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布病高发季,了解一下布病常识……_布病高发期是几月份

2023-04-06 17:08:19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波浪热、马耳他热、地中海热,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

  布氏菌的抵抗力如何?

  布氏菌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3%漂白粉和来苏水数分钟能杀灭;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冻肉、水及衣物等中能长时间生存。

  布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在我国,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北方牧区,布病羊群流产高峰在每年2~4月份,发病高峰为春末夏初。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畜牧兽医工作者、屠宰工人、皮毛加工人员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布病为什么是自然疫源性疫病?

  引起布病的病原体-布鲁氏菌,在自然界中可以独立于人、畜之外,在野生动物中形成完整的疾病传播循环,因此布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疫病。虽然布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疫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布病可防可控,人和家畜在特定条件下才会感染。

  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生带菌,成为对其他动物和人最危险的传染源。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布病是怎么传播的?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

  1.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近年来,由于喝生羊奶而引起的布病暴发疫情屡见不鲜。

  3.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哪些人易感染布病?

  人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的多少。人感染布病具有明显的职业性,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皮毛、乳、肉加工人员及实验室操作人员等易感染布病。

  哪些地方有布病?

  布病流行广泛,世界上有牲畜的地方几乎都发生过人或畜间疫情。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国家发生过人、畜间布病。我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过人、畜间布病,其中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辽宁、河南、陕西、新疆、山东等地最为严重。

  人感染布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布氏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人感染布病后,会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特别是骨关节。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转为慢性后很难治愈。

  人急性布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约80%的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病变主要累及大关节,单个或多个,非对称性,局部红肿;10% ~27%的患者起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

  人慢性布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慢性期活动型患者具有急性期的表现,也可长期低热或无热,疲乏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神经痛,关节痛,一般局限某一部位,但重者关节强直、变形。

  病程与预后如何?

  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

  布病如何确诊?

  根据布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疑似布病,确诊要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

  布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哪些?

  布鲁氏菌病原学检测可以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检测。血清学检测技术有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全乳环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偏振分析技术等。

  布病变态反应诊断方法包括哪些

  布鲁氏菌素皮肤试验,可用于筛选未经疫苗免疫群体。凡接种过Rev.1、A19或RB51疫苗的动物在免疫多年后经布鲁氏菌素皮肤试验检测仍能产生阳性反应。该方法特异性高,且在群体水平上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因此可推荐用于无布病地区的群体/ 群体监测。

  如何预防布病?

  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

  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4.职业人群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感染

  (1)职业人群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①认识危害,做好个人防护。职业人群要充分认识布病危害,要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布病防治科研等职业人群必须穿戴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戴护目镜。

  ②规范操作,养成良好习惯。各类职业人群要正确选用和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职业人员防护安全有效。在工作场所做好对病畜排泄物和流产物,死畜及其肉、内脏和皮毛及工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工作场所和器具及个人消毒。

  (2)用人单位落实防护措施用人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增强职业人群对职业布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对职业性布病人群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及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职业性布病防护措施的落实。对从事接触职业性布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服务和监管部门要协调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降低布病感染率

  职业性布病防治部门要积极做好职业性布病防控宣传工作。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供高效便捷的职业性布病诊断服务,做到早干预、早发现,以降低职业人群布病感染率。畜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把畜产品调运、屠宰和检疫、免疫等关口,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布病危害。卫生监督部门要及时督促相关企业,监督企业为劳动者提供规范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布病感染率。


以上就是关于《春季布病高发季,了解一下布病常识……_布病高发期是几月份》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3270.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