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李迅雷等共话中国经济增长!外需、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存诸多机遇 建议增加对居民部门支持力度扩消费

2023-05-07 00:58:57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高萍

  财联社3月19日讯(记者 高萍)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开始了疫后新一轮复苏周期,如何切实拉动居民消费,如何真正提振民营企业信心,都是影响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3月18日晚间,在2023《财经智库》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上,与会业内专家认为,建议增加对居民部门支持力度扩消费,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刺激消费。

  与会业内人士表示,经济分析中,要把宏观和微观更好的结合。另外,供给侧和需求侧要结合起来,长期短期也要结合起来。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靠总量的增长带动结构的调整,当前形势下,未来结构的变化将是总量的补充和总量的驱动力。数字经济等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在外需、制造业等领域存在不少机遇。

  突破扩消费四大障碍 建议推进税制改革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消费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四个障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具体表现为,收入分化和财富分化已经是全球普遍现象,中国居民的消费率偏弱。另外,中国经济过去主要靠投资拉动,从投资拉动模式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型难度较大。此外,当前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水平偏高,偿债压力较大;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偏低。

  会上发布的《2023全球经济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消费方面,扩大消费是当前政策的重点,受访者同样认为,在消费复苏方面面临着几个主要的挑战,最大的因素是过去三年的收入减少,家庭财富不足,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的信心不足,就业形势不乐观,医疗、教育等民生支出压力大。

  扩消费需要突破四大障碍。对此,李迅雷建议增加国家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推进税制改革;以社会慈善事业为核心,要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的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提及消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表示,真正可持续、可支撑的消费因素就是居民消费。从去年开始,总人口的负增长带来的是需求因素的新变化,需求因素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常态制约。

  蔡昉表示,经济分析中,要把宏观和微观更好的结合。另外,供给侧和需求侧要结合起来,长期短期也要结合起来。长期短期的结合是指,长期短期措施的结合。蔡昉表示,居民在过去几年收入没有得到很好的增长,因此消费的复苏不足以支持经济增长,这时候需要有短期的措施,比如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直接消费刺激,比如4万亿送到居民手里等。长期看,分好蛋糕是为了做好蛋糕,需求侧的因素越来越成为常态,因此,长期的制度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中国式的福利国家,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全生命、全民覆盖。

  蔡昉称,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靠总量的增长带动结构的调整,总量越来越微弱,人口总量是负的,经济增长量下了一个台阶,需要用结构支撑总量,结构的变化未来是总量的补充和总量的驱动力。

  数字经济等是中国经济增长点 制造业等领域存机遇

  “受访者对中国的经济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介绍上述调查报告时称,超过半数受访者对中国经济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受访者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绿色低碳相关制造业、数字经济、医疗和生物医药以及文化体育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同时,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在2023年将显著回升。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全面生效的第一年,预计该政策生效后,对今后五年相互间的出口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接近50%的受访者认为该协定在今后五年有望助推区域间的贸易有5%到10%的增长,成为支撑经济的一个亮点。

  另外,从问卷调查来看,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在制造业中,特别是绿色低碳转型相关的制造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包括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如风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绿色供应链、储能技术等,都是支撑中国制造业能够取得持续发展的有利基础。

  此外,接近50%的受访者认为数字经济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医疗、设备、生物医药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等,也有比较好的经济增长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中国经济想要达到理想的增长,还需要加大力度,需要多关注财政问题,很多问题研究要追溯到财政这一根源上。


以上就是关于《蔡昉、李迅雷等共话中国经济增长!外需、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存诸多机遇 建议增加对居民部门支持力度扩消费》的全部内容,本文网址:https://www.7ca.cn/baike/24463.shtml,如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好友,谢谢。
标签:
声明