “发…… 发财致富”,全班瞬间笑成一团,连裁判都捂着肚子说:“虽然不算标准成语,但看在你这么想暴富的份上,算你过关!”
(此处插入图片:教室里同学们围在 “成语接龙” 关卡前,有人举着纸条思考,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黑板上还写着没接完的成语,氛围热闹又欢乐)
第二关 “诗句盲盒” 更有意思。每个盲盒里装着一句诗的下半句,需要我们说出上半句。我伸手摸了个粉色盲盒,打开一看,纸条上写着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不是课本里的诗吗?我刚想开口,旁边组的小明突然大喊:“是‘爆竹声中一岁除’!” 全班顿时安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更大的笑声。班主任走过去拍了拍小明的肩膀:“孩子,你这是把春节和春天搞混了,回去可得多背背古诗,不然下次盲盒里可能装的就是‘不及格通知书’啦!” 小明红着脸低下头,我们组趁机说出正确答案 “明月何时照我还”,顺利拿到了通关印章。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第三关 “错别字找茬”。黑板上贴满了同学们平时作业里的 “经典错误”,比如把 “迫不及待” 写成 “迫不急待”,把 “兴高采烈” 写成 “兴高彩烈”。我们组负责找错的是语文课代表,她戴着眼镜,像个小老师一样指着黑板上的字:“这个‘急’错了,应该是‘及’,因为‘迫不及待’是来不及等待的意思,不是着急的‘急’!” 可轮到小王找茬时,他盯着 “脍炙人口” 看了半天,突然说:“这个‘脍’字长得像‘鱼’,是不是应该改成‘鱼’字旁?” 这话一出,连平时最文静的女生都笑出了眼泪,裁判无奈地说:“小王啊,你这不是找茬,是创造新字啊,再这样下去,字典都要被你改写了!”
第四关 “课本剧小剧场” 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我们组选的是《两小儿辩日》,小李扮演孔子,我和小张扮演两个小孩。小李为了装出孔子的威严,特意借了爷爷的老花镜,还拿着一本翻开的语文课本当 “论语”。可刚上场,他的老花镜就滑到了鼻尖上,说话时还得时不时扶一下,活像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我和小张争论 “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时,小张太激动,差点把手里的道具 —— 一个用橘子做的 “太阳” 扔出去,吓得前排同学赶紧往后躲。班主任用手机录下了全程,说要发到班级群里,让家长们看看 “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我们听了都赶紧摆好姿势,生怕自己的鬼脸被拍进去。
最后一关 “创意对联”,要求我们根据 “校园生活” 写一副对联。我们组讨论了半天,小王突然说:“我想到了!上联是‘上课瞌睡下课疯’,下联是‘作业没写急得懵’!” 这话刚说完,全班都笑翻了,连班主任都笑着说:“虽然不够文雅,但确实很真实,不过咱们得改改,比如改成‘上课认真听知识,下课欢乐做游戏’,这样才符合咱们的校园生活嘛!” 我们听了赶紧修改,最后写出了 “课堂勤学探真理,课后嬉戏乐成长” 的对联,顺利通关,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奶茶。
活动结束后,大家捧着奶茶坐在教室里,脸上还带着没散去的笑容。小王吸着珍珠,含糊不清地说:“早知道语文这么好玩,我以前就不逃语文课了,下次咱们再办一场,我还参加!” 小张则拿着班主任写的奖状,兴奋地跟同桌炫耀:“你看,这可是‘语文小能手’奖状,比你上次得的‘数学进步奖’厉害多了!” 同桌不服气,两个人又吵了起来,可谁都没真生气,毕竟刚一起赢了奶茶,这点小争执不过是欢乐的小插曲。
现在想起那场语文闯关活动,我总觉得比上十节语文课还管用。原来语文不是课本里枯燥的文字,不是作业本上的红叉叉,而是能让人笑着接龙的成语,是能装进盲盒的诗句,是能演成小剧场的故事。不知道下次我们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是把文言文改成小品,还是把古诗词编成歌曲?不管是什么,我都已经开始期待了。
常见问答
- 问:举办这样的语文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哪些东西呀?
答:首先得有明确的关卡设计,比如成语接龙、诗句挑战这些容易调动气氛的项目;然后要准备道具,像盲盒、彩色气球、通关印章,要是能整个 “通关奖励” 比如奶茶、小零食,大家积极性会更高;最后记得提前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当裁判或者场外指导,还能帮忙布置教室呢。
- 问:活动中如果有人答不上来题,会不会很尴尬呀?
答:完全不会!我们当时就有同学答错题,比如小王把 “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上句说错,大家都是笑着调侃,老师还会趁机讲解知识点,反而成了欢乐的小插曲。其实重点不是输赢,是大家一起玩的过程,就算答不上来,旁边同学也会偷偷提示,根本不会尴尬。
- 问:这样的活动适合在什么时间段举办呢?
答:我们是在周五下午的班会课办的,刚好上完一周的课,大家都想放松一下,氛围特别好。也可以在期中、期末考试后的小假期前举办,当作 “学习奖励”,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巩固学过的语文知识,一举两得。
- 问:如果班级里有人不太喜欢热闹,会不会不愿意参加呀?
答:一开始确实有几个文静的同学不太主动,但是我们把关卡设计得很轻松,比如 “错别字找茬” 可以一起讨论,“课本剧” 可以选简单的角色,慢慢大家就融入进来了。最后连平时最安静的女生都主动报名演课本剧,还说比坐在座位上听课有意思多了。
- 问:举办完活动后,大家的语文成绩有没有提高呀?
答:虽然不能说立刻提高多少分,但明显能感觉到大家对语文的兴趣变浓了。以前背古诗要老师催,现在课间都有人互相接龙;以前写作业总写错别字,现在自己都会主动检查。班主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喜欢上语文,成绩自然会慢慢提高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