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何其难?——茶谈开篇寄语-茶企使命

2023-04-23 17:43:12

 做真实的企业管理工作,内中苦辣酸甜、是非功过暂且不表,要论其因何困难,则是完完全全的另一码事。越是简单、基础的问题,就越难于回答。你去问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加一等于几,他可以马上告诉你,一加一等于二。但是同样的问题,你去问一位大学数学教授,他一般不会给出一个明确的、肯定的答案。他很可能会告诉你: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涉及到数学学科基础的深层次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解决“企业管理因何困难”的问题,大体也与之相仿。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年牛老爵爷提出来“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引发了牛爵爷对引力问题的思考,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茶友不才,不敢与牛老爵爷相提并论,但秉持“虽不能至,心向往焉”的心态,还是不免勾起了探究一番的冲动。故略加思考,斗胆妄言几句,权当抛砖引玉、聊充谈资而已。

第一,企业管理之所以难,是由管理天然具备的“委托-代理”属性决定的。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如果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管各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再大的问题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管理的问题,或者说是管理困难的问题就不存在或者不明显了,无非是把工作的颗粒度划得小一点、细一点而已。但问题是,真实世界往往不是这个样子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无法明确区分到底是你家门前的雪,还是他家瓦上的霜。另外,每个人天然的禀赋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人擅长扫雪,有人擅长除霜。于是就会出现你替他家扫雪,他替你家除霜的既成事实。一个千丝万缕,一个千差万别,两者共同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他人才能完成自己想干而力不从心的事情,这就有了“委托-代理”关系,是一切管理问题产生的总根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存在的价值,就是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制度框架保障的。具体来说,“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周其仁语)。有人有钱,有人有才,有的人有钱无才,有的人有才无钱。如果只有那些“有才同时有钱的人”能办企业,那么企业的存在就只会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而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恰恰相反,企业是遍地开花的,这与企业管理可以很好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密切相关。 “钱”是资源,“才”是信息,因为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会产生哪些问题,企业管理又是如何加以解决的哪?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中,普遍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所谓道德风险,指的是利用双方利益不兼容,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代理人对委托人的损害比如贪污腐败、任人唯亲、收受贿赂等等;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损害比如威逼利诱、精神控制、隐瞒实情和潜在风险等等。所谓逆向选择,指的是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做出违背委托人真实意愿的选择,比如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搞形象和政绩工程等等。各种企业管理的方法手段,其用意在于采用“围追堵截”的工作总方针,提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行为成本,尽可能消除两者发生的可能性。话说回来,如何判断、如何预防、如何围堵,有何不良后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难!“委托-代理”关系的普遍存在,有得有失。得的是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展现出来旺盛的生命力,失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应运而生,对一些企业来说,企业管理甚至犹如噩梦般的存在,为此而头痛不已。说句题外话,资源不对称是比信息不对称更基础、更宽泛的一个概念,在企业管理中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恕茶友孤陋寡闻,有关资源不对称及其表现和影响的表述,并未在茶友自身的涉猎范围之内明确的见到过,有机会再另文详加解析。

第二,企业管理之所以难,是由企业的“银行”属性决定的。企业是企业,银行是银行,银行本身就是企业,但企业怎么可能都是银行哪?这明显是违背一般认知的错误命题。企业的确不可能都是银行,企业的“银行”属性指的是企业跟银行一样都具备“存储”的功能。银行存的是钱,把钱转化为资本,用于对外发放贷款;而企业存的是人,把人(或者叫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用于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人和钱都是资源,经过企业的转化,变成了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本”,从这个角度上说,企业和银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工具。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再大的银行、再怎么复杂的业务,管理的对象毕竟还都是“钱”和“物”,是死的东西。企业可就不一样了,再小的企业、再简单的业务,管理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需求的生命体。企业管理怎么可能不难哪!从企业的银行属性来看管理,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思考和发现。我们通常讲经营管理不分家。其实经营和管理是有严格界限的。将“资源”用于生产性投资并获得收益,属于经营的范畴,类似于银行发放贷款;而获取合理数量和结构的“资源”、衡量“资源”的价值、促进“资源”的保值增值则是管理的范畴,类似于银行吸收存款。两者分工明确、界限分明,不存在严格的隶属关系。企业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管理应该为经营/业务服务”,这就属于典型的“让大学教授扫大街”,让专业的人去干不专业的事。经营和管理的界限不清晰,也是企业管理难做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所谓的“工资”、“薪酬”,其实就是员工将自身的人力资源 “储蓄”到公司而获得的“利息”。衡量人力资源量的多少以及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情况,就是一个薪酬管理和薪酬机制设计的问题。薪酬一般都会分为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固定部分即是按照人力资源的“储蓄量”来核定利息,相当于“存款”;而可变部分则是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量”来核定利息,相当于“理财”。按照企业的银行属性这个思路,各种管理方案,个中利弊优劣,企业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考量了。所谓管理咨询,无非是代替或者帮助管理者做了这方面的思考而已。

