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深处的瓦洛村,傍晚总是来得格外早。夕阳刚把最后一缕金光洒在海拔两千米的山坡上,整个村子就会迅速陷入一片昏暗。村里唯一的小学里,支教老师李薇正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批改作业,灯芯跳动的火苗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斑驳的土墙上。孩子们白天在课堂上亮晶晶的眼睛总在她脑海里打转,可一想到他们放学后只能在黑暗里摸爬滚打,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法翻看,李薇的心就像被山里的冷风揪着疼。
瓦洛村不通大电网,村民们世代靠煤油灯和偶尔发动的柴油发电机照明。柴油发电机是村支书家的宝贝,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村里有重要事情时才舍得用几个小时,轰鸣声能传遍大半个村子,却带不来持久的光亮。李薇刚来的时候,曾试着用手机给孩子们播放教学视频,可手机电量耗得飞快,村里连个能充电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只能看着黑屏的手机叹气。她不止一次在心里琢磨,要是能有稳定的电力,孩子们的世界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转机出现在李薇支教满半年的时候。城里的志愿者团队给瓦洛村送来一批太阳能板,还有几个方方正正的机器,志愿者说这叫逆变器。李薇看着志愿者把太阳能板架在教室屋顶,又把电线连到那个叫逆变器的机器上,心里满是疑惑:这几块板子和一个铁盒子,真能让教室里亮起来?
当天下午,志愿者按下逆变器上的开关时,教室里的两盏节能灯突然 “啪” 地亮了起来,柔和的白光瞬间填满了整个空间。正在教室里帮忙整理书本的几个孩子吓得往后退了一步,随即又好奇地凑到灯底下,伸手去摸灯光照在手上的温度。“亮了!真的亮了!” 孩子们兴奋地叫了起来,跑到门口朝着山坡上大喊,不一会儿,十几个孩子都跑了过来,围着亮着的灯看个不停,眼睛里满是惊喜。
李薇也忍不住走到灯底下,感受着灯光带来的温暖。她拿起放在桌上的手机,插上志愿者带来的插座,手机屏幕立刻亮了起来,显示正在充电。“以后有了逆变器,太阳能板发的电就能变成能用的电,不仅能点灯,还能给手机充电,甚至以后还能给小电视供电,让孩子们看教学视频。” 志愿者的话让李薇的眼睛湿润了,她终于不用再为孩子们没有光亮而发愁。
从那以后,瓦洛村小学的教室里每天都会亮起灯光。每天放学后,孩子们不再急着回家,而是留在教室里,有的借着灯光看书,有的在灯下画画,还有的围着李薇,听她讲城里的故事。李薇还把自己带来的平板电脑充上电,下载了很多科普视频和动画片,每当播放视频时,教室里总会挤满孩子,连村里的一些大人也会凑过来看看新鲜。
有一次,村里突然下起了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太阳能板没法发电,逆变器也停止了工作,教室里又陷入了黑暗。孩子们早上来到学校,看到教室里没有灯光,一个个都蔫了下来,有的孩子还忍不住问李薇:“老师,灯怎么不亮了?逆变器是不是坏了?” 李薇看着孩子们失落的表情,心里也不好受,她安慰孩子们说:“等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太阳能板就能发电,逆变器又能让灯亮起来了。”
雨停后的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志愿者就爬上屋顶检查太阳能板,清理上面的雨水和灰尘。当逆变器再次启动,教室里的灯重新亮起来时,孩子们欢呼雀跃,比过节还要开心。从那以后,孩子们也学会了爱护太阳能板和逆变器,每当看到太阳能板上有灰尘,就会主动拿着抹布去擦拭,还会提醒村里的大人不要碰教室里的电线和逆变器。
村里的王大爷是个手艺人,平时靠编竹筐补贴家用,可一到晚上,因为没有光亮,就没法继续干活。看到学校里有了逆变器能发电,他特意找到李薇,打听逆变器的事情。李薇把志愿者介绍给王大爷,志愿者告诉王大爷,只要装上太阳能板和逆变器,他家也能用上电。王大爷听了特别高兴,拿出攒了很久的钱,也买了一套太阳能发电设备。
装好逆变器的那天晚上,王大爷家的屋里第一次亮起了电灯,他坐在灯下编竹筐,手里的竹条在灯光下清晰可见,编起筐来比以前快了很多。王大爷逢人就说:“这逆变器真是个好东西,有了它,晚上也能干活了,以后再也不用摸黑编筐了。” 渐渐地,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家都装上了太阳能板和逆变器,每到傍晚,村里一盏盏灯陆续亮起,远远望去,就像撒在山坡上的星星,格外好看。
李薇看着村里的变化,心里满是欣慰。她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连 “逆变器” 这三个字都不会读,现在却能熟练地和别人说起逆变器的用处;以前村里晚上一片寂静,现在偶尔能听到谁家传来电视的声音,还有孩子们在灯下嬉笑的声音。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有了逆变器,是它把太阳能变成了能点亮生活的电力,给这个偏远的山村带来了希望和活力。
有一天,李薇给孩子们上作文课,题目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很多孩子都写了逆变器。有个叫阿依的小女孩在作文里写道:“我最喜欢的东西是逆变器,它能让灯亮起来,让我能在晚上看书,还能看老师放的动画片。有了逆变器,晚上再也不黑了,我希望以后逆变器能一直工作,让我们的教室永远亮堂堂的。” 李薇读完阿依的作文,心里暖暖的,她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逆变器,在孩子们心里竟然有这么重要的地位。
现在,瓦洛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而逆变器就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默默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照亮着孩子们的求学路,也照亮着村民们的生活。每当李薇看着教室里亮着的灯光,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她总会想起志愿者第一次启动逆变器时的场景,想起孩子们脸上惊喜的笑容。她知道,这台小小的逆变器,不仅带来了光亮,更带来了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带来了整个村子的希望。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这台逆变器还会见证哪些温暖的故事,还会给这个山村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