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中国的海外“飞地”

2023-05-06 03:52:14

 

原标题:微专题:中国的海外“飞地”

四本书 2023新版均已发行 ,点击链接看简介

也可加微信购买: 牛老师 736491854

北极斯瓦 尔巴群岛

提到北极,人们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寒冷和孤独,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带着世界尽头的傲骨,而就是这样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竟有一块属于中国的领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早在1149年,斯瓦尔巴群岛便由挪威人发现,但将其误认为是格陵兰岛的一部分,那时不叫斯瓦尔巴群岛,而是命名为斯匹次卑尔根。1596年为了探寻通过北极达到中国的东北航线,荷兰人威廉·巴伦支率船队行至该岛,他将其命名为“斯瓦尔巴”群岛,斯瓦尔巴的意思是寒冷的海岸。

斯瓦尔巴群岛在北冰洋中的位置

可是巴伦支在发现这座冰封群岛后,还没来得及向国家汇报,就死在了北极的严寒中。因此,这块土地就变成了一块无主之地。后来,随着欧洲其他国家对岛上煤矿和渔业资源的争夺,让原本安静的斯瓦尔巴群岛顿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纷争。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了1919年的巴黎和会。

1919年巴黎和会现场

那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各国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很多国家都不想再次打仗,但是北极问题却始终都没有得到调解,没有谁会愿意放弃北极资源的争夺权,所以最后他们通过商议,以条约的形式来解决争端。

为了解决资源的分配问题,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以及法国等18个国家正式开始就“斯瓦尔巴群岛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会谈,最终在所有国家的一致决定下,18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条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非军事地区,该群岛主权归挪威所有,但是条约国的公民不需要挪威签证,都可以到群岛上从事科学考察以及正常的商业生产活动,并且可以享有永久居留权,岛上的矿权以及捕捞权为各条约国平等享有。”

这便意味着只要加入了《斯瓦尔巴条约》,那么成员国便可以自主在该群岛上建立永久居住地包括科考站,而且《斯瓦尔巴条约》也是迄今为止北极地区的唯一一个非军事国际条约。

但是,到了1925年,西方列强为了让这个条约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和支持。同时法国在与西方列强的争夺中处于劣势,深感自身势力不足的法国,如果不采取行动,那么自己在北极的利益将会逐步被蚕食掉,于是基于此,法国便决定拉拢一些国家加入该条约,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同时法国也考虑到巴黎和会让法国和中国的关系降到冰点,而法国在上海有着多达一万五千亩的租界,法国企图用《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权,换取中国的拥护,从而提高法国在欧洲以及亚洲的地位。因此很快便将目光转移到我国身上。

但当时北洋政府正处于段祺瑞执政时期,这个时候的中国依旧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国家残破不堪,外强凌辱,百姓生活依旧苦不堪言。

对于法国提出的这一要求,段祺瑞起初是拒绝的,毕竟当时“北极”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谁都想不出这个地方对于我国有什么用,但奈何不敢得罪法国人,段祺瑞最后还是同意派出代表前往欧洲签订《斯瓦尔巴条约》了,当时与中国一同加入该条约的还有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国。与其说是邀请,倒不如说是一种胁迫。

而为了避免触及国人对“条约”的敏感神经,北洋政府在签下《斯瓦尔巴条约》后,并没有进行任何宣传,所以这份条约也就少有人知。不久之后,北洋政府轰然倒塌,中华大地迎来了数十年的南征北战,而当年的那份《斯瓦尔巴条约》更是早已在战火中被损毁殆尽。可没想到,这份被全中国遗忘了的屈辱条约,却在66年后给中国带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正式落成,不久之后,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也开始投入使用。可是,望着这两座气势磅礴的南极考察站,我国科考人员却是满面愁容,因为此时,中国的极地科考事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无法在北极建立我们自己的科考站。

虽然北极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但北极的陆地早已被西方国家彻底瓜分,我国要想前往北极,那就必须跟其中一个国家提前申请,建立中国自己的科考站更是天方夜谭。而就在我国对北极丰富的科考价值望洋兴叹之时,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1991年,一个名叫高登义的中国气象研究学者、探险家应挪威卑尔根大学叶新教授的邀请,参加了挪威、苏联、中国和冰岛四国科学家联合的北极综合科学考察。在此次考察中,叶新教授赠给高登义博士一本《北极指南》,在这本书中,高登义第一次了解了《斯瓦尔巴条约》,而在了解了该条约的内容后,他敏锐的发现中国是该条约的成员国,并意识到中国完全可以凭此条约在北极地区建立合法的科考站。

消息传回国内,我国顿时一片沸腾,科考界人员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激动之余,我国相关部门立即作出指示:尽快与挪威政府取得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中国科考站建到北极。

1999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雪龙号”两次破冰斩浪抵达北极,不仅采集了大量的科考数据,而且还掌握了不少重要资料。可是要想在北极进行长期的科考以及研究,那就必须有一个固定的立足之地。

