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文与翻译碰撞,被文字魅力狠狠拿捏了!-翻译中国语言
如何将一种语言
传神地表达给不同语种的朋友?
高手来“交卷”啦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
法语翻译家董强
给《开讲啦》取了一个法语名——
“La séance est ouverte”
“翻译是最深入的阅读”
法语翻译家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董强院长曾说
翻译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他解释,读者通常不会阅读得过深
比如读小说时
人们会更好奇后续情节
不会在意其中的每个词汇
翻译则需要推敲
需要将每句话都琢磨透
这位在中法文化交流中
作出巨大贡献的法语翻译家
与法语的初遇在中学课本上
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
唯独未翻译的那句法语原文
令他感受到语言的重要性
↓↓↓
大学期间,他开始阅读法语小说原文
即使在异国他乡
他也会整天待在图书馆或书店阅读
为了不被书店赶出去
囊中羞涩的他
会在走前买一本最便宜的书
董强院长通过书籍
不断打开一个个新世界
大量的阅读,108本阅读笔记
……
不断地积累
让他的法语达到了新境界
“翻译中纯粹现成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要敢于用自己的方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句极具气势的谚语该怎样翻译?
翻译成俄罗斯语时
需要将“老虎”换成“熊”或“狼”吗?
没想到俄罗斯语里有个类似的谚语——
“既然怕狼,就不要进树林”

但翻译应该入乡随俗还是立足本土呢?
董强院长表示
这触及了翻译的本质
应该维护本国语言的民族性与质感
同时又不突兀
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有时不妨在铺垫后大胆直译
↓↓↓
李白诗句“骏马似风飙”中的“飙”字
你觉得如何翻译最优?
呼号着的暴风?发怒的风?
还是直接译成“三条狗的风”?

董强院长说
美国文学家确实将其翻译成了
“三条狗的风”
这看似不可思议的答案
却与我国诗人朱湘不谋而合
戳视频,感受文学和汉字的魅力
“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李白”
看似简单的翻译
其实各有各的挑战
董强院长说
有时看起来容易的诗句
真正翻译起来非常难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
几乎让所有译者“翻车”

董强院长的好友
法国文学家勒克莱齐奥
热爱中国文化
与董强院长合著了《唐诗之路》
董强院长爆料说
勒老最用心的就是李白
在《唐诗之路》中将一半篇幅都献给了李白
而在李白的众多作品中
勒老格外钟情《独坐敬亭山》
他更是在《开讲啦》节目连线中表示:
“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是李白
如果我有机会和中国历史名人结识
我要选李白”
哪一刻让你觉得书没白读?
此情此景
你会如何描绘?
↓↓↓

也许是“春的影像诗”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或是“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当你看到某一场景的瞬间
想到了描绘它的字词时
你是否会为自己感叹:
多读书是有用的!
被问及哪一个“高光时刻”
让自己感觉书没白读
董强院长回答
是一次在法国小学讲授中文
孩子们起立为他背诵了一首
他根据唐诗意境用法语翻译的诗
他的翻译让法国的孩子们
对于遥远中国的唐诗感到亲切

阅读是能让人回望自己、
反思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今,我们可以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舞台上
和不同文化
用不同语言交流
这也是阅读的乐趣
相信也有某个时刻
让你感叹书没白读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以上就是关于《当中文与翻译碰撞,被文字魅力狠狠拿捏了!-翻译中国语言》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683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