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仓和他的磨矿机:深山中的细碎时光

陈满仓第一次摸到磨矿机的栏杆时,掌心被钢铁的凉意烫得一哆嗦。那年他刚满十七,跟着爹从老家的黄土坡来到南方的矿山,满山的翠绿没让他记住多少,倒是选矿车间里那台半人高的格子型球磨机,轰隆隆的声响像惊雷似的,在他耳朵里绕了整整三十年。

老仓总说磨矿机是有脾气的。刚上工那会儿,他跟着师傅学添料,总掌握不好矿石和水的比例。有次矿石加得太急,磨矿机的进料口突然堵了,钢球在筒体内撞得 “哐当” 响,像是在发脾气。师傅拿着铁钩一点点疏通,额头上的汗珠掉进机器缝隙里,瞬间就没了踪影。“这东西跟庄稼地一样,得顺着性子来。” 师傅拍着他的肩膀说,“矿石硬了就多加点水,矿石软了就放慢进料速度,磨出来的矿浆才匀实,后续选出来的精矿才够纯。”

老仓把师傅的话刻在了心里。后来师傅退休,他成了车间里最懂磨矿机的人。每天天不亮,他就揣着两个白面馒头往车间跑,先围着磨矿机转三圈,听听声音对不对,再蹲下来看看出料口的矿浆浓度,用手指蘸一点尝尝 —— 不是真尝味道,是靠触感判断矿浆里的颗粒粗细。有次新来的年轻工人数落他:“仓叔,现在都有仪器测浓度了,您这老办法早过时了。” 老仓没反驳,只是第二天让年轻人用仪器测完,再用他的办法试一次,结果仪器显示的浓度和他摸出来的差不离。年轻人服了,从此总追着他问磨矿机的 “脾气” 怎么摸。

老仓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儿,是十年前参与改造车间里的那台老球磨机。那台机器用了二十年,磨矿效率越来越低,还总出故障。矿上想换新机器,老仓却舍不得,主动找领导申请改造。他带着两个徒弟,每天泡在车间里,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光是记录数据的本子就用了三本。有次为了测试不同钢球配比的磨矿效果,他们连续守了三天三夜,困了就趴在机器旁打个盹,饿了就啃口干面包。徒弟们熬不住,劝他歇会儿,他却说:“这机器陪了咱们这么多年,咱们得对得起它。” 最后,他们把原来的钢球换成了高铬合金球,又调整了筒体的转速,磨矿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三成,还减少了噪音和能耗。矿上奖励了他一笔奖金,他一分没留,全分给了一起参与改造的工友。

去年冬天,老仓的腿犯了风湿,走路一瘸一拐的,却还是每天往车间跑。儿子在城里开了家工厂,劝他退休过去享清福,他不同意:“我走了,那台磨矿机要是出了岔子,没人懂它的脾气怎么办?” 儿子拗不过他,只好在矿山附近租了间房子,方便他上下班。有天早上,老仓走到车间门口,看见新来的年轻工人正在给磨矿机做保养,动作娴熟,眼神专注,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他站在门口看了半天,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

下午的时候,车间里突然停电了。老仓坐在磨矿机旁边的台阶上,摸着凉凉的栏杆,想起了刚上工的那年夏天。也是这样一个闷热的下午,停电后师傅带着他在机器旁聊天,师傅说:“磨矿看着简单,其实是个细活儿。矿石要磨得细,才能把里面的有用矿物和杂质分开,就像做人,得把心磨得透亮,才能分清是非对错。” 那时候他不懂师傅的话,现在却慢慢琢磨出了味道。

天黑的时候,电来了,磨矿机重新发出轰隆隆的声响。老仓慢慢站起来,走到出料口旁,看着均匀的矿浆缓缓流入管道,像是看着一条条流淌的银河。年轻工人跑过来问他:“仓叔,您看这矿浆怎么样?” 老仓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有我当年的样子。以后这机器,就靠你们多费心了。”

年轻工人用力点头,老仓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运转的磨矿机,突然觉得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不管岁月怎么变,这深山中的磨矿机还会一直转下去,而那些关于磨矿的故事,也会像矿浆里的颗粒一样,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再被新的人拾起,继续讲述下去。不知道多年以后,当这些年轻工人也变成老师傅的时候,会不会也像他一样,坐在磨矿机旁,给新来的年轻人讲起当年的故事,讲起那些与钢铁和矿石相伴的细碎时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5-10-22 07:46:36
下一篇 2025-10-22 07:51:47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