2001年9月,挪威驻中国大使馆发来邀请,希望我国在斯瓦尔巴群岛进行考察并建立中国科考站。接到邀请后,我国着手开始准备科考站的筹建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全面建成,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以及中山站之后,在极地拥有的第三座考察站,而我国也成为了全世界第8个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科考站的国家。

黄河站

北极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一带科考研究提供了一个持久性的平台,为我国观测高空大气物理、建立气象观测站以及GPS卫星跟踪站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九十六年前,北洋政府不经意签订的一份条约,却在多年之后,为我国带来了超出想象的意外之喜。不过,中国如今的强大绝不是凭借运气,而是无数赤胆忠心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事业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直到今天,世界东方的那头睡狮,已经挺起了他高昂的头颅。

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中国领地

在英国著名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市,有块属于中国的飞地,面积仅仅只有16.7平方米,埋葬了五位客死异国的北洋水兵,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国居然在英国的纽卡斯尔,占据了一块土地,那么,这块土地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清朝末年,西方国家开始不断掠夺中国的资源。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越来越多的清朝重臣意识到了与西方列强们的差距。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涌现出一大批官员和有识之士,比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他们提出了洋务运动,开始着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购买西方的船只和军械。为了培养新式人才,还兴建新式学堂,开展新式教育,并派送学生前往西方国家留学。

但在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杀为借口企图占领台湾,日本在经历黑船事件后的短短20年时间里,军事实力大增,也拥有了自己的铁甲舰船,而当时清政府无能为力,只得给日本白银50万两,日本侵略军才撤出台湾。这件事极大地刺痛了清政府敏感的神经。因此,海防也成了清政府提出要重点加强防务的对象。

在那个年代,海上航行充满了各种未知和风险,食物的短缺、颠簸的旅途,这二百多名士兵们带着晚清帝国的希望,义无反顾地穿越重洋,去迎回可能重振希望的战舰。这些人在海上漂流数月,又在异国他乡滞留太久,最终,还是有两名士兵没能逃过这一次劫难,他们倒在了纽卡斯尔,病死在异国他乡,永久地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由于路途遥远等原因,这两位士兵的遗体无法被带回祖国。

大清国虽然积贫积弱,但作为世界大国还是非常重视本国军人尊严荣誉的,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着落叶归根,即使生前不能回归故土,也会尽可能将战友的遗体带回家乡。

大清国当时在伦敦波特兰街49/51号设有驻英国公使馆,时任中国驻英公使是曾纪泽,或许是出于对这两位年轻的士兵无法回家的愧疚,由当时大清国驻英公使馆出面,在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购买了一块土地,将不幸去世的2名军人就地安葬。

在途中,又有三名清朝水兵因病离世。这三人最终在德国靠岸,又由德国当地的华人送往到位于英国的圣约翰公墓。被葬在了两位前辈身边,与两位前辈同守异国。

因此,在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从北向南依次排列了5座清朝时期北洋水师水兵墓,分别是福建福州候官县陈受福墓、安徽泸州庐江县顾世忠墓、山东登州荣成县袁培福墓、福建福州闽县连金源墓、福建福州闽县陈成魁墓。

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的北洋水兵墓碑

墓碑朝着东方祖国方向。这5块墓地一共180平方英尺(约16.7平方米),当时总共花了15英镑,按照当时的购买力计算,15英镑可以买下半栋别墅。这些墓碑自1881年算起,至今已经141年了。据英国保存的档案记载,大清国购买的是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即这16.7平方米土地永远属于大清国,自然继承就是中国,是中国留存海外的珍贵文化遗产。

这几座墓已经被世人遗忘了上百年,直到前几年才被一位中国留学生发现,将这几座墓报道出来后才广为认知,留学生发现的时候因墓碑年久失修,已全部倒塌,被泥土掩埋。后由英国华人企业家协会出面,中国文化保护基金会参与,该修缮项目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首个海外公募项目,由社会各界人士共筹资约40万人民币对该墓地进行维修,最大程度恢复原样,充分表达中华儿女对为国捐躯者的崇敬之情。自此之后,原本冷清的墓地竟有了些许生机,许多海外留学生都会自发地组织祭奠活动,以慰问这些漂泊在异乡的同胞。

以上来源于“地史馆”,作者:孙振博;以下内容由讲地又讲理整合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试题链接

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是挪威的朗伊尔城,它是斯瓦尔巴群岛首府,位于位于78°14′N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朗伊尔城需要全天照明的时间约为(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2.我国某游客想要在朗伊尔城观午夜太阳,旅游观光的时间可选在(

