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时夹在面包里的培根、追剧时随手拆的牛肉干、煮面时丢进去的火腿肠…… 这些熟悉的肉类加工品,早已成了很多人生活里离不开的美味。但你有没有过好奇,一块普通的生肉,要经过多少道手续,才能变成口感、味道都截然不同的加工食品?其实肉类加工远不止 “把肉煮熟” 这么简单,里面藏着不少能让肉更好吃、更耐放的小技巧,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说最基础的 “选肉” 环节吧,这可是决定加工品好不好吃的第一步。不是所有肉都适合做加工食品,比如做香肠通常会选猪腿肉,因为这里的肉肥瘦比例刚好,瘦肉能保证口感,少量肥肉能增加香气;而做牛肉干则更偏爱牛后腿上的腱子肉,筋少肉紧,风干后嚼着才有劲。选好的肉还得经过仔细处理,先是剔除掉里面的筋膜和骨头 —— 这些东西要是混在成品里,嚼起来会很费劲,接着把肉切成小块或者直接绞成肉糜,具体怎么处理,全看要做的是哪种产品。比如做肉丸需要把肉绞得特别细,甚至打成肉浆,这样才能揉出 Q 弹的口感;而做培根则需要把肉切成大片,保持肉质的纹理感。
处理好的肉,接下来就要进入 “调味” 阶段了,这一步直接决定了加工品的风味。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调味配方,比如香肠里会加入盐、糖、料酒,还有专门的香料粉,有些还会加一点淀粉来增加嫩度;培根则更注重烟熏味,除了基础的盐糖,还会用八角、桂皮等香料腌制,之后再进行烟熏处理。调味的时候,不仅要把调料和肉充分混合均匀,有些产品还需要 “腌制” 一段时间,让味道慢慢渗透到肉的每一丝纤维里。比如做腊肉,腌制时间可能要持续好几天,这样腌出来的肉才够咸香,也更容易保存。
调味之后,就到了各种加工品 “各显神通” 的环节 —— 塑形和熟制。像香肠,会把调好味的肉糜灌进肠衣里,肠衣有的是天然的猪肠衣、羊肠衣,有的是人工制作的胶原蛋白肠衣,灌好后还要用线把香肠分成一段一段的,再放进热水里慢慢煮,或者放进烤箱里烤;而肉丸则是把肉浆揉成一个个小圆球,然后放进沸水里煮到浮起来,或者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有些产品还会有特殊的处理步骤,比如牛肉干,会先把肉煮熟,然后切成条,再放进烤箱里低温烘烤,或者放在通风的地方风干,让水分慢慢蒸发,这样才能做出有嚼劲的口感;熏肉则需要把腌好的肉挂在熏房里,用柏木、松木等木材燃烧产生的烟雾来熏制,不仅能让肉带上独特的烟熏味,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不过,大家吃肉类加工品时,最关心的可能还是 “安全” 问题吧?比如会不会有添加剂超标,或者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情况。其实正规厂家在加工过程中,对卫生和添加剂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卫生方面,从选肉到加工,所有的设备和操作台都要定期清洗消毒,工人也要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细菌污染;添加剂方面,像防腐剂、色素、香精等,都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和限量标准,不是想加多少就能加多少的。比如常见的防腐剂亚硝酸盐,适量添加可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还能让香肠、培根保持鲜艳的粉红色,但如果过量摄入,对身体就会有危害,所以正规厂家都会严格控制它的用量。当然,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也可以多留意一下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添加剂种类少、脂肪和钠含量低的产品,这样吃起来会更放心。
还有一个小知识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同的肉类加工品,保质期也不一样,这和它们的加工方式、包装形式都有关系。比如真空包装的香肠,在常温下可以保存几个月,而散装的香肠,因为接触了空气,保质期可能只有几天;风干类的产品,比如牛肉干、腊肉,因为水分含量低,保质期相对较长,只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能保存好几个月甚至更久。不过不管是哪种产品,开封后都要尽快吃完,吃不完的要放进冰箱冷藏,避免变质。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平时吃的肉类加工品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其实每一种加工品,从生肉到成品,都要经过多道严格的工序,背后也凝聚着不少食品加工技术的智慧。下次再吃香肠、培根的时候,不妨多留意一下它们的口感和风味,想想它们在加工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步骤。
常见问答
- 香肠里的肠衣是什么做的?吃了对身体有影响吗?
香肠的肠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然肠衣,用猪、羊、牛的小肠或大肠处理制成,属于可食用的动物组织;另一种是人工肠衣,大多由胶原蛋白、纤维素等材料制成,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人工肠衣也是可以食用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不过有些人工肠衣口感较差,也有少数不可食用的,购买时可以看一下产品说明。
- 为什么有些肉类加工品会有粉红色,是加了很多色素吗?
除了少数用天然色素(如红曲米)调色的情况,大部分肉类加工品的粉红色主要来自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和肉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稳定的亚硝基肌红蛋白,让肉呈现出鲜艳的粉红色,同时还能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只要是正规产品,亚硝酸盐的用量都会符合国家标准,适量食用是安全的,不用过度担心。
- 牛肉干越有嚼劲越好吗?
其实牛肉干的嚼劲主要和加工方式、水分含量有关。水分含量越低的牛肉干,通常越有嚼劲,但这并不代表口感越好。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有些人喜欢有嚼劲的,有些人则偏爱口感稍软的。另外,过于干硬的牛肉干,吃的时候可能会对牙齿和口腔黏膜造成摩擦,所以选择适合自己口感的就好,不用刻意追求 “越嚼越香”。
- 培根一定要煎着吃吗?还有其他做法吗?
培根煎着吃能让油脂析出,香味更浓郁,但并不是唯一的做法。除了煎,还可以把培根切成小块,和蔬菜一起炒,比如培根炒西兰花、培根炒蘑菇;也可以把培根卷上金针菇、芦笋,放进烤箱里烤,口感会更鲜嫩;甚至在煮泡面、煮粥的时候,丢几片培根进去,也能增加风味,做法还是很灵活的。
- 买肉类加工品时,应该优先看生产日期还是保质期?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很重要,不能只看其中一个。首先要看生产日期,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这样能保证产品更新鲜,剩余的保质期也更长;然后再看保质期,确认产品在食用期间内不会过期。同时,还要注意产品的储存条件,比如有些产品需要冷藏保存,如果购买时发现产品放在常温下,即使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存在变质风险,这种就不建议购买了。
- 自己在家能做香肠吗?难度大不大?
自己在家做香肠其实不难,只要准备好材料和简单的工具就行。需要的材料有新鲜的猪肉(或牛肉)、肠衣、盐、糖、香料等,工具则需要绞肉机(或刀)、灌肠器(如果没有,也可以用矿泉水瓶自制)。做法就是把肉绞碎、调味,然后灌进肠衣里,再经过晾晒或烘烤就可以了。不过在家做香肠时,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而且没有专业的防腐处理,做好后要尽快吃完,不建议长时间存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