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初中物理声光知识点)

2023-03-05 13:54:04

 

原标题:【中考物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一声现象01声音产生:物体的振动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速:15℃空气中声速340m/s,v 固 >v 液 >v 气 回声:

间隔0.1s以上,距离≥17m,测距:s=vt/202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人听频范围:20Hz——20000Hz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海啸、地震、核弹爆炸)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响度: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03噪声定义:物理学:无规则振动环境学: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等级:分贝,dB防治:在(1)声源处(2)传播过程中(3)人耳处减弱。

04利用(1) 传递信息:声呐、B超 (2) 传递能量:超声清洗、超声碎结石 二光现象01光的直线传播光源:天然:恒星、萤火虫人造: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真空c=3×10 8 m/s。

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02光的反射规律:反、法、入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类:镜面反射: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平行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向四面八方特点: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03平面镜成像

原理:光的反射特点:(对称)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应用:成像、改变光路(潜望镜)04球面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广角镜)。

05光的折射发生条件: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规律: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向法线偏折特点: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06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白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透明物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07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定义:光谱红光外侧作用:热作用:红外线夜视仪、烤箱、浴霸穿透云雾能力强:遥感技术遥控:遥控器紫外线:定义:光谱紫光外侧。

作用:化学作用强: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紫外线灯消毒。荧光效应:验钞机。凸透镜成像及应用01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02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像变小(虚)03应用眼睛:晶状体和角膜:凸透镜视网膜:光屏原理: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近视眼:原因:晶状体厚、折射强、焦距短、成像靠前矫正:凹透镜。

远视眼:原因:晶状体薄、折射弱、焦距长、成像靠后矫正:凸透镜显微镜:物镜:投影仪一倒立放大实像目镜:放大镜一正立放大虚像特点:两次放大望远镜:物镜:照相机一倒立缩小实像目镜:放大镜一正立放大虚像特点:缩短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04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2)原理:光的折射 (3)放置: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4)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5)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可能原因:。

一是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二是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三热现象物态变化01温度概念:冷热程度单位:摄氏度(℃)、华氏度(F)、开尔文(K)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定:标准大气压冰水混合物(0℃),沸水(100℃)02熔化凝固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晶体:有熔点,熔化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无熔点,熔化吸热,温度变化03汽化液化汽化:蒸发特点:任何温度、表面作用:有致冷作用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湿度沸腾一定温度、内部和表面,吸热,温度不变。

液化:降低温度、压缩体积。04升华凝华升华:吸热,如干冰、白炽灯钨丝变细。凝华:放热,如雾松、霜。05吸热放热

内能01分子动理论一切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表现: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02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影响因素:质量、温度、状态单位:焦耳(J)改变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热量:热传递中传递能量的多少03比热容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单位:J/(kg·℃)c 水 =4.2×10 3 J/(kg·℃) 公式:Q 吸 =cm(t-t 0 )

Q 放 =cm(t 0 -t) 04热机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公式:q=Q 放 /m(固) q=Q 放 /V(气) 效率: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提高效率的措施: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减小各部件之间的摩擦能量和能源01能量形式:机械能、电能、内能、原子能、化学能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02能源概念: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分类:按获得途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按再生与否: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03新能源

太阳能:氢原子核超高温下发生聚变反应核能:概念: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惊人能量裂变:用中子轰击大的原子核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应用:核电站、原子弹聚变: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

应用:氢弹四力与电总结质量和密度01物质结构宏观:宇宙一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微观:分子一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02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克(kg)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放平归零,左高左调,左物右码,。

先大后小,读数游码左为准)性质: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03密度概念: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公式:ρ=m/V单位:1.0g/cm 3 =1.0×10 3 kg/m 3 特点:与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应用:鉴别物质:ρ=m/V求质量:m=ρV求体积:V=m/ρ04测量盐水密度(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m 1 ; (2)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3)再用天平测出剩余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m 2 ; 。

(4)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m 1 -m 1 )/V 05测量金属块密度(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m;(2)把适量的水倒入量筒,测出水的体积为V 1 ; (3)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 2 ;

(4)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m/(V 2 -V 1 ) 运动01机械运动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0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定义: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公式:v=s/t单位:m/s、km/h1m/s=3.6km/h0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单位:米(m)工具:刻度尺(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特殊方法:(累积法、以直代曲、以曲代直、等长测量)。

时间单位:秒(S)工具:秒表运动和力01力定义: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单位:牛(N)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形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0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0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04二力平衡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三种力01重力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重力大小跟质量成正比 G=mg,g=9.8N/k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等效在重心上02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大小:F=kx(胡克定律)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03摩擦力概念: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决定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大小、运动快慢无关。

压强01固体压强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公式:p=F/S单位:1Pa=1N/m 2 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0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重力、流动性 规律: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同种液体深度增大,压强增大;。

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公式:p=pgh 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原理:同种液体,不流动,液面相平应用:船闸、水壶、水塔03大气压方向:各个方向测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值:ρ 0 =1.01×10 5 Pa。

变化:海拔和天气应用:抽水机(活塞式、离心式)04流体压强规律: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浮力01浮力概念: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竖直向上的托力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表面的压力差。