A.儿童节 B.国庆节 C.春节 D.元旦

【答案】1.C 2.A

【解析】1.朗伊尔城需要全天照明的时间,即该地出现极夜的时间。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该地在太阳直射12°S时,正午太阳高度为0°,根据太阳直射点大约4天移动1°,从该纬线到南回归线,再回到该纬线,用时约为3个月,所以该地出现极夜现象的时间约是3个月,全天需要照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如果要在朗伊尔城观午夜太阳,说明该地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应是北半球夏季。旅游观光的时间可选在选项中距夏至日最近的日期,儿童节可以,A正确;国庆节、春节、元旦日期距夏至日远,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圈内没有极昼现象,没有午夜太阳,BCD错误。故选A。

【点睛】照明是在夜晚时间,午夜是指夜晚的0点。所以要计算出出现极夜、极昼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间的南北移动规律、移动范围,推测出该地处于极昼、极夜时期,所需要的时间。

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78°N,15°E),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人口约2000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朗伊尔城房子都是建在一根根大木桩子上的主要原因是(

A.防御地震 B.遍布冻土

C.地形起伏大 D.保护野生动物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朗伊尔城最适于发展(

A.渔业 B.林业 C.建筑业 D.旅游业

5.斯瓦尔巴群岛大部分面积被冰川覆盖,其自然景观符合(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3.B 4.D 5.A

【解析】3.挪威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位于北纬78度,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这里处在永久冻土地带,房子建在一根根大木桩子上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增加冻土层上住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B正确、排除ACD;故选B。

4.朗伊尔城位于北纬78度,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冻土广布,这里冰雪景观丰富,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旅游业,D正确;这里气候寒冷,渔业、林业受气候影响较大,且冻土广布,不适宜发展建筑业,ABC错误;故选D。

5.斯瓦尔巴群岛大部分面积被冰川覆盖,因为这里纬度高,气温低,符合纬度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现象均不是以热量为基础,排除BCD;故选A。

【点睛】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即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出现的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现象,度地带性是沿着经度南北延西更替的现象。

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斯瓦尔巴群岛(如图)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出现“天然氧吧”的水域是(

A.北部冰区 B.西北部海湾

C.中部海峡 D.南部海域

7.形成该水域“天然氧吧”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径流 C.海岸线 D.人类活动

8.海水温度升高可使“天然氧吧”(

A.溶解氧含量增加 B.海水盐度降低

C.富营养化现象加重 D.微生物量减少

【答案】6.B 7.A 8.A

【解析】6.图示西北部海湾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浮游植物相对较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较多,形成“天然氧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由上题可知,形成该水域”天然氧吧”的主导因素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海水温度升高,微生物量增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海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加,A正确;海水温度升高,可使溶解盐类增加,盐度升高,但是也可能加快冰山融化,导致海水盐度降低,B错误;该岛位于高纬地区,人类活动较少,不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C错误;温度变高,会导致微生物数量变多,D错误。故选A。

【点睛】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洋流会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洋流会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平均风速距平是指一系列平均风速(日平均风速、月平均风速等)与总平均风速的差值。新奥尔松(78°55′N,11°55′E)位于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西部,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冰雪、苔原覆盖季节变化较大。气象监测显示,夏季风速日变化明显比春季、秋季和冬季显著。下图示意新奥尔松地区各季节风速距平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新奥尔松地区夏季风速日变化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岛屿地势较高B.沿岸暖流经过

C.海陆热力差异大D.冰雪覆盖厚度大

10.夏季,白天新奥尔松地区的风向主要以(

A.东南风为主B.西南风为主

C.东北风方主D.西北风为主

【答案】9.C 10.D

【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新奥尔松位于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西部,面积较大,四周环海,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夜间陆地降温快,空气下沉,与海洋之间的压强差变小,风速变小;白天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大,气温随之升高,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压强变小,与海洋之间的压强差变大,所以风速增大,导致夏季风速日变化明显,其他季节风速日变化不明显,C正确;AB项内容没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季冰雪覆盖厚度小,D错误。故选C。

10.新奥尔松地区位于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西部,夏季,白天为海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受北半球向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陆地的比热较小,当有太阳照射时,地表温度迅速上升。当没有太阳照射时,地表温度迅速下降。而海洋的比热较大,因为它可以通过海水的运动把热量向海洋深处传递。因此,当有太阳照射时,海洋表面温度并不会升得很高,当没有太阳照射时,海洋深处的热量会慢慢地向海洋表面传递,海洋表面的温度也不会太低。这种差异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容量的原因引起。

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下图示意北冰洋永久性海冰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北冰洋90°W—90°E一线两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海气热量交换不同

