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走查文档,提高了我200%的工作效率

2023-05-06 20:25:15

 

之前做了一个走查文档,效率提高了不少。

为什么要做走查文档?看下我遇到的问题就知道:

目前我负责设计的产品还属于初级阶段,一开始上线前或上线后我们都会有问题统一截图,然后放到Word进行整理,最后发到工作群里并@相关人员这么个环节。

前期这么做确实够效率,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但随着产品的不断优化及产品越来越多,相对应提产品问题的人也随之增加了不少。

从最初的1~3个,变成3~5个,甚至更多!

更新一个版本,一人一个Word文档,这一下子就出去不下5个文档。

前端那边还别说解决问题,光看这些文档就得一个头两个大,解决问题的效率肯定大打折扣。

时间长了,群里的文档越来越多,提的问题是否合理?哪些文档问题是已经完成了,哪些是未完成,未完成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些都很难实时跟进到。

你说是不是人员不够,可能是不够,但单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增一个岗位,从公司角度出发,显然是不合理的。

以上问题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问题堆积的越来越多,就算解决了,也很难给问题反馈者一个回复,最后就是负负得负!

总结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问题

1、文档信息太多,到最后都懵了 ;

2、问题太多,跟进反馈不及时 ;

3、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改,遗漏了还是什么情况?

...

那么如何解决?

同频很重要,让大家在目标上建立共识,实现「目标同频」

做设计走查文档也是这个目的,对齐目标,进而效率完成目标。

要做到目标同频,就需要改变目前的方式,从「群推进」的方式,改为「线上文档推进」

第一步:选择协作工具。

这选择就比较多了,比如说:飞书、语雀、腾讯文档等等都行。

前提是一定要与相关人员,尤其是前端开发进行沟通,然后再去落地。

这个时候想到一个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设计师如何与前端拉近关系」,看看ChatGPT的回答。

核心关键词就是要做到「提前沟通」。

第二步:抄

有部分同学可能会对这个词不感冒,甚至反感。

其实「抄」,在我看来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最快的路径。

但也不能生拉硬搬的套上去,这就失去「抄」的意义,当你直接搬过来用的时候会发现很难用。

带上自己的思考抄,才更有意义,也能有效地提高自己。

根据自己的问题和需求列出123...来进行排序,感觉差不多了就再去与相关人员沟通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第三步:整理需求,制作表格文档。

整理完之后,要定好文档规则,对相关人员简单培训一下如何使用这个文档。

最后就可以投入实践了,要随时根据使用问题对这个表格文档进行优化。

分享一下我目前用的表格:

你会发现这个表格很简单,但也确实极大地解决了以上的痛点问题。

这个版本有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没修改好的问题应该找哪个前端沟通等等,每个问题的状态一目了然。

前端也不用同时看几个word,只需要看这一个就可以了。

走查文档的意义莫过于此吧!

最后

看下ChatGPT是如何回答走查文档相关问题的。

接着再让ChatGPT帮我设计一个表格出来。

挺有意思的,对后面文档的优化提供了一些思路。

走查文档你会了?那么需求文档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

推荐阅读:Eagle很好用,但我却放弃了?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走查文档,提高了我200%的工作效率》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24363.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