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体检报告丨血常规报告中,这3个指标出现“↑”“↓”要重视(体检表上的血常规怎么写)
来源:【健康宁波】
说到血常规,很多人第一反应都觉得它是生病就医时的常规化验,在意的往往是白细胞计数等炎症相关指标事实上,在日常体检中,血常规报告里一系列红细胞指标也值得关注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简单地判断是否贫血、贫血的类型,并初步了解贫血的病因。
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盛立霞提醒,有些患者因长期贫血身体耐受性提高,平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当体检发现血常规报告中RBC、HGB、HCT这三个指标出现箭头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图片来源 包图网重视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指标贫血一般是由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疾病或获得性疾病引起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因的不同,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贫血类型可分为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盛立霞介绍,通过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 HCT)的变化,可以对贫血进行初步诊断一般来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的正常值在11-15g/dL,男性则在12-17.5 g/dL(不同的检测机器,设置的参数值会略有偏差)。
如果低于正常范围,很可能存在贫血;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则可能血液黏稠度过高,增加血栓风险因此,看到血常规报告中,RBC、HGB、HCT这三个指标尤其是前两个指标有箭头,不管是“↑”还是“↓”,都要引起重视,尽快到血液科就诊。
如果是贫血的话,医生还能根据血常规报告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对贫血进行分类,并初步判断贫血的原因,开展后续治疗这些认知误区要避免。
女性有点贫血很正常?错!“血液科的门诊中,贫血患者占了1/10左右缺铁性贫血是血液科最好治的病了遗憾的是,很多人不够重视,拖成了慢性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盛立霞说,门诊中遇到有些女性以为自己每个月都要来例假,有点贫血很正常,事实上,不管男女,贫血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健康女性哪怕在生理期做血常规检查,也不会显示贫血。
补铁首选是红枣?错!预防和治疗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除了药物,生活中可以怎么食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多吃红枣,其实不然,“红肉才是补铁食物金字塔的顶端”植物性食物的铁含量高,但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数据显示,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为11%~25%,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5%。
因此,要想满足健康人体铁营养的需要,一方面要尽量多选择铁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含有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如猪牛羊肉、动物肝、血、鸡蛋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全面的营养要求至于坊间“铁锅烹饪能补铁”的说法,盛立霞表示,用铁锅烹调食物时,可有微小铁屑的脱落和铁的溶出,但吸收率很低,不易被人体利用,并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目的。
End作 者:王颖 陈静娜编 辑:曹 歆责 编:孙美星来 源:宁波市健康传播中心更多资讯请您关注“健康宁波新闻版”↓↓↓请点击“在看”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
本文来自【健康宁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以上就是关于《解读体检报告丨血常规报告中,这3个指标出现“↑”“↓”要重视(体检表上的血常规怎么写)》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1904.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