C.陆地径流热量影响D.洋流输送热量多少

12.全球气候变暖到一定程度温室效应会减弱,其依据是(

A.冰川面积缩小,太阳辐射减弱

B.高纬植被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高纬冻土减少,地面反射增强

D.海平面上升,大气水汽增加

13.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数量和种类少,生长缓慢

B.科考站建立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密集造成大量土地被占用

D.砍伐森林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

【答案】11.D 12.B 13.A

【解析】11.北冰洋90°W—90°E一线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比斯瓦尔巴群岛一侧较大,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海域相对封闭,低纬度洋流难以流入,而斯瓦尔巴群岛一侧,大西洋间的通道有北大西洋暖流进入,使温度较低的海水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海水温度高,海冰融化的多,故选D。太阳辐射强弱差异较小,A错误;海气热量交换相差不大,B错误;陆地径流较少,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12.全球气候变暖,高纬热量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会减弱,B正确;冰川面积缩小,不会影响太阳辐射,A错误;高纬冻土减少,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水汽增加,水汽不是温室气体,D错误。故选B。

13.从该群岛气候,生物数量和种类及生长速度,岛屿面积等角度分析作答,该岛屿纬度高,气温低,生存环境恶劣,气温低,热量低,生物生长速度慢;岛屿面积小,生物数量、种类少,相对封闭,A正确;科考站建立,注重环境保护,污染较轻,B错误;故选A。

【点睛】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新奥尔松(78°55N,11°55E)位于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西侧,受北大西洋暖流和地表苔原的影响,即使在冬季日平均气温也可达到0℃以上。下图为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地区各季节日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新奥尔松地区冬季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较弱 B.地面长波辐射较弱

C.大气逆辐射较弱 D.云层削弱作用较强

15.与春季相比,新奥尔松地区夏季气温日变化稍低可能是由于(

A.太阳高度降低 B.海陆风速较大

C.苔原调温增强 D.冰雪反射增强

【答案】14.A 15.C

【解析】14.读图可知,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季每日为极夜现象,太阳辐射极弱,白天与黑夜温度均很低,导致冬季气温日变化较小,A正确。地面长波辐射较弱、大气逆辐射较弱与云层削弱作用较强均不是新奥尔松地区冬季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小的根本原因,BCD错误。故选A。

15.夏季新奥尔松地区为极昼,太阳高度较高,夏季随太阳辐射增强,冰雪融化后,下垫面变为苔原地面,但由于夏季云量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使得夏季太阳辐射减弱,进而导致地表辐射相对干燥无云的春季也较弱,其次,夏季新奥尔松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迅速增加,地面冰雪融化,大面积的苔原露出地表,地面反射率迅速减小,苔原属于绿色植物,地面苔原植被起到了调温作用,导致夏季气温日变化幅度低于春季,C正确。夏季太阳高度升高,A错误。海陆风速对气温变化影响较小,B错误。夏季冰雪较少,冰雪反射减弱,D错误。故选C。

【点睛】大陆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正午以后,太阳辐射虽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仍比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多,地面储存的热量继续增多,直到太阳辐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即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达最高值。地面将热量传给空气还需一定时间,故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夜间地面热量亏损,气温降低,直到日出前地面储存热量减至最少,故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5时左右。这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位于北极地区,这里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群岛大部分被冰川覆盖,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1925年,多个国家共同签署《斯瓦尔巴德条约》,根据条约,缔约国可以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及其领海开展科考活动。正因为此,这一地区的极地科考活动异常活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科研人员在a水域测量的水温比同纬度水域高,主要影响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17.科研人员在b水域测量了盐度与有机质含量,与周边地区相比结果可能是(

A.盐度低、有机质含量低

B.盐度低、有机质含量高

C.盐度高、有机质含量高

D.盐度高、有机质含量低

【答案】16.D 17.B

【分析】16.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大西洋北部,水温比同纬度水域高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D正确。此处没有西风漂流 、北太平洋暖流 、阿拉斯加暖流,ABC错误。故选D。

17.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b水域为岛屿之间的较封闭水域,受陆地影响大,因此受陆地径流注入影响,盐度低,CD错误。径流中的有机质含量高,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较封闭水域受陆地径流注入影响,盐度低,有机质含量高。

2019年我国中小学生暑假期间,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到斯瓦尔巴群岛旅行,发现岛内多为崎岖多石的低山,各岛海岸线曲折,遍布金字塔形山体,下图为斯瓦尔巴群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8.推测岛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 D.海浪作用

19.李先生从北京飞往该岛的最短航线是(

A.先向西北方,再向西南方

B.一直朝向正南方向

C.先向东北方,再向东南方

D.一直朝向正北方向

【答案】18.B 19.A

【分析】18.据图可知,该群岛纬度很高,气温低,冰川发育广,据此可知岛内多为崎岖多石的低山,各岛海岸线曲折主要是冰川作用的结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飞行的最短航线是过两点的大圆上的劣弧,据图可知该群岛位于北京的西北,所以李先生从北京飞往该岛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北方,经过北极上空,再向西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形式及飞机的航向。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巴伦支海、格陵兰海和北冰洋之间,夏季平均气温介于4℃到6℃之 间,冬季1月气温介于-16℃到-12℃之间,比同纬度的加拿大北冰洋沿岸高了近20℃。朗伊尔城是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也是该群岛的首府,建有机场和深水港,旅游是其支 柱产业(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朗伊尔城每年10月底进入极夜,推测其极夜结束的时间为 (

