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 “搞明白自己祖先到底有多离谱” 的心态翻开《人类简史》,才读了几十页就忍不住拍桌子 —— 合着咱们这群穿着西装、拿着手机的现代人,跟几万年前围在篝火旁画壁画的智人,本质上都是靠 “编故事” 活着的?尤瓦尔・赫拉利这老头也太敢说了,居然把货币、宗教、国家这些我们奉若圭臬的东西,全归为 “集体想象的虚构故事”。刚开始还觉得这说法离经叛道,直到看到他举的例子:你拿着一张印着头像的纸,就能换走商店里的面包、手机甚至汽车,可这张纸本身除了能当草稿纸,啥实际用处没有。再想想每逢春节,全国十几亿人集体奔赴同一个目的地,就为了吃一顿饭、贴几张红纸,这不就是 “春节要团圆” 这个故事的威力吗?越想越觉得好笑,原来我们每天拼死拼活追求的东西,好多都是祖先们编出来、后来大家一起信了的 “美丽谎言”。
最让我笑到喷饭的是 “农业革命” 那章。赫拉利说农业革命根本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以前的智人多潇洒啊,每天采集野果、追追羚羊,累了就躺平,一天工作两三小时就能养活自己。结果自从开始种小麦,就得天天蹲在田里除草、浇水、防蝗虫,腰累弯了不说,还得担心天气不好颗粒无收。就这么着,人类从 “自由的觅食者” 变成了 “小麦的囚徒”,想想还挺亏的。更有意思的是,他说农业革命带来的 “ surplus(剩余粮食)”,看似让人类过上了安稳日子,实则催生了小偷、强盗和官僚 —— 毕竟粮食多了要有人看管,有人看管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就有了不平等。合着我们现在为了 “攒钱”“买房” 拼命工作,跟几千年前为了 “存粮食” 累死累活的祖先,本质上没啥区别?
读到 “认知革命” 部分,我算是彻底被赫拉利的脑洞征服了。他说智人之所以能打败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其他人类物种,不是因为我们更壮、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会 “编故事”—— 而且是能让几百上千人共同相信的故事。比如一个尼安德特人部落,最多只能靠血缘和熟人关系维持几十人的规模,可智人却能靠 “我们都是同一个部落的人”“我们都信仰同一个神” 这类故事,团结几百上千人一起行动。就拿打猎来说,尼安德特人最多十几个人围捕一头鹿,智人却能组织上百人围捕一群猛犸象,这差距不就出来了?更绝的是,他说连 “公司” 都是虚构的故事 —— 你想想,一家公司既不是办公室里的桌子椅子,也不是员工们的集合体,而是大家共同相信的 “这个组织存在,它有资产、有负债、有权利” 的概念。就像你去上班,本质上是相信 “这家公司会给我发工资”,公司老板相信 “员工会为公司创造价值”,客户相信 “公司会提供合格的产品”,所有人都在为这个虚构的故事 “买单”,想想还挺魔幻的。
不过笑着笑着,我也开始琢磨赫拉利说的 “故事的两面性”。一方面,这些虚构的故事确实让人类实现了大规模协作,从部落走向国家,从农耕走向工业,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可另一方面,这些故事也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 “种族主义” 就是一个典型的虚构故事 —— 明明大家都是智人,却因为 “肤色不同”“地域不同” 就互相歧视、互相伤害;“性别不平等” 也是如此,很多地方认为 “女性不如男性”,可这根本不是生理差异导致的,而是长期以来社会构建的 “故事” 造成的。就像书中说的,“性别 roles(角色)” 不是天生的,而是文化塑造的 —— 一个女孩出生在部落里,可能被教导要学习采集;出生在现代社会,可能被教导要 “温柔、顾家”,可这些都不是她 “必须” 做的,只是大家共同相信的 “故事” 而已。读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每天听到的 “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好多都是别人编出来的故事,要是太当真,反而会困住自己。
赫拉利在书里还吐槽了 “现代社会的陷阱”,这部分简直像是在说我自己。他说现代人总觉得 “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赚更多钱,就能过得更幸福”,可实际上,这个 “幸福公式” 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很多人赚的钱越来越多,却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快乐 —— 就像我自己,以前觉得月薪五千就很满足,真拿到五千了,又想拿一万,拿到一万了,又开始羡慕月薪两万的人,永远在 “追逐”,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 “到底想要什么”。赫拉利说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给我们灌输了 “无限增长” 的理念,就像一家公司永远要追求更高的利润,一个人永远要追求更高的成就,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种 “无限增长” 的故事,早晚有一天会破产。想想还挺有道理的,就像现在很多人开始 “躺平”“佛系”,其实就是对这个 “无限增长” 故事的反抗 —— 我不想再为了别人编的故事拼命了,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读到最后一章 “智人的未来”,赫拉利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还是藏着一丝幽默。他说智人现在已经掌握了改造基因、人工智能等 “神级技术”,未来可能会进化成 “神人”—— 比如通过基因编辑让自己更聪明、更长寿,通过脑机接口实现 “意念交流”。可他又调侃道,要是真到了那一天,我们可能就不再是 “人类” 了,而是变成了另一种物种。就像几万年前的智人不知道自己会变成现在的样子,我们也不知道未来的 “神人” 会怎么看待我们 —— 说不定他们会觉得我们现在用手机、开车、上班的样子,就像我们觉得祖先钻木取火、茹毛饮血一样可笑。不过赫拉利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说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毕竟我们是唯一能通过 “编故事” 改变命运的物种。
合上书的时候,我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突然觉得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看来都像是一个个有趣的 “故事”—— 马路上的红绿灯是 “红灯停绿灯行” 的故事,超市里的付款码是 “扫码就能付钱” 的故事,甚至我和朋友的友谊,也是 “我们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 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假的,因为大家都相信它们,它们就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可同时,我们也不该被这些故事困住,毕竟故事是我们编的,我们也可以修改它、创造新的故事。那么,下一个能让全人类共同相信的 “好故事”,会是什么呢?
常见问答
- Q:《人类简史》这本书会不会很难懂?我怕读不下去。
A:完全不用担心!赫拉利虽然讲的是人类几万年的历史,但语言特别幽默通俗,还会举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用 “面包和纸币的关系” 解释货币的本质,用 “春节团圆” 解释集体想象,读起来就像听人讲有趣的段子,根本不会觉得枯燥。
- Q:读完《人类简史》,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 “跳出惯性思维看世界”。以前总觉得很多事情是 “天生如此”,比如 “人必须上班赚钱”“国家必须有边界”,但读完才发现,这些都是人类编出来的 “故事”,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被它束缚,心态会变得更开阔。
- Q:这本书里有没有特别颠覆认知的观点?
A:太多了!比如 “农业革命是人类的骗局”“公司是虚构的故事”“智人靠编故事打败其他人类物种”,每一个观点都能让你忍不住拍桌子,甚至会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白活了 —— 不过这种 “颠覆” 特别有意思,能让你重新思考很多事情。
- Q:如果只想读一部分,哪章最值得推荐?
A:强烈推荐 “认知革命” 那章!这章讲的是智人如何从众多人类物种中脱颖而出,里面关于 “编故事的重要性” 的分析,既幽默又有深度,还能帮你理解为什么人类能创造出这么复杂的社会,读完绝对会让你印象深刻。
- Q:读完这本书后,对生活有什么实际影响吗?
A:肯定有!比如我现在不会再盲目追求 “赚更多钱”“买更大的房子”,而是会问问自己 “这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看到社会上的一些规则,也会思考 “这是天生的,还是人为编的故事”,心态变得更从容,也更懂得拒绝那些让自己不开心的 “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