02阿基米德原理F 浮 =G 排 =m 排 g=ρgV 排 内容: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03其他公式定义法: F 浮 =F 向上 一F 向下 称重法: F 浮 =F 1 -F 2 悬漂法: 。

F 浮 =G 物 04浮沉条件F 浮 >G 物 ,上浮(ρ 液 >ρ 物 ) F 浮

05应用轮船:原理:增大V 排 ,增大F 浮 排水量: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吃水深度:船底到水面的距离潜水般: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下潜热气球和飞艇:改变体积,改变浮力的大小功和功率01功概念: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

动了一段距离公式:W=Fs单位:焦耳(J)1J=1N·m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02功率概念:所做的功与时间之比公式:P=W/t=FS/t=Fv单位:瓦特(W)IW=1J/s机械能01动能定义:由于运动具有的能。

因素:质量、速度02势能重力势能定义:被举高具有的能因素:质量、高度弹性势能定义: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弹簧种类03机械能守恒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简单机械01杠杆

概念: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物五要素:支点O,动力F1 ,动力臂L1 ,阻力F2 ,阻力臂L2 画力臂: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分类:省力杠杆:L 1 >L 2 ,费距离,老虎钳。

费力杠杆:L 1

0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W有用 /W总 =W有用 /(W有用 十W额 )提高方法:减轻机械的自重,减小摩擦应用:滑轮组η=Gh/FS=G/nFη与物重和动滑轮重有关(不计摩擦、绳重)。

斜面η=Gh/FS=G/nFη与粗糙程度和倾斜程度有关五电现象电路01电荷摩擦起电:带电体吸轻小物体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排斥,异种吸引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02电路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导线(输送电能)连接:串联(一条路,互相影响)并联(多条路,互不影响)03电流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单位:安培(A)。

电流表:正进负出,串联不超量程,不可直接连电源两极串联:各处电流相等I=I1 =I2 并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 +I2 04电压概念: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单位:伏特(V)电压表:正进负出,并联不超量程,可直接连电源两极。

串联:U=U1 +U2 并联:U=U1 =U2 05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设计实验①探究电流的规律:把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点探究电压的规律:分别测量L1 、L2 两端电压和电路总电压②换另外两个灯泡再次测量(灯泡的规格不相同,结果具有普遍性)。

数据分析:①得出结论串联:I=I 1 =I 2, U=U1 +U2 并联:I=I 1 +I 2, U=U1 =U2 ②至少有三组数据(一次实验得结论不可靠,具有偶然性)欧姆定律01电阻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半导体:概念: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影响因素:温度、光照、杂质超导现象:温度很低,电阻为零优点:(1)降低由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2)不必考虑散热问题02滑动变阻器

原理:通过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流使用:1.串联;2.一上一下;3.闭合开关前电阻值最大03欧姆定律内容: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表达式:I=U/R并联: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小,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

串联: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大,相当于增加长度电流表:电阻很小,当做导线电压表:电阻很大,当做断路04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变阻器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结论: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变阻器作用: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结论: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05伏安法测电阻变阻器作用:①保护电路,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多次测量原理:R=U/I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

电功、电功率01电能单位:1度=1kW-h=3.6×10 6 J 测量:电能表【220V、10(20)A、50Hz,600revs/kWh】电功:把电能为转化其他形式的能所做的功电功的公式:W=UIt02

电功率定义:电流所做的功与时间的比值单位:瓦(W)1kW=103 W公式:P=W/t=UI=I2 R=U2 /R(纯电阻)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03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变阻器作用:

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U额 时求P额 ,U实 时求P实 )原理:P=UI注意:①灯丝发热温度升高,R变大,P 实 偏小 ②求平均功率没有意义04电热概念: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Q=I2 RtW=Q的条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利用:电热器防止:散热风扇、散热窗家庭电路01家庭电路组成: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灯泡、插座火线和零线:用试电笔判断插头和插座:左零右火上地漏电保护器:有人触电时自动断开保险丝:材料:铅锑合金。

原理:电流的热效应02安全用电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触电的形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触电的急救:切断电源,用绝缘体挑开电线防雷电措施:①避雷针;②不要在树下避雨;③不要站在高处六磁现象01

磁现象磁性:吸引铁、钴、镍的性质磁极:磁性最强的部分(N极和S极)相互作用: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磁化:磁性材料在磁体或电流作用下获得磁性不利:机械手表走不准,电视机色彩失真02磁场基本性质:对放入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磁感线方向:N极→S极(磁体外部)地磁场:地磁的北(南)极在地理的南(北)极附近03电生磁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通电螺线管: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电磁铁:

概念:通电螺线管和铁芯构成磁极判断: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磁性强弱影响因素:①电流的大小;②线圈的匝数;应用:电铃、电磁继电器04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构造:①定子②转子

应用( 电动机):构造:①定子,②转子换向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能连续转动作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05磁生电电磁感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的条件:①电路闭合;②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发电机:

原理:电磁感应 作用: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文章来源于物理教学云,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 责 声 明 : 自 媒 体 综 合 提 供 的 内 容 均 源 自 自 媒 体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所 有 , 转 载 请 联 系 原 作 者 并 获 许 可 。

文 章 观 点 仅 代 表 作 者 本 人 , 不 代 表 环 球 物 理 立 场 环球物理ID:huanqiuwuli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

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中考物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初中物理声光知识点)》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77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