A.12月初 B.1月中 C.2月中 D.3月底

21.一架从朗伊尔城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65°N B.70°N C.80°N D.85°N

22.斯瓦尔巴群岛冬季气温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②受极地东风影响

③群岛四面海域辽阔④受东南季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20.C 21.C 22.B

【分析】试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

20.该地进入极夜到冬至的时间和从冬至到极夜结束时间相同,由材料可知该地10底进入极夜,到冬至的时间为1个月22天,冬至过后1个月22天后该地结束极夜,冬至为12月22日,极夜结束时间为2月中旬,C正确。故选C。

21.题中没有说飞机向什么方向飞行。从图中看,朗伊尔城纬度约为78°N,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按飞机正南正北方向飞行,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飞行650千米,纬度差应小于6°,该飞机的位置约为84°N和72°N之间,可能为80°N,C正确。故选C。

22.由材料“比同纬度的加拿大北冰洋沿岸高了近20℃”可知,斯瓦尔巴群岛冬季气温特点为较同纬度气温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增温作用明显,①正确。群岛四面海域辽阔,海洋比热容大,冬季气温较陆地高,该岛受海洋影响明显,③正确。①③正确,故选B。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伦支海(下图)是北冰洋的边缘海,94%的面积位于大陆架上,其北侧、东侧岛屿林立,内部一座岛礁也没有,海面十分宽广。北冰洋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但巴伦支海的水温常年在4~12℃,被誉为北冰洋的“暖池”。

材料二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永冻层南缘,巴伦支海的北部边缘,岛上居民2300人,而北极熊的数量却高达3000只,有“北极熊王国”之称。北极熊依赖海冰漫步、繁殖,以浮冰作为平台捕食,海豹是它的主食。北极熊主要生活在群岛东岸,居民大多住在群岛西岸。近年来,北极熊经常闯入人类的聚居区觅食,据研究北极熊的专家说,这是由于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变化造成的。

(1)试分析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暖池”的原因。

(2)简析北极熊主要集中在斯瓦尔巴群岛东岸的原因。

【答案】(1)北大西洋暖流给巴伦支海带来大量温暖的海水;巴伦支海北侧、东侧岛屿林立,像天然的屏障,使得海冰难以逾越;巴伦支海绝大部分位于大陆架上,海水浅。

(2)斯瓦尔巴群岛东岸沿海多浮冰,利于北极熊捕猎海豹;巴伦支海及其附近海域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冷海水交汇处,浮游生物丰富,鱼虾成群,海豹数量多,北极熊食物充足。

【分析】本大题以巴伦支海及斯瓦尔巴群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温度、影响动物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结合图示可知,欧洲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能给巴伦支海带来大量温暖的海水,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因此温度较高;巴伦支海北侧、东侧岛屿林立,像天然的屏障,阻挡海冰南下侵入,因此水温较高;从文字材料分析,巴伦支海94%的面积位于大陆架上,海水浅,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水温较高。

(2)由材料可知,北极熊依赖海冰漫步、繁殖,以浮冰作为平台捕食,海豹是它的主食。斯瓦尔巴群岛东岸沿海多浮冰,利于北极熊捕猎海豹;巴伦支海及其附近海域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冷海水交汇处,浮游生物丰富,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海豹数量多,为北极熊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上,是亚欧大陆距北极点最近且有常住居民的地区。该群岛由崇山峻岭组成,完整保留着十几亿年前至今的连续岩层,近60%的地表被冰河及雪原覆盖,角峰、冰刃、冰斗等地貌景观广布。与格陵兰岛近3000米的巨厚冰层相比,斯瓦尔巴群岛平均冰层厚度只有几十到几百米。群岛周围被浮冰环绕,夏季(6~10月)部分海域浮冰消融可通航。下图示意斯瓦尔巴群岛的位置。

材料二:目前,俄罗斯在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的浮冰上陆续建立了若干个浮冰漂流科考站。这些科考站建在坚实的、面积达数十或数百平方千米海冰上,拥有完备的科考设施,一般可供科学家工作2~3年。下图为拍摄的浮冰漂流科考站图片。

(1)分析该群岛成为北极地区重要科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试分析与甲地相比,乙地海水水温高的原因。

(3)简述与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陆基科考站相比,浮冰漂流科考站在科考活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答案】(1)距离北极近,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气温适宜;连续岩层保留完整,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科考条件优越;冰层厚度相对较小,岩石样品收集难度较低。

(2)乙地比甲地纬度低,太阳辐射较多;北部的岛屿削弱了冷空气对乙地的影响;位于海峡处,受外海寒流影响较小。

(3)优点:可以随浮冰漂流,科考范围广,更便于观测北冰洋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

