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抽屉深处藏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边角早已被岁月磨得发软,翻开第一页,娟秀的字迹里藏着密密麻麻的着重号,像一颗颗小星星,在纸页间闪烁着温暖的光。那是外婆生前为我写下的食谱,每一道菜的关键步骤旁,她都用红笔重重画下着重号,仿佛要把所有的爱与叮嘱都融进那小小的符号里,生怕我遗漏半分细节。如今每次翻开这本笔记本,看到那些醒目的着重号,外婆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指尖似乎还能触碰到纸页上残留的、属于她的温度。
小时候总觉得外婆的着重号有些多余,明明简单的步骤,她却要反复标注,直到后来自己学着做饭,才明白那些着重号背后藏着的深意。第一次尝试做外婆最拿手的红烧肉,按照笔记上的步骤,在 “炒糖色时要用小火慢熬”“炖肉时需加两勺黄酒去腥” 这些画着着重号的地方格外留意,当浓郁的肉香弥漫整个厨房,尝一口熟悉的味道时,眼泪突然毫无预兆地落下。原来那些看似普通的着重号,是外婆用一生的经验为我铺就的温暖之路,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她对我沉甸甸的爱,让我在往后的日子里,即便独自面对生活,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后来开始写日记,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在重要的句子旁画下着重号。第一次收到朋友手写的贺卡,上面写着 “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在这句话旁画了三个着重号,小心翼翼地把贺卡夹进日记本里;高考结束那天,日记里写着 “终于完成了一场青春的奔赴”,末尾的着重号用力到几乎划破纸页,像是在为那段拼搏的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工作后第一次独立完成项目,在 “原来我也可以很棒” 这句话旁画下着重号,那一刻的成就感,至今想起仍会心头发热。
这些着重号,就像生活里的小灯塔,在平淡的日子里为我照亮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有一次整理旧物,翻到大学时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电影票根,票根背面用铅笔写着 “和妈妈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旁边的着重号已经有些模糊,可看到的瞬间,眼眶还是忍不住湿润。那天妈妈特意请假陪我去看电影,散场后她牵着我的手,像小时候一样走在路灯下,说着 “以后有好看的电影,我们还要一起看”。如今妈妈的白发越来越多,可想起那天的场景,想起票根上的着重号,就觉得心里满是柔软。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着重号,能承载这么多情感?或许是因为它不是随意的标记,而是我们用心挑选的、想要珍藏的瞬间。就像外婆在食谱上的着重号,是她对我的牵挂;我在日记里的着重号,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那些被着重号标注的句子,那些与着重号相关的回忆,慢慢拼凑成了我生命里最温暖的底色。
去年冬天,我教外婆用智能手机发消息,她学着在输入框里打字,还特意问我 “怎么能让重要的话更显眼呀”。我告诉她可以用着重号,她戴着老花镜,一点点摸索着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天冷了,记得多穿点衣服”,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着重号。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站在寒风里,却觉得浑身都暖烘烘的。原来着重号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传递,它是爱与温暖的接力,从外婆传给我,如今又从她那里,以新的方式延续着。
生活里有太多转瞬即逝的美好,就像春天的花开、秋天的落叶,若不及时珍藏,很容易就会被时光淡忘。而着重号,就像一双温柔的手,帮我们轻轻握住那些珍贵的瞬间,让它们在记忆里停留得更久一些。或许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在更多的文字旁画下着重号,记录下更多与家人、朋友相伴的时光,记录下每一次感动与成长。
这些小小的着重号,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沉淀成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它们或许会褪色,或许会被遗忘在某个角落,但只要再次看到,那些与之相关的回忆就会立刻涌上心头,带着最初的温度,温暖着往后的每一个日子。而我们,也会在这些着重号的陪伴下,带着爱与勇气,继续走向更远的未来,去遇见更多值得被标注、被珍藏的美好。
不知道在你的生活里,是否也有这样一些被着重号点亮的瞬间?是否也有那么一些带着着重号的文字,藏着你最珍贵的回忆?或许某一天,当我们翻开旧物,看到那些熟悉的着重号,都会想起那些温暖的人和事,想起那些被温柔以待的时光,想起原来自己的生命里,竟有这么多值得感恩的瞬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