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场监管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

2023-05-03 15:23:47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综合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

成都市场监管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

优化企业开办、迁移和注销服务,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把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办成国际质量交流合作盛会;建设“食安科普云街区”,全年开展科普体验活动200场;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效益,助力市场主体“知产”变“资产”……昨日,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

今年,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通过8项重点工作,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让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成渝企业登记档案“掌上”一键通查,惠及两地380万余户企业;接续出台“助企15条”“纾困10条”“包容审慎信用监管10条”政策措施。

回顾过去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富有成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市场主体稳定发展,通过便捷企业开办、用力助企纾困、创新信用监管,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7.94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年末市场主体总量363.89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加强市场安全监管,安全底线全面筑牢。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药品安全监管能力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不断深化。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状况整体向好,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在总结工作、展望未来的同时,会上提出,下一步将努力解决好现有监管理念、监管方式、资源配置与超大城市监管需求还不尽适应的问题,通过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贡献更大市场监管力量。

有“力度”又有“温度”

以高效能监管保障高质量发展

会上提出,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综合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三个关键问题,切实以高效能监管保障高质量发展。

“谁来管”,即加快由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探索“一件事一次办”,强化审管衔接和信息共享;探索“综合查一次”,加大“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力度;探索“综合监管一件事”,对跨部门的具体监管事项理清责任链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监管合力。

“管什么”,将加快由事后查处向事前事中预防转变。坚持宽严并济,强化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对触及安全底线、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领域严抓严管,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怎么管”,则加快由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转变。始终把智慧监管作为智慧蓉城的重点领域,健全智慧市场监管体系,促进法治监管闭环、信用监管贯通、智慧监管集成,实现流程环环相扣、问题精准识别、执法落地闭环,高效精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

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根据研判与部署,今年的8项重点工作包括提振市场信心,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质量变革,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知识产权强市;聚焦城市公共安全,筑牢市场安全屏障等。

在具体实践中,将深入实施《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如深化准入准营退出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企业开办、迁移和注销服务,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建设“个转企”重点培育库,建立转型后企业陪伴式发展工作模式,确保转型后企业活得好。

同时,围绕企业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不断规范市场秩序,营造群众满意的市场环境,助力提振消费信心。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提质升级消费示范单元,拓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消费环节首问制度、经营者赔偿先付制度覆盖面,试点推行“消费冷静期”制度。

随着会议召开,奋力推动成都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化为任务书、时间表,推进“落实”,也验收“落实”。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标准绘就成都幸福美好生活

——市标准化研究院全力支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人民幸福的“硬指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当下,在成都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幸福之城的大背景下,来自成都高新区、成华区的国家首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国考”,在全国“出圈”,为成都的幸福美好生活落下生动注脚。

这背后,是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运用“标准化试点”破解百姓“幸福密码”的创新探索。

一老一小一医

“一站式”打造全龄化幸福生活

锦城天府之家是高新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上至白发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幼儿都能找到“归属感”。

该综合体坚持聚焦区域群众的民生服务需求,形成以“一老(养老)一小(托育)一医(社区卫生服务)”为核心,以“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为基础,配套多元商业的“3+2+N”社区全龄化服务新模式,统筹整合社区内零散资源,形成多样化的配套商业,以多元生活场景为居民美好幸福生活添彩。

医养联合

基本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态度、力度

“我们开展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可以从民政那边获得老年人的数据,社区和我们一起上门,工作开展得特别快!”成华区中医院的谢玉莲主任由衷感慨。

养老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在成华区,全国首个医养联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实现了“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模式统一化、服务内容量化”,让老年人不仅“老有所依”,更能“老有所医”。

数据显示,成华区现有常住人口138万,60岁以上占17.37%,其中65岁以上失能、失智、半失能达13%。而全国首个医养联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的推进,用有温度、有态度、有力度的基本公共服务妥善解决了老年人切身利益问题。

高分通过“国考”

“成都幸福感”有了标尺

近日,在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的全力支撑下,成都高新区、成华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国考”,从综合试点和医养联合专项试点的角度进一步补齐了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弱项,形成了优质供给与需求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高分背后,是市标准化研究院集中技术、人才、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力量创新构建了全方位的试点工作体系,促进高新区、成华区空间布局更加科学、要素投入更加合理、服务水平更加优质。

今后,随着标准化深入融合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将在更多场景呈现,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

快讯:

形成源头供给节约理念 提升末端消费节约意识

近日,全国、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相继召开,要求全系统要本着突出重点、加强统筹、标本兼治、打建结合的原则,围绕重点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强餐饮环节监管等5项重点任务集中统一发力。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开设“绿色餐饮、标准先行”专栏,对《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餐饮业供应链管理指南》《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4项国家标准、《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机关职工食堂管理服务规范》2项四川省地方标准进行解读和宣传,切实推动制止餐饮浪费相关标准实施,形成源头供给节约理念,提升末端消费节约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同时,该局发出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在全市营造“崇尚文明消费、反对餐饮浪费”的浓厚氛围。倡议餐饮服务单位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自律,争做餐桌浪费“守门员”。倡导消费者树立正确食品消费观,增强节约意识,反对盲目攀比,争做理性消费“排头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以上就是关于《成都市场监管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21217.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