不足:受海冰碰撞、消融影响大,使用寿命短,有安全风险;位置不固定,设备维护和物资补给较为困难。

【分析】本题以斯瓦尔巴群岛及北极科考站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科考基地有利自然条件分析、水温差异原因分析、浮冰科考站优点和不足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1)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重要科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冰盖厚度等方面加以分析。斯瓦尔巴群岛是亚欧大陆距北极点最近且有常住居民的地区,因此距离北极近,地理位置优越;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与极地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更温暖湿润,“与格陵兰岛近3000米的巨厚冰层相比,斯瓦尔巴群岛平均冰层厚度只有几十到几百米”表明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气温适宜;崇山峻岭上角峰、冰刃、冰斗等地貌景观广布,地质科考条件优越;冰层厚度相对较小,岩石样品收集难度较低。

(2)影响水温的因素可从纬度位置、洋流、地形等方面考虑。读图可知,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乙地北部有岛屿,削弱了北方冷空气对乙地的影响;乙地位于海峡处,而甲地直接与外海相连,因而乙地受外海寒流影响较小。

(3)与岛上陆基科考站相比,海上浮冰科考站利用浮冰移动的特点,具有考察范围广,便于观测洋流运动、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优点;但受海冰碰撞、消融的影响,科考站的使用寿命短;随着浮冰的漂移,位置不固定,设备维护及物资补给较为困难,安全隐患较大。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位于北极地区挪威最北的属地。1800年捕鲸业衰退后,该群岛主要从事煤矿开采。1906年美国人朗伊尔在群岛的斯匹次卑尔根中心地带发现储量丰富的煤矿。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居民约3000人。依据《斯瓦尔巴条约》,中国2004年在此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这给科学家们提供了可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及极光等研究的有利场所。

(1)简述斯瓦尔巴群岛发展经济的途径。

(2)简述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科考站的意义。

【答案】(1)利用岛上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发展采矿业和渔业;地处北极附近,为许多极地探险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利用地处极圈内的位置,发展独特的旅游业。

(2)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科研平台;为研究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对我国及其全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提供支持和依据;为科学家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和对极光进行同步追踪和研究等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分析】本题目以斯瓦尔巴群岛为背景材料,考查发展经济条件、建立北极黄河科考站的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根据材料“1906年美国人朗伊尔在群岛的斯匹次华尔根中心地带发现储量丰富的煤矿”可知,可以利用岛上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发展采矿业和渔业斯。瓦尔巴群岛地处北极附近,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瓦尔巴群岛可以为许多极地探险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并且瓦尔巴群岛可以利用地处极圈内的位置发展独特的旅游业。

(2)

根据材料“北极黄河站给科学家们提供了可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及极光等研究的有利场所”可知,建立北极黄河站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科研平台,便于科学研究;临近北极,为研究北极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便利条件,可以对我国及其全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提供支持和依据,北极黄河站可以为科学家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和对极光进行同步追踪和研究等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地形多山,降水丰富,夏季平均气温介于4C到6°C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则介于-16°C到-12°C之间,明显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C,具有极地.海洋性气候特征。下图为斯瓦尔巴群岛及周边事物分布图。

(1)描述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

(2)分析斯瓦尔巴群岛极地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3)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使北极地区植被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请说明理由。

【答案】(1)分布在极点附近地区;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在亚洲和北美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大。

(2)受极地东风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年降水量大;为海岛,海水比热容大,气温年较差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3)理由: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分析】本题以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的特点为背景材料,分析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在极点附近地区;从90°W向东到90°E之间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即在格陵兰岛以北和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从90°E向东到90°W之间的区域分布面积大,即在亚洲和北美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大。

(2)读图并结合材料,斯瓦尔巴群岛地形多山,群岛周围没有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块分布,海洋水汽充足,受极地东风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年降水量大;为海岛,周围海域结冰面积小,海水比热容大,气温年较差小;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降水较丰富。夏季平均气温介于4°C到6°C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则介于-16°C到-12°C之间,明显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C,具有极地海洋性气候特征。

(3)全球变暖后,北极地区冰雪融化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加上气温升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2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答案】该群岛气温低,环境极端;生物数量、种类少,生长缓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考查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考查区域的认知水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该群岛气候、生物数量和种类及生长速度、岛屿面积等角度分析作答。该岛屿纬度高,气温低,生存环境恶劣;气温低,热量低,生物生长速度慢;岛屿面积小,生物数量、种类少,相对封闭。

2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1)图中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原因。

永久性块状冰区域分布特征

原因

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

①____

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

②____

③____

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答案】(1) 极点附近地区温度更低。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水增温 与大西洋之间通道较宽,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

(2)该群岛气温低,环境极端;生物数量、种类少,生长缓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

(3)角度一:温室效应增强。

①过程:冰川面积减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辐射增强,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②过程: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角度二:温室效应减弱

过程: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分析】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考查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了解及知识的运用。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永久性块状冰分布的因素。永久性块状冰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纬度高、气温低;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影响、大西洋间的通道使温度较低的海水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海水温度高,冰块少。

