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首日破十余项纪录-长津湖之水门桥免费观看完整版
文 |杜思梦
编辑|
万晓茜
今日(2月1日),2022年春节档正式开局。
《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狙击手》《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5部真人电影,及《熊出没·重返地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小虎墩大英雄》3部动画电影携手拉开虎年春节档大幕。
截至记者发稿,《长津湖之水门桥》已累计打破十余项纪录。据国家电影专资办实时初步统计数据,《水门桥》首日票房约6.23亿(春节档准确数据本报明日发布),领跑春节档。
韩寒新作《四海》、“开心麻花”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分别暂列第二、三名。《熊出没·重返地球》首日领衔春节档动画电影。
春节档开分第1名
作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的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出征首日即势如破竹,领跑春节档。
事实上,《水门桥》自预售起,便一路领跑。
预售首日,票房过千万;预售第4天,票房破5000万;第7天,预售破亿;上映前1天,《水门桥》预售票房已突破4亿;今日14:00,影片实时票房累计突破5亿元,观影人次破820万!
与此同时,影片首轮口碑亦高分出炉:猫眼、淘票票两大购票平台上,《水门桥》均以9.6的超高分开分,在微博平台,《水门桥》的大V推荐度高达98%,位列春节档开分第1名。
七连故事大结局
电影《水门桥》承接前作《长津湖》,是《长津湖》七连故事的大结局。
片中,七连战士在结束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后,于水门桥阻击敌军撤退,在更寒冷的条件下,迎来更激烈、更残酷的战斗,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三炸水门桥”的真实历史。这场“攻坚战”也是上下两部《长津湖》中最艰难的战争。
影片总制片人于冬在采访中透露,这是一部用现代电影的制作手法和理念完成的电影。
他透露,《水门桥》未采用一个资料片镜头,“小到一个雪片,大到一场战役的全过程,全部都要我们自己来完成。”
于冬
“当我们要求自己‘不用一个资料片镜头’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在拿电影工业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用现代电影的方式去创作。”拍摄现场“炸多远、火多大……拍摄相关的种种事项,几乎都用科技来掌控。”
于冬希望,通过工业化电影的拍摄方式,为观众打造“尽可能逼真的临场感”,将《水门桥》拍成一部“无限还原真实场景的现代电影”。
无论《长津湖》还是《水门桥》,都可以成为一部“能流传得下来的电影”,即使50年后,观众依然会觉得它们是好电影。
-30度,没一个人有怨言
相比《长津湖》,《水门桥》的拍摄条件更加艰苦。
主演吴京介绍,《水门桥》的拍摄让他经历了拍戏以来从未有过的艰苦时刻:
“每天面临的那种寒冷与艰难,刺激到了我们的每一根神经,让我们时刻记得,当年的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护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忍受了怎样的寒冷,接受了何等残酷的挑战,我们是带着最大的敬意完成这部电影的。”
主演韩东君回忆,“《水门桥》经常拍夜戏,室外温度-30度,我们穿着湿透的衣服,最后都冻住了”,韩东君记得,拍摄现场,剧组动用了大量造雪机,直冲着演员们吹,雪片打过来,眼睛既不能睁,也不能闭,一拍完,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滴眼药水。
尽管环境恶劣,韩东君透露,现场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大家当时在想,我们只是人造雪片打到眼睛里,但是志愿军战士是弹片打到身体里。”
33.3%!排片量继续上涨
有今日抢先走进影院的观众透露,《水门桥》在多地影院爆满,一些观众被影片故事触动,直呼“破防了”,而影片整体升级的战斗场面也令不少观众拍手称赞,“剧情节奏和制作水准都是国产片天花板。真是一部王炸电影!”
从目前市场数据看,《水门桥》仍将持续领跑春节档新片,影片大年初二的排片优势继续扩大,排映场次已达33.3%,较大年初一上涨6个百分点。
最特别的日子,最强的大片
传递最有力的希望!
《水门桥》春节档上映,意义特殊,因为“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节日,而我们今天的团圆,是所有先辈们浴血奋战为我们拼出来的。越是这样的日子,我们越是要记得他们的付出。作为中国的电影人,我们就是要在最特别的日子,用最强的大片,为全世界中国人传递最有力的希望!”于冬说。
巧合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虎年,72年后的2022年,新中国迎来了又一个虎年。“在这个虎年,希望以‘一群猛虎钢七连’的精神,与大家共勉。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带着这样的精神在新的一年继续前行,势不可挡!”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由中宣部电影局主抓,北京博纳影业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领衔出品。
影片正在全国影院上映。
中国电影年度报告
(2021)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以上就是关于《出征!《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首日破十余项纪录-长津湖之水门桥免费观看完整版》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7159.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