第三,企业管理之所以难,是由管理的“公共品”属性决定的。管理属于企业内部的“公共品”。企业全体员工,都或多或少的享受着管理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同时也受到管理的约束和影响。在前苏联的“古拉格群岛”,还有社会治安“混乱”的一些南美洲国家,人们只有“被迫”或“自愿”加入某一个黑帮组织才有可能继续活着。活生生的案例给我们展现了无管理或弱管理的组织存在的真实状态,在经济学上称之为“霍布斯丛林”现象。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敌人,没有合作,没有道德,没有希望,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了整个组织。当年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就颇有些霍布斯丛林的特征。后来解放军一进城,强化管理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之后,各种帮派组织就再无生存的土壤了。不过好在这种霍布斯丛林状态只在无法破产倒闭的政治组织中才会真实存在。在面临严峻市场竞争压力的企业中,这样的组织是万不能生存下去的。管理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即企业管理这种公共品要优先满足谁的利益的问题。它一定会让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让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失或做出让步。企业内的“政治斗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办公室政治”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且,往往是越大的企业内部斗得越凶、越厉害,除非一方已经获得了压倒性优势。企业管理所要做的,要么是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在一方利益有所增加的情况下,让其它方的利益没有变差;要么就是经济学上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虽然有人利益增加,有人利益受损,但受益者所得超过了受损者的所失,组织整体的利益是增加的。企业管理无可避免的参与政治斗争,并且还要在政治斗争中实现利益的增长和平衡,谈何容易!私人品是排他性的,谁所有就谁受益,公共品则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特征。城市雾霾人人受害,干净的空气则人人受益。公共品的这种非排他性,决定了其投资建设方必定扮演类似于“政府”的角色,而“政府”的运作靠的是“税收”。用到企业上,就是企业要拿出一定的纯利润出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做企业内部公共品投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纯利润拿多拿少还在其次,关键是“政府”的运作效率怎可与市场化的“厂商”相提并论?人浮于事、铺张浪费、“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实在是不足为奇,说企业管理不难就是大大的怪事了!

第四,企业管理之所以难,是由企业的“组织”属性决定的。 我们常说: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严格来说不是“计划和市场”,而是企业(或组织)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根据经济学家科斯对交易费用的经典论述,市场交易都是有成本的。如果是交易成本过高,或者是风险和不确定性过大,就会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对“市场”形成反向替代。也就是说,企业通过较为便宜的“组织管理成本”,替代较为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拿银子换金子的办法,实现资源配置总成本的下降。企业管理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尽可能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拿铜拿铝来换金子,别老拿银子换。如果企业管理没有发挥正常作用,组织运作效率低、运作成本高,到了“拿千足金换万足金”的地步,市场就会逐渐完成对组织的正向替代,所谓管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企业也是“组织”,组织的运作都是有成本的,并且,这种成本支出是以非市场的“计划”手段来执行的,必然要受到非市场的人为因素的深刻影响。这就涉及到企业管理的自由裁量权及其不确定性利得的归属问题。试想一下,现在还有谁想回归到计划经济年代吗?内中“人情世故”、“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凡此种种,是企业管理所必须面对的,岂有不难之理?处理此类事情,实际上已经大大超出了管理的专业性范畴。管理学解决不了企业管理的问题,就像经济学解决不了现实的经济问题一样,实在是企业管理不争的事实,已经不足为奇了。市场交易本身就具有公平性的特点,所以,市场成本即可以认为是获取资源的正常成本。从这个角度看,所谓企业管理,本质上就是让企业以一种低于正常成本的方式获取和配置资源,还要让双方都因此而满意,岂有不难之理?虽然组织的存在,事实上已经替代了大量的市场交易行为,但组织与市场之争并未因此而稍有停歇。哪些资源要“互通有无”,哪些事情要“自力更生”;选择优质服务,还是能省即省;从人力资源的招聘派遣,到生产销售的“承包式经营”、“外包式运作”,无一不需要在组织和市场之间做出取舍选择,企业管理就不是简单的管理问题,还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判断市场行情、分析交易风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岂有不难之理?

所谓“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企业管理如何如何困难,也不是想为企业管理者辩护、诉苦,而是在于“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对企业管理做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先熟悉“脉象”,再来“把脉”也不迟。说一千道一万,企业管理的实践很重要,企业管理的经验亦很重要。但反过来看,如果全然依赖实践和经验做企业管理工作,任何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案都将面临高昂的试错成本,变成了只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俗话说“两害相衡取其轻”、“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不是越管越容易,越管越明白。反倒是越管越复杂,越管越糊涂、越管越扯淡了。我们需要为各种各样现实的企业管理问题寻找并建立经济学基础,用经济学思维观察微观的企业管理行为,以此作为解决管理问题的理论武器,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破解企业管理难题的根本之道。这大概就是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吧!不过管理学和经济学确有渐趋融合之势,此是不争事实。这对理解和探讨真实的企业管理问题也会大有用处。用句现在颇为流行的话说,这大概就是我们构建这个平台所谓的“初心”吧。起名字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定名“茶谈”,寓“以茶会友,坐而论道”之意。既叫“茶谈”,就该有茶谈的模样和气氛。茶谈不是闲谈,不是清淡,不是论坛讲坛,不是名家大家之谈,更不是一语定乾坤之谈。茶谈专注于“大管理”领域,不是杂文杂谈,而是散文散谈,不搞大杂烩、大杂院,而是形散而神不散。茶谈的语言要接地气、够生动、不臃肿;茶谈的见解要独到,能经得起推敲,至少是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和推敲之后的产物。就算是给这个平台“定调”吧。以茶会友,会的不是贵客,而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以茶会友,讲究的是“一期一会”,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心态,彼此珍重此番茶叙的良机。古语有云“坐而论道,起而行之”。行不行,不可知,但行之前总要坐下来论一论,没有运筹帷幄,也难有决胜千里。最后,欢迎各位茶友常来坐坐。情之所至,有感而发,也能侃几句大山、发几句牢骚、留几篇美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管理者当如是也!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管理何其难?——茶谈开篇寄语-茶企使命》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8138.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