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水巷深处的光阴絮语

踏上甪直的青石板路时,恰逢一场微雨初歇。湿润的空气里混着白墙黛瓦的草木香气,檐角垂落的水珠敲打着巷边的蓝布幌子,溅起细碎的声响,像是古镇在轻声诉说着沉睡的往事。这座藏在江南水乡褶皱里的古镇,没有周庄的喧嚣,也少了同里的商业化痕迹,唯有河道如练,将两岸的石桥、老宅与人家温柔缠绕,构成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

沿着东市河缓步前行,目光总会被那些横跨水面的石桥吸引。它们或古朴厚重,或精巧玲珑,每一座都镌刻着岁月的纹路。富安桥的石栏上,藤蔓顺着斑驳的青苔蜿蜒生长,几株石榴从桥洞旁的庭院探出头来,红花映着碧水,成了画中最鲜活的点缀。站在桥上眺望,乌篷船从桥下缓缓驶过,船娘的吴侬软语随着橹声荡开,与岸边茶馆里飘出的评弹小调交织在一起,让人恍惚间以为闯入了百年前的旧时光。

穿过富安桥,便踏入了古镇的核心街巷。两旁的老宅多为明清建筑,木质门窗上雕着精美的花鸟纹样,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偶然路过一家敞开院门的老宅,院内种着几株芭蕉,硕大的叶片上还挂着水珠,一位白发老人正坐在屋檐下的竹椅上缝补衣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这般闲适的场景,让脚步不自觉地放缓,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拐进一条窄巷,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巷尾处藏着一家古籍书店,店面不大,却摆满了各类旧书。店主是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柜台后专注地整理着一本线装书。见我进来,他抬头温和地笑了笑,示意我随意参观。书架上的书籍大多泛黄,有的封面上还印着模糊的旧时代印记,指尖拂过书页,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在书店的角落,有一张小小的木桌,几位读者正坐在那里安静地阅读,偶尔传来翻书的轻响,与巷外的水声、风声相映成趣。

临近正午,肚子开始咕咕作响,循着香味来到一家临河的小吃店。店里主打甪直特色的奥灶面,点了一碗招牌的红油奥灶面,很快便端了上来。面条筋道爽滑,汤汁浓郁醇厚,配上几片酥烂的焖肉和爽口的青菜,一口下去,满是满足。坐在窗边的位置,一边吃面,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乌篷船缓缓划过,船桨搅动着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杨柳随风摆动,枝条垂入水中,像是在与游鱼嬉戏。这般美景配美食,让人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午后,阳光渐渐明媚起来,决定去古镇外的保圣寺看看。保圣寺是甪直的千年古刹,以保存完好的唐代塑壁罗汉闻名。走进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石经幢,经幢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经文,虽历经千年风雨,字迹依旧清晰可辨。沿着石板路前行,来到大雄宝殿,殿内的塑壁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面露慈祥,有的神情肃穆,每一尊都仿佛拥有生命。阳光透过殿内的花窗洒进来,落在罗汉像上,更添了几分庄严与神秘。

从保圣寺出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沿着原路返回古镇,此时的甪直已换上了另一番模样。两岸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灯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宛如撒在河面的碎金。巷子里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牵手散步的情侣,有带着孩子游玩的家庭,还有提着灯笼拍照的游客,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笑容。偶尔有小贩推着小吃车走过,叫卖声在巷子里回荡,为古镇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不知不觉间,已走到古镇的入口。回头望去,夜色中的甪直宛如一位沉睡的江南女子,静谧而温柔。那些石桥、老宅、河道,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韵味悠长。或许,甪直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没有刻意的雕琢,也没有过度的包装,只是以最本真的模样,将岁月的故事娓娓道来。当脚步离开青石板路,心中却满是不舍,不知下次再踏入这座古镇时,又会遇见怎样的风景,听闻怎样的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10-12 06:17:55
下一篇 2025-10-12 06:24:45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