(2)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该群岛气候、生物数量和种类及生长速度、岛屿面积等角度分析作答。该岛屿纬度高,气温低,生存环境恶劣;气温低,热量低,生物生长速度慢;岛屿面积小,生物数量、种类少,相对封闭。

(3)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温室效应增强,冰川面积变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辐射增强,导致温室疚增强;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温室气体增多,导致温室疚增强。温室效应减弱,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削弱温室效应。

【点睛】

29.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瓦尔巴群岛(如图)位于北极地区挪威最北的属地。1800年捕鲸业衰退后,该群岛主要从事煤矿开采。1906年美国人朗伊尔在群岛的斯匹次华尔根中心地带发现储量丰富的煤矿。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居民约3000人。依据<斯瓦尔巴条约》,中国2004年在此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这给科学家们提供了可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及极光等研究的有利场所。

材料二:“末日种子库”是挪威政府建造的一个保存全世界农作物种子的贮藏库,.被称为是全球农业的“诺亚方舟",种子库建在群岛永久冻土带区的一座砂岩山内部,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该群岛对外交通主要是海运和航空运输。

(1)简述斯瓦尔巴群岛发展经济的途径。

(2)简述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科考意义。

(3)分析挪威政府选择斯瓦尔巴群岛建造“末日种子库”的原因。

【答案】(1)利用岛上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发展采矿业和渔业;地处北极附近,为许多极地探险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利用地处极圈内的位置,发展独特的旅游业。

(2)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科研平台;为研究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对我国及其全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提供支持和依据;为科学家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和对极光进行同步追踪和研究等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3)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人迹罕至,远离各种外在威胁;气候寒冷,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适合种子的长期储藏。拥有永久冻土地带,且内部地势较高,有利于修建。

【分析】本题通过“末日种子库”为背景,考查北极区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噢环境特征的判读。

【详解】(1)“1906年美国人朗伊尔在群岛的斯匹次华尔根中心地带发现储量丰富的煤矿。” 利用岛上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发展采矿业和渔业;斯瓦尔巴群岛地处北极附近,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可以为许多极地探险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利用地处极圈内的位置,发展独特的旅游业。

(2)“北极黄河站给科学家们提供了可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及极光等研究的有利场所”,建立北极黄河站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科研平台;临近北极为研究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对我国及其全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提供支持和依据;为科学家进行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和对极光进行同步追踪和研究等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3)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地区挪威最北的属地,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人迹罕至,远离各种外在威胁;“末日粮仓”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斯瓦尔巴群岛纬度高,气温低,有永久冻土层,是一个种子冷藏库。“末日粮仓”目的是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战争、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等灾难时,劫后余生的人类还能重新播种。所以需要在远离人类,安全的地方。由图得知,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大西洋中岛屿,远离陆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小,且内部地势较高,有利于修建。

【点睛】北极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这为夏季在这里筑巢的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没有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区域,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为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在斯瓦尔巴群岛对表层海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划区采样的方式掌握不同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性总固体量、溶解氧等海水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该地区海水盐度较低,其中中部海峡盐度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是指单位质量海水里含有的溶解性固体的总质量,既包含溶解盐类,也包含其他有机物质。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该区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

(1)简述中部海峡盐度低的原因。

(2)说明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不呈正相关的原因。

(3)指出“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答案】(1)处于高纬度地区,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夏季部分冰川融化,淡水注入中部海峡;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盐分交换较弱。

(2)该海域的溶解性总固体量主要受到有机物质的影响;周边陆地苔原广布,生物活动较活跃。给海峡带来丰富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夏季冰川融水溶蚀松软的沉积岩,岩石溶解进入海水,进而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含量。

(3)西北部海湾。形成条件: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浮游植物相对较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较多。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从蒸发量、降水量及其对比关系、海域形态、融冰与结冰等角度进行作答。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中部海峡处于高纬度地区,蒸发量较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其次,夏季该区域白昼时间较长,气温相对较高,部分冰川融化,淡水注入中部海峡导致其盐度偏低;最后,注意中部海峡的形态,其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盐分交换较弱,所以盐度偏低。

(2)紧扣材料中溶解性总固体量的概念,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所以中部海峡虽然盐度低,但溶解性总固体量大,只能因为溶解性有机质含量高,应主要来自周边苔原生物和岩石。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海域周边陆地苔原广布,所以生物活动较活跃,给海峡带来丰富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其次,根据材料信息“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而该地夏季冰川融水较多,融水溶蚀松软的沉积岩,岩石溶解进入海水,进而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含量。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西北部海湾受到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浮游植物相对较多,光合作用较强,所以释放的氧气较多。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地区,是挪威最北界国土范围的属地,群岛温度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近20C,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居民约3000人。该地区生活着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靠捕捉海豹和鱼类生存。斯瓦尔巴群岛结冰时间在12月份左右,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晚。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下图为斯瓦尔巴群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斯瓦尔巴群岛结冰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晚的原因。

