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土 情系黑土——记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市劳动模范刘亚军
刘亚军是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从事基层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近30年,他多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忙碌,身体力行地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2022年,获得市第十四届劳动模范称号。
望着田野里黄澄澄的丰收玉米,刘亚军总是饱含深情。从2007年开始,刘亚军和同事们开始深入研究黑土地保护耕作这个课题。特别是在承担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建设工作后,他们潜心研究、不舍昼夜,并适时提出黑土地特别保护这个概念。其中,“梨树模式”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就是他们的杰作。这种模式玉米秸秆覆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老百姓最容易认可的一种方式。
刘亚军抓起一把田里疏松的黑土地告诉记者,土里的秸秆是去年腐烂的情况,新的一年这些秸秆基本上就可以全部腐烂自然还田了。秸秆还田后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提高粮食产量。据估算,在特别干旱年,秸秆覆盖的效果相当于一场40到50毫米降雨,可解决旱情七天左右,可提高产量5%-50%以上。
为了准确测量黑土成分,有的放矢提供测土配方,保护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粮食安全的“饭碗田”。刘亚军和他的科研团队每年都要通过取土化验方式为1000个以上样品采集指标、数据,其中仅化验四项就达9000余次。在此过程中,他们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开展精准配方生产,满足国内农业生产个性需求。由于“梨树模式”效果明显,让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重焕青春。截至目前,“梨树模式”已在全省推广超过了3000万亩,在东北四省、区推广已经超过7000万亩。
由于成绩突出,刘亚军先后荣获吉林省土壤肥料系统先进工作者、吉林省农业推广系统先进个人、吉林省第五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等多项荣誉称号。
谈到未来发展,刘亚军满怀憧憬:“作为一个农业人,我要笃行致远保黑土,砥砺深耕护粮仓,踏踏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干好,让中国人牢牢端好自己的饭碗。”(全媒体记者 罗雪梅)
编辑 | 王海霞
主编 | 冯 吉
以上就是关于《根植沃土 情系黑土——记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市劳动模范刘亚军》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22031.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