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东头的巷子里,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陈木匠手艺精湛,街坊邻居家里要打个桌椅板凳,或是修补旧家具,第一个想到的准是他。他有个宝贝工具箱,那箱子是他父亲传下来的,表面的漆皮虽已斑驳,边角却被摩挲得光滑发亮,里面整齐摆放着刨子、凿子、墨斗这些陪伴他几十年的老伙计。每天清晨,陈木匠都会提着这个工具箱出门,走到巷口时,总会停下脚步,对着巷尾那家卖豆浆的铺子喊一声,“李丫头,今天的豆浆还是照常留一碗。”
巷尾豆浆铺的李丫头,是个刚满二十岁的姑娘,去年才从乡下过来帮着亲戚看铺子。她性子爽朗,手脚也麻利,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浆、蒸包子,等到陈木匠路过时,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早已盛好放在柜台上。时间久了,两人渐渐熟络起来,李丫头总爱缠着陈木匠问些关于木工的事儿,“陈爷爷,您手里这把刨子,怎么就能把木头刨得这么平整呢?” 陈木匠每次都会耐心解答,还会偶尔教她辨认不同木材的纹理,“你看这松木,纹理粗疏,适合做些轻巧的小凳子;那榆木呢,质地坚硬,做衣柜最合适不过。”

这年春天,镇上小学要翻新教室的门窗,校长亲自上门请陈木匠来做。陈木匠一口答应,还提出要带个徒弟一起干活,“我那远房孙子阿明,最近刚辍学在家,正好让他跟着我学学手艺,也能帮上点忙。” 校长听了很高兴,连忙点头同意。没过几天,一个身材瘦小、眼神却很机灵的少年就跟着陈木匠来到了学校,他就是阿明。
刚开始干活时,阿明总是手忙脚乱,要么把木料锯歪了,要么把钉子敲到了手。陈木匠从不责备他,只是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你握锯子的时候,手腕要稳,力气得用在刀刃上,不然木料肯定会歪。” 阿明听着,认真地记在心里,下次再锯木头时,果然比之前好多了。休息的时候,阿明总爱跟在陈木匠身边,听他讲过去做木工的趣事。有一次,陈木匠说起自己年轻时给邻村地主家打衣柜的事,“那地主家的老太太,要求特别多,一会儿说花纹不够好看,一会儿又说柜门关得不严实,我前前后后改了三次才让她满意。” 阿明听得入了迷,忍不住问,“陈爷爷,您那时候不觉得麻烦吗?” 陈木匠笑了笑,“干咱们这行,讲究的就是用心,只要把活儿做好了,再麻烦也值得。”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阿明的手艺进步得越来越快,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活计了。陈木匠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欣慰。有一天,两人正在给教室装窗户,李丫头提着一篮刚蒸好的包子走了过来,“陈爷爷,阿明,你们快歇歇,吃点包子垫垫肚子。” 陈木匠放下手里的工具,接过包子,笑着说,“李丫头,真是麻烦你了,每次都给我们送吃的。” 李丫头摆了摆手,“您客气啥,我这也是顺便。对了,阿明,你学这木工,以后想不想也开个木匠铺啊?” 阿明咬了一口包子,眼睛亮晶晶地说,“想!我以后要像陈爷爷一样,做最好的木匠,让镇上的人都用我做的家具。”
转眼到了夏天,教室的门窗翻新工程快要完工了。校长特意过来查看,看到崭新的门窗,忍不住夸赞道,“陈师傅,您的手艺真是名不虚传,这些门窗做得又结实又好看。” 陈木匠笑着说,“这也多亏了阿明帮忙,他学得快,不少活都是他做的。” 校长看向阿明,赞许地点了点头,“小伙子不错,好好跟着陈师傅学,以后肯定有出息。” 阿明听了,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工程完工那天,校长请陈木匠和阿明去镇上的饭馆吃饭。吃饭的时候,校长说起学校打算在教师节给老师们送点礼物,“我想着给每位老师送一个小木盒,用来放钢笔和教案,就是不知道找谁做合适。” 陈木匠立刻说,“这事交给我和阿明吧,我们正好有剩下的木料,做十几个小木盒没问题。” 校长听了,高兴得不得了,“那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就知道找你们准没错。”
从饭馆出来,阿明兴奋地对陈木匠说,“陈爷爷,咱们又有活干了,这次我一定要做得漂漂亮亮的。” 陈木匠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爷爷相信你。不过做小木盒可得细心,每一个边角都要打磨光滑,不能有毛刺,知道吗?” 阿明用力点头,“我知道了,陈爷爷,我一定认真做。”
接下来的几天,陈木匠和阿明每天都在木匠铺里做小木盒。阿明按照陈木匠教的方法,先把木料锯成合适的大小,然后用刨子把表面刨平,再一点点打磨边角。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及时问陈木匠,“陈爷爷,这个木盒的盖子怎么才能做得跟盒子刚好合上啊?” 陈木匠过来拿起木料,一边比划一边说,“你在做盖子的时候,要比盒子的内壁稍微小一点点,这样才能轻松合上,又不会晃。” 阿明照着做,果然做出了合适的盖子。
教师节前一天,十几个精致的小木盒终于做好了。每个木盒上都刻着简单的花纹,表面打磨得光滑如玉,看起来十分精美。阿明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木盒,心里满是成就感。陈木匠把小木盒交给校长时,校长赞不绝口,“这小木盒做得真是太精致了,老师们肯定会喜欢的。”
那天晚上,陈木匠带着阿明去了巷口的小酒馆,点了几个小菜和一壶酒。酒过三巡,陈木匠看着阿明,语重心长地说,“阿明,你这几个月进步很大,已经算是半个木匠了。不过学手艺就像走路,一步一个脚印,不能着急,以后还要多练习,多琢磨。” 阿明端起酒杯,对陈木匠说,“陈爷爷,谢谢您教我手艺,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从那以后,阿明更加用心地跟着陈木匠学手艺。他不仅学会了做桌椅板凳、门窗柜子,还学会了在家具上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李丫头的豆浆铺生意也越来越好,有时候忙不过来,阿明还会主动去帮忙。镇上的人都说,陈木匠收了个好徒弟,李丫头有了个好帮手,而阿明自己,也在慢慢朝着成为一名好木匠的目标前进。不知道再过几年,当阿明真正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会不会想起这段跟着陈木匠学手艺的日子,会不会记得那些藏在话语里、藏在工具间、藏在每一件手工作品里的温暖与传承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