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掠过窗棂时,总带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甜香。那香气不像梅的清冽,也不似桂的浓郁,是带着些微青涩的温柔,像极了老院墙角那棵老槐树每年五月的馈赠。我总爱在这样的日子里放下手中的书,循着香气走到阳台,望着远处楼宇间露出的一角天空,仿佛能看见时光在云层里缓缓倒流,回到那个被槐花香浸润的童年。
记忆里的老院藏在城市深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的老槐树已有合抱粗,枝桠肆意伸展,像一双温柔的手,将整个院子揽在怀中。每年春末夏初,细碎的槐花瓣便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上,像一层薄薄的雪,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那声音里藏着童年最清脆的欢笑。

祖母总爱在槐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搬一张竹椅坐在树下,手里拿着竹篮,轻轻捋下枝头的槐花。她的手指布满皱纹,却灵活得很,一簇簇洁白的槐花落在竹篮里,很快就堆成了小小的山。我总爱凑在她身边,伸手去抓那些飘落的花瓣,有的落在发间,有的粘在衣袖上,祖母见了,总会笑着用手指轻轻拂去我发间的花瓣,指尖带着槐花香,也带着阳光的温度。
那时的午后总是很慢,蝉鸣在槐树叶间断断续续,风一吹,槐花瓣便落在祖母的竹篮里,也落在我的衣襟上。祖母会用新鲜的槐花做槐花糕,她把槐花洗净,和着面粉、白糖拌匀,放在蒸笼里慢慢蒸。蒸汽从蒸笼的缝隙里冒出来,带着槐花的甜香,弥漫在整个小院里。我总爱守在灶台边,盯着蒸笼里渐渐鼓起的槐花糕,鼻尖萦绕着甜香,心里满是期待。等槐花糕蒸好,祖母会先切一小块给我,温热的槐花糕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满口都是槐花香,那味道,是此后多少精致点心都无法替代的。
除了槐花糕,祖母还会用槐花酿蜜。她把捋好的槐花小心地装在玻璃罐里,一层槐花一层白糖,密封好后放在窗台上。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罐子里,槐花渐渐渗出汁液,与白糖融合在一起,慢慢变成琥珀色的槐花蜜。每次打开罐子,甜香便扑面而来,祖母会用干净的勺子舀出一点,兑在温水里给我喝,清甜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也跟着甜丝丝的。
后来我长大了,要去城里上学,离开老院的那天,正是槐花开得最盛的时候。祖母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一罐刚酿好的槐花蜜,执意要我带上。她的眼角有些湿润,却依旧笑着说:“到了城里,想喝槐花蜜了,就自己兑点水。想家了,就回来看看,槐花开的时候,院子里总还是香的。” 我接过玻璃罐,罐身还带着阳光的温度,就像祖母的手掌。车开的时候,我回头望去,祖母的身影渐渐变小,只有老槐树依旧挺立在那里,枝头的槐花在风里轻轻摇曳,像是在挥手告别。
城里的日子很忙碌,高楼大厦遮挡了天空,也遮挡了童年的记忆。我很少再见到老槐树,也很少再闻到那样纯粹的槐花香。偶尔在超市里看到包装精美的槐花糕,买回家尝一口,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没有记忆里的清甜,也没有阳光的味道。只有在某个有风的午后,风里偶尔会飘来一缕似曾相识的甜香,那一刻,所有的记忆都会瞬间苏醒,老院的青石板路、祖母的竹椅、蒸笼里的蒸汽,还有老槐树下的欢笑,都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去年春天,我终于回到了老院。青石板路依旧,只是多了些裂痕,老槐树还在墙角挺立着,枝桠比从前更粗壮了些,枝头的槐花依旧开得繁盛,细碎的花瓣落在地上,像一层白色的绒毯。祖母已经不在了,竹椅空荡荡地放在树下,只是再也没有人会坐在那里捋槐花了。我走到老槐树下,伸手触摸粗糙的树干,仿佛还能感受到祖母的温度。风一吹,槐花瓣落在我的衣襟上,和小时候一样,只是这一次,没有了祖母笑着拂去花瓣的手。
我坐在竹椅上,闭上眼睛,任由槐花香萦绕在鼻尖。蝉鸣依旧,风依旧,只是时光已经悄然改变。那些被槐花香浸润的日子,那些与祖母相伴的时光,就像老槐树上的年轮,一圈一圈,刻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或许时光会流逝,人事会变迁,但老槐树还在,槐花香还在,那些温暖的记忆,也永远不会消散。
风又吹来了,槐花瓣簌簌落下,落在我的发间,落在竹椅上,落在青石板路上。我仿佛又听到了祖母的笑声,看到了她坐在树下捋槐花的身影,看到了小小的我守在灶台边,等着槐花糕蒸好的模样。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记忆,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它们就藏在一缕槐花香里,藏在时光的褶皱里,只要轻轻一嗅,就能回到那些最温暖的旧时光里。
常见问答
- 文中多次提到槐花香,槐花香在文章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文中的槐花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不仅是童年生活的味觉与嗅觉记忆符号,还承载着 “我” 对祖母的思念以及对旧时光的眷恋,让怀旧情感有了具体的依托,也让文章的诗意与温馨更加浓厚。
- 作者描写祖母做槐花糕和槐花蜜的细节,有什么用意?
这些细节描写细致展现了祖母的手巧与温柔,通过制作食物的过程,凸显出祖母对 “我” 的疼爱,同时也让童年生活的场景更加鲜活具体,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让读者更易感受到其中的温情。
- 文章结尾处 “有些记忆,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意味着那些与祖母相伴、被槐花香浸润的童年记忆,虽然随着时光流逝,生活场景发生了变化,但始终深深印在 “我” 的心底。每当闻到槐花香或看到与旧时光相关的事物,这些记忆就会被唤醒,成为 “我” 内心深处永恒的温暖,不会因时间推移而消失。
- 文中对老院和老槐树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对老院青石板路、老槐树形态及槐花飘落的描写,营造出宁静、温馨且充满怀旧气息的氛围。老院的静谧与老槐树的长久伫立,搭配槐花香的清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悠闲的童年时光,感受到岁月的温柔与生活的美好。
- 这篇散文的文艺诗意风格主要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文章的文艺诗意风格主要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如槐花香的味道、蝉鸣的声音、阳光的温度)、生动的场景刻画(老槐树下的祖孙互动、制作槐花糕的过程)、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对旧时光的眷恋、对祖母的思念)以及意象的运用(以槐花、老槐树为核心意象,承载情感与记忆)来体现,让文章兼具画面感与抒情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