(2)与其他海域相比,推测斯瓦尔巴群岛能够生存大量北极熊的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生活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熊的影响。

【答案】(1)海湾深入陆地,海岸线异常曲折,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气温高,结冰期短,海洋生物量巨大,吸引北极熊来觅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人类活动少,对北极熊的生存空间影响较小等。

(3)结冰期变短,北极熊的捕食时间缩短,导致食物匮乏;海冰减少,北极熊的栖息地和捕食平台减少;北极熊因不适应变暖的气候可能灭绝等。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斯瓦尔巴群岛温度的因素、北极熊生存的有利条件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结合该岛经纬度、海陆形状不难判断影响因素。

【详解】(1)斯瓦尔巴群岛结冰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晚说明其温度高于同纬度地区,影响该地区温度高的有利因素是海陆位置、暖流。分析从这两方面回答。据图可以看出斯瓦尔巴群岛海岸线异常曲折,海湾深入陆地,利于暖湿气流深入,深受海洋影响,冬季降温慢;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因此温度较高。

(2)斯瓦尔巴群岛结冰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晚,气温高,结冰期短,北极熊获取食物时间长,海洋生物量巨大,吸引北极熊来觅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纬度高,人类活动少,对自然环境破坏少,捕杀现象少,对北极熊的生存空间影响较小等。

(3)北极熊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和鱼类,气候变暖结冰期变短,北极熊的捕食时间缩短,导致食物匮乏;海冰减少,北极熊的栖息地和捕食平台减少;北极熊、海豹和鱼类因不适应变暖的气候可能灭绝等。

32.读英国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英格兰东北部地区曾是英国著名老工业基地,桑德兰曾是北方造船中心,采矿业亦十分发达。纽卡斯尔曾是英国主要煤港和煤炭、造船工业中心。随着传统工业衰落,该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市振兴。目前该地区已聚集英国一半的化学工业,拥有英格兰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日产公司、巴斯夫(BASF)、亨斯迈(Huntsman)等大型跨国企业,并涌现出一批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艺术和旅游业也更加繁荣。

(1)英格兰东北部地区传统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其衰落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其调整经济结构可行的措施有哪些?

(2)分析大不列颠岛降水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比较英国种植业和牧羊业的分布特点,分别说明原因。

【答案】(1)传统工业发展优势:煤炭供应充足,有铁矿,原料和能源丰富;北泰恩河等多条河流入海口附近,航运便利。衰落原因:煤、铁等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传统工业过于集中,环境污染严重;来自日、韩等国造船业的竞争。措施:制造业多元化,发展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工业;利用港口优势发展贸易;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2)降水量西多东少。英国终年受西风影响,西部处于迎风坡,西部濒临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因此降水量大;东部位于西风的背风坡,濒临北海,直接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小,因此降水量稍小。

(3)种植业:分布于东南部。原因:平原为主的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纬度较低,较为温暖。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接近城镇市场。牧羊业: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原因:纬度较高,夏天较为凉爽,降雨量大,光照不足,地形为高原山地,较为陡峭,不适宜种植农作物,适宜牧草生长。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和农业。

【详解】(1)英格兰东北部地区曾是英国著名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发展优势:纽卡斯尔曾是英国主要煤港和煤炭、造船工业中心,煤炭供应充足,附近还有钢铁中心,有铁矿,原料和能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泰恩河等多条河流入海口附近,航运便利。衰落原因可结合鲁尔区的衰弱来分析:煤、铁等为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问题;传统工业过于集中,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恶化;来自日、韩等新兴造船国的竞争,技术优势不明显。措施可结合材料分析,目前该地区已聚集英国一半的化学工业,拥有英格兰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日产公司、巴斯夫(BASF)、亨斯迈(Huntsman)等大型跨国企业,制造业多元化,发展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工业;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对外贸易;涌现出一批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艺术和旅游业也更加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2)从纬度位置可以看出,英国终年受西风影响,西部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西部濒临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因此降水量大;东部位于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濒临北海,直接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小,因此降水量稍小,故降水量西多东少。

(3)种植业:分布于东南部。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部平原为主的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纬度较低,较为温暖,能满足种植业生长的需求。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接近城镇市场,需求量大,故发展种植业。西北部纬度较高,夏天较为凉爽,气温较低,热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降雨量大,光照不足,地形为高原山地,较为陡峭,不适宜种植农作物,适宜牧草生长,故适合发展牧羊业。

有需要课件的老师,请打开下面链接,每个都精心设计:

新教材必修一课件:

新教材·湘教版·必修一22个地理课件合集

新教材必修二课件: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二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三节城镇化的进程与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三节城镇化的进程与影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三节微专题:服务业和电子商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微专题:中国的海外“飞地”》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22803.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