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底下的读音密码

张老汉蹲在村口老槐树下磨镰刀时,总爱盯着树身上那道深深的刻痕发呆。刻痕里藏着他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读音,像颗埋在时光里的种子,一到阴雨天就会冒出嫩芽。

那是五十年前的春天,村里来了位戴眼镜的女老师,扎着两条乌黑的长辫子,说话时嘴角总带着笑。女老师教孩子们认字那天,张老汉正扛着锄头从田埂路过,听见教室里传来清脆的读书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他停下脚步,透过破旧的窗棂看见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 “当” 字,说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 “当春” 里读一声,在 “当铺” 里却要读四声。张老汉听得入了迷,锄头把在手里攥得发白 —— 他活了二十年,还是头回知道一个字能有两种读法。

女老师后来成了张老汉的媳妇,人们都喊她李老师。婚后第三年,李老师生了个女儿,取名叫 “婉儿”。婉儿刚会说话时,李老师就教她分辨多音词。有次张老汉从镇上赶集回来,买了斤 “好” 吃的麦芽糖,婉儿举着糖块奶声奶气地问:“爹,这个‘好’字,是读三声的‘好糖’,还是读四声的‘爱好’呀?” 张老汉被问得愣住,李老师在一旁笑着解围:“婉儿说得对,咱们汉语里好多字都像调皮的孩子,会变着声调跟人打招呼呢。”

婉儿十岁那年,李老师积劳成疾,在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拉着张老汉的手,轻声说:“往后教婉儿认字,别忘了告诉她,多音词里藏着咱们中国人的智慧,不同的读音,就像不同的路,走对了才能看见风景。” 张老汉泣不成声,把这句话深深埋进了心里。

从那以后,张老汉成了婉儿的 “临时老师”。每天傍晚,他都会搬着小板凳坐在老槐树下,拿着李老师留下的课本教婉儿认字。遇到多音词时,他总会格外用心。教到 “行” 字时,他指着田埂上的小路说:“你娘以前说,‘行’字读 xíng 的时候,是走在路上的意思;读 háng 的时候,就成了田埂旁的那排白杨树,像排队站着的士兵。” 婉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摸着老槐树上的刻痕,那是李老师当年教孩子们认字时,用粉笔在树上写的 “行” 字,岁月冲刷后,字迹虽淡,却依然能看出两种不同的笔画走向。

婉儿上初中那年,村里通了公路,来了位城里的工程师,要在老槐树下建一座小桥。工程师拿着图纸测量时,发现老槐树上刻着许多字,便问张老汉这树的来历。张老汉指着 “行” 字的刻痕,说起了李老师教多音词的故事。工程师听后深受感动,特意修改了图纸,把小桥的位置往旁边挪了挪,保住了这棵老槐树。那天傍晚,婉儿放学回家,看见老槐树下围了好多人,工程师正拿着粉笔在树上写 “长” 字,一边写一边说:“这个字读 cháng 的时候,是老槐树的树干;读 zhǎng 的时候,就是树上新抽的枝芽,咱们要让这棵树陪着村子一起长大。” 婉儿站在人群中,忽然想起娘生前说的话,多音词里藏着的智慧,原来真的能变成守护风景的力量。

婉儿考上大学那年,特意选了汉语专业。开学前一天,她和张老汉坐在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婉儿翻到 “乐” 字那一页,轻声念道:“娘以前教过我,‘乐’字读 lè 的时候,是咱们坐在树下晒太阳的开心;读 yuè 的时候,就是村里庙会时吹的唢呐声。” 张老汉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李老师当年用过的钢笔。他把钢笔递给婉儿,说:“你娘要是知道你现在还喜欢研究多音词,肯定会高兴的。以后不管走多远,别忘了多音词里的那些道理,就像别忘了这棵老槐树一样。”

婉儿在大学里,常常给同学们讲老槐树下的多音词故事。有次课堂上,老师让大家分享与语言相关的记忆,婉儿说起李老师教 “当” 字的场景,说起张老汉用田埂和白杨树解释 “行” 字,说起工程师修改图纸保住老槐树的事。同学们听得入了迷,有个来自南方的同学说:“我们家乡的方言里也有好多多音词,以前总觉得难学,现在才知道,每个读音里都藏着一段故事。” 婉儿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忽然觉得,多音词就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线,把不同地方的人、不同时光的故事都串联在了一起,只要轻轻念出一个读音,就能勾起一段温暖的回忆。

去年暑假,婉儿带着男朋友回村里。男朋友是个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对多音词充满好奇。婉儿拉着他坐在老槐树下,张老汉搬来一筐刚摘的桃子,笑着说:“今天我来当回老师,教你认‘折’字。” 他拿起一个桃子,把桃枝 “折”(zhé)成两段,说:“这是折断的折;要是把桃枝弯成圈,就是折(zhē)腾的折;等冬天来了,桃枝干枯了,就成了折(shé)本的折。” 男朋友听得眼睛发亮,拿起树枝反复比划,婉儿在一旁笑着补充:“其实多音词没那么难,就像生活里的事,换个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意思。”

夕阳西下,老槐树上的刻痕被染成了金色。婉儿摸着娘当年写的 “当” 字,忽然想起小时候问爹 “好” 字读音的场景,想起工程师写 “长” 字的模样,想起大学里同学们分享方言的笑容。她忽然明白,多音词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代代人用生活写就的密码,每个读音里都藏着一段时光、一份情感、一种智慧。就像这棵老槐树,虽然经历了风雨,却依然枝繁叶茂,因为那些刻在树干上的读音,那些藏在读音里的故事,一直在悄悄生长,陪着村子,陪着每一个记得这些故事的人,走向更远的时光。

此刻,张老汉正蹲在树下磨镰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婉儿和男朋友坐在一旁,轻声讨论着 “和” 字的不同读音。老槐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像是在为这段关于多音词的故事伴奏。不知道再过多少年,会不会有新的孩子来到这棵树下,听长辈说起这些藏在读音里的故事,会不会也像当年的婉儿一样,在某个瞬间忽然懂得,原来语言的魅力,从来都不止于文字本身,更在于那些藏在读音背后的、温暖的人间烟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10-13 09:24:29
下一篇 2025-10-13 09:26:18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