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要除甲醛,先看看国家标准-除甲醛行业标准最新版
原标题:为什么要除甲醛,先看看国家标准
现在市场上不少发展加盟的甲醛治理商不断过分宣扬“甲醛”的化学毒性:甲醛致癌又是刺激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这对刚初为人母的女性来说,造成的心理伤害堪比”explosionofatomicbomb“。
实际上,甲醛对人体的伤害不足TVOC/苯及苯系物的一半。甲醛虽然被国家认定为一级致癌物质,但其只是患癌的一个诱导因子,只有结合其他不利身心的环境条件才会加大患癌概率。而苯及苯系物/TVOC是造成白血症的直接因子。
科普一下甲醛测定标准
一、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客观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依据,GB/T1888-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2年1月19日批准发布,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制定的。这部标准引人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的要求,其中规定的控制项目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规定控制的化学性污染物质不仅包括人们熟悉的甲醛、苯、氨、氡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人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种化学性污染物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考虑了发达地区和城市建筑中的风量,温湿度以及甲醛、苯等污染物质,同时还考虑了不发达地区使用原煤取暖和烹饪等情况。然而,目前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只对PM的限值做出了规定,未涉及PM2.5。其中规定:
化学性: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可吸入颗粒物PM10/氨/臭氧(1h)均值的标准制为:0.1/0.11/0.2/0.2/0.6/0.15/0.2/0.16(mg/m)
二、检测标准(国家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
家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污染源、室内环境因子、室内外空气交换*和房间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保为保证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运用科学系统的污染物检测、测试方法。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技术
GB/T188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室内空气监测时,采样点位、采祥高度、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及采样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等项目做出了规定。
采样点位、采样时间和频率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原则上小于50平方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平方设3~5个点;100平方以上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距墙大于0.5米。采样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致,相对高度0.5-1.5米之间。
采样前至少关闭门窗4h。年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45min。
实际:密封24小时,控制温度22-28摄氏度,湿度40-60rh,标准大气压101.3kpa,风速0m/s。
污染源控制(时间有限,本节内容有时间会详细更出,可先关注)
源头控制通风换气烘烤法空气净化技术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
在以上五类细分出:
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热催化氧化(注意关键词”氧化“)烘烤排风:(夏季晾晒为什么要一直开窗通风就在于这)生物法:(生物酶)生物粒子控制:机械过滤/静电过滤/紫外线杀菌/远红外空气消毒/生物颗粒捕捉/微波消毒/高效通风换气
参考文献:吕阳卢振:《室内空气污染传播与控制》朱天乐:《微环境空气质量控制》
杨岩岩刘连友王焕芝:《室内尘土的研究进展》GB50325-2010GB18883-2002
感谢知乎好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老友与酒的大力支持和授予此文章的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原创 为什么要除甲醛,先看看国家标准-除甲醛行业标准最